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新生入學時,伴隨著孩子對學校的新奇,隨之而來的便是老師面對“熊孩子”調皮搗蛋不好好聽講的“痛苦”,如何讓孩子更好的集中精神在課堂上,好的老師當然是最重要的,但是,有趣的書也是不可或缺的喲!今天,就讓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看兩本有趣的教材吧!
一、《誦讀識字》 ——半年會識字,一年能讀書 主編:張立
1999年至今,濟南市育賢小學采用“先學漢字,后學拼音”的《誦讀識字》教材,兒童入學一年,可輕松識認1600---1800個常用字,實現了七歲兒童自主讀書。學生在校期間閱讀數十本、上百本經典名著的大有人在,高年級的多數學生可在30--40分鐘內進行現場命題作文。
1.遵循漢語言學習規律,借鑒傳統識字的寶貴經驗。
韻語識字是漢字教學獨特的寶貴經驗。韻語富有節奏,易記易誦,便于聯想和記憶,古代蒙學讀本一直沿用,值得學習傳承。
第一冊教材以經典的兒歌、兒童詩為主……28篇韻文,共用字1136個字,其中字種(單字)442個字,生字密度高,易于重復學習。
2.遵循兒童認知規律,先學漢字后學拼音。
從2002年起,我們就嘗試先學漢字,后學拼音。實踐證明,先學400個左右漢字,再學拼音,能降低學習難度,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入學后輕松快樂地學習。
3.科學地解決了漢字的字量、字種、字序、字用四大問題。
(1)字量:我們確定為一年認1600——1800字。
(2)字種:選擇構字能力強的字,以一當十的字。
(3)字序:先學象形、指示等獨體字,再學會意、形聲等合體字,按學生生活過程中言語出現的頻率排序。
(4)字用:教材中每課都有“我會認”“我會說”“我會寫”。特別重視“誦讀”,要求學生“大聲地把字念出來”,有利于鞏固學習效果,又能促進漢字學習在兒童生活中的應用。
4.卡片輔助,易于鞏固。
教材配有一套識字卡片。24張卡片、480個漢字、500個成語、1500個常用詞匯,操作靈活,便于鞏固。有效地解決了孩子之間的差異,“下可保底,上不封頂”。
5.識字與《弟子規》同行。
《誦讀識字》第二冊以《弟子規》全文為主線,在誦讀國學經典的同時,將識字教學貫穿其中。第二冊學習850個常用漢字,一年認識1600個常用字以上,可閱讀兒童常用讀物的95%以上。
6.與其它版本教材配合使用。
我們的做法是先通過《誦讀識字》教材集中識字。《誦讀識字》第一冊教材學習常用字750個,包括了人教版第一冊的400個生字,,又包括2011版語文課標公布的300個基本字。前五個單元學習了400個常用字后,再用兩到三周時間學習漢語拼音。此時學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識字方法,再把教材作為最佳讀物進行自主閱讀。
柳斌先生一直倡導語文應當重視誦讀,并為育賢小學《誦讀識字》教材題名。“誦讀識字”在實踐過程中得到了張田若、崔巒、于永正等專家名師的指導與肯定。
《小學語文教師》多次刊登學校《誦讀識字》研究成果;《中國教育報》以“滿校書迷”報道了學校書香校園辦學特色;目前省內外有幾十所學校參與這項實驗,該實驗“不挑學校、不挑教師、不挑學生”,均達到了“半年會識字、一年能讀書”的理想目標。
二、《趣味聯想識字》——使用說明
明確目標:我們為什么要讓孩子識字,目標很明確為了能夠讓孩子盡早自主閱讀,為了開發潛能,讓孩子變的更聰明。
激發興趣:最高明有效的辦法是讓孩子自己對漢字產生興趣,漢字本身就是很有趣的,很好玩的。孩子一點點的進步都要表揚,都要鼓勵,給他豎大拇指。
聯系生活:課本中的內容都取之于生活,孩子喜歡哪一課,就先學哪一課。生活中遇到與哪一課有聯系的內容,不妨就學哪一課,不要拘泥于課本中安排的順序。如元旦到了,就學習元旦那一課,參觀了動物園,就學習動物園那一課。
引導自身:引導孩子自己看,自己認,自己說。通過具體事例讓他們認識到“識字,我能行!”
指導有序:每一課的學習大體上有順序,先從中間的那個核心字開始,看看圖,說說意思,讀準那個字,同時認讀相關的詞語,接著,由中間的核心字引向四周的那些字和相關聯的詞語,認認讀讀。再接著,鼓勵自主探索,除了課本上的內容,你還能想到哪個字?哪個詞語?最后,再回到整體的網絡,認一認,讀一讀,記一記,說一說。讓整個的網絡存儲于大腦中。為了不加重負擔,課本中出現的字一概不要求書寫。
動手動腦:鼓勵孩子收集與那些字詞有關的實物、圖片以及相關的資料。認一認,說一說,讀一讀,動手動腦,聰明之道。
猜謎竅門:猜謎是一種智力游戲。要注重閱讀,理解,猜想的過程。不僅要猜出謎底,還要能說出為什么是這個字的道理。
鼓勵探究:“認一認,想一想”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了引導按照漢字規律有效記憶,一是從小培養一種自主探究的意識。
班級交流:班級集體活動課,是一個很好的平臺,鼓勵并幫助孩子認真做好準備。孩子自己學習的那些知識,收集到的實物、資料,都可以和全班同學分享。通過集體的合作、互動和老師的指導,孩子的收獲會更大,學習情趣會更高。
舉一反三:課本內容豐富。老師或家長只要從中選擇代表性的課進行具體指導。舉一反三,其它課可布置孩子自主學習,認認讀讀。
親子共享:家長可以利用課本與孩子共同學習。學校老師也可把上課的課件通過互聯網發到班級博客上。家長可以利用網絡親子互動,其樂融融。
同步閱讀:識字離不開閱讀。要鼓勵孩子課外多讀書(包括報刊)。在閱讀中鞏固識字成果,增加識字量,汲取豐富營養。
本書創編者精心挑選和編排,通過300多個基本字帶出了近1400多個字,并通過這些字又帶出了一大批相關的詞語和句子,大大的豐富了語言積累。從閱讀這個角度說,有了這個基礎,閱讀一般的書報,覆蓋率可達95%。這套書知識作為學號語文課本的輔助。我們深信,在老師和家長的關心下,一定會創造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更加適合您的孩子學習的方法。
中國漢字是開發智力的一把“金鑰匙”。愿您的孩子在掌握漢字這把“金鑰匙”的過程中變的越來越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