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寫上課時的特點
抓住老師上課時的特點來寫,可以通過典型事例來體現,也可以通過細節來表現 。
例如: 我們的劉老師知識淵博,而且非常幽默,給我們上課時總是繪聲繪色的。我們的課堂時常會傳出陣陣笑聲。我們就在這輕松、活潑、生動、有趣的氛圍中,學到了很多知識。
2、寫對學生的關心
抓住老師對學生關心的事例來寫,也可以通過師生故事來表現老師對學生的關心。
例:我們的陳老師,臉上總掛著微笑,看起來是那樣可親。作業做錯了,她會認真地講解;同學之間發生了矛盾,她會耐心地勸解。
3、寫對老師印象的改變
可以通過寫學生對老師的印象變化來刻畫老師的形象,展現老師的性格特點或教學特色。
例:我們的班主任特別嚴厲,我很怕他。一次,我因病請假,沒想到他晚上到 我家來看我,并囑咐父母讓我好好休息,落下的課他回頭會給我補。這件事讓我覺得他是那樣的可親。
1、抓住人物的主要特點
刻畫人物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寫岀人物最典型的特征就可以了。寫作時要結合一兩個事例突出表現人物最主要的特征,這樣人物形象會更加鮮活生動。例如下面片段中對于老師的描寫
例:接著,何依妮同學上臺讀課文。她本來膽子就小,到了臺上聲音更輕了像蚊子嗡嗡叫似的,我們一點兒也聽不到。于老師走到她的身邊,用左手摸摸依妮同學的頭說:“你這個音響音量太小了,我來幫你調一下。”說完她用手把依妮的右耳朵向后扭了兩下。這一調,果然有效,依妮的聲音一下子變得響亮了。
作者借助同學讀課文這件事表現了于老師幽默的性格特點,人物形象十分鮮明。
2、構思要新穎巧
恰當地運用各種表現手法、詳略得當地裁剪內容、合理有序地安排結構等等,都能讓作文精巧別致。例如在作文《“狡猾”的老師》中,作者先寫佟老師一次又一次地使出“詭計”“欺騙”我們,又在結尾處這樣寫道
例:雖然佟老師經常略施小計“騙”我們,但我們特別喜歡他,因為他的“狡猾”為我們換來了輕松的課堂氣氛,讓我們心情愉悅地學到了知識。
欲揚先抑的寫法,使一位機智活潑、深受學生喜愛的老師形象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3、語言要能表現出思想感情
不管是對老師的喜愛還是感激,敬佩還是懷念,都要通過文章內容表現出來,這樣才能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也能使作文主題得到升華。例如作文《難
忘蔡老師》結尾處這樣寫道:
★蔡老師,您現在還好嗎?在這幾年里,我是多么想見見您哪!
★啊,蔡老師,您雖然不再教我了,但是您那充滿微笑的臉龐會深深留在我的腦海里!
語言富有感情,對蔡老師的熱愛想念溢于言表,令讀者感同身受。
我的老師
看,那位披著長長的卷發,高高的鼻梁上架著一副紅邊框眼鏡的中年人—— 她就是我的老師光老師。
光老師知識淵博,教學經驗豐富,上課生動風趣。我尤其喜歡聽光老師給我們上的作文課。(點明光老師知識淵博及上課生動風趣)。
記得那是我們剛上三年級時,我們剛學習寫作文。一天上課鈴響了,同學們都紛紛跑進教室,這時我們發現黑板上畫著一個特別大的小丑,小丑非常可愛,只可惜這個小丑沒有鼻子。這是怎么回事?當同學們都疑惑不解時,光老師高興地來到講臺上,大聲地對同學們說:“同學們,今天這節課,老師帶你們玩兒一個游戲——填鼻子游戲。”同學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游戲在一陣陣歡笑聲中結束了。事后,老師讓我們認真地回憶游戲的經過,并把它寫成一篇作文,由于這是我親身經歷的事情,所以我寫得特別好。通過這件事,我感受到了作文素材來源于生活,寫好作文并不是一件難事。(作文素材來源于生活, 這是作者的親身感受。)
記得又是一節作文課,老師來到講臺上,問大家:“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教室門口的臺階有幾級嗎?”大家都目瞪口呆,有的同學還把頭伸到窗外。老師這時又說:“不準往外看,要迅速地回答。”這時同學們都七嘴八舌地猜起來,有的說三級,有的說四級…大家都說不清,最后老師派了幾位同學去實地數了數,才知道臺階原來有五級。通過這件事,我們懂得了一個道理:要仔細觀察,才能寫出好作文。
從那以后,我處處留心,養成了愛觀察的好習慣。比如說寫橋,我就按照從遠到近的方法來仔細觀看,寫花我就按照從整體到局部的方法來認真觀察……因此,我的每篇作文都寫得很好。(通過實例說明觀察和條理性對寫好作文很重要。)
光老師就是這樣指導我們學習寫作文的。在小學六年的學習時光里,光老師教我們寫作文的方法深深地留在我的腦海里,光老師上課時幽默風趣的話語和她那認真的工作態度也讓我終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