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5日,英國航發巨頭羅爾斯·羅伊斯(Rolls-Royce plc)宣布:近日已向客戶交付了第1000臺“遄達XWB”(Trent XWB)發動機。這一刻,距離它的首次商業交付僅過了短短七年。
截止2021年7月,投入商業運營的“遄達XWB”為850臺,裝備了425架A350XWB(其中900型369架、1000型56架),已累計飛行超過800萬小時,為超過60萬次航班提供動力,調度可靠性達到99.9%。
由于航空公司購買飛機都有大約2-3年的交付期,當投入運營的發動機在850臺時,可能還有100臺已經交付給了飛機制造商等待裝配。另外,運營商通常都會采購3-5%的備用動力。比如卡塔爾航空采購80架A350,需要160臺發動機,同時會采購5-8臺作為備用動力。
羅·羅民用航空航天分部總裁克里斯·喬勒頓說:“我們很高興宣布'遄達XWB’項目達到這一令人自豪的里程碑。感謝所有研發工程師、合作伙伴和供應商。作為新一代最清潔、最安靜的大型發動機,'遄達XWB’表現優異。我們會進一步憑借尖端維護服務,幫助客戶在發動機生命周期內減少碳排放,并為未來推進系統的研發奠定基礎。我認為我們的卓越之路才剛剛開始。”
羅·羅公司稱:作為“世界上最高效的大型航空發動機”,“遄達XWB”清潔、高效而可靠,目前是空客A350XWB(900/1000)的唯一動力。
“遄達XWB”也堪稱“現金奶牛”。由于單價和銷量都很可觀,成為羅·羅最掙錢的發動機。目前的價格是3500萬美元/臺,意味著羅·羅憑此一款產品就有了350億美元的收入。
作為一款超級發動機,“遄達XWB”的風扇直徑為3.0米,目前在全世界排名第四:小于GE9X(風扇直徑3.4米)、GE90-115B(風扇直徑3.3米)和GE90-94B(風扇直徑3.1米)。
2004年,空中客車面臨來自客戶的壓力,要求研發可與波音787競爭的新機型,于2005年10月啟動A350XWB計劃(eXtraWide Body即超寬體)。
羅·羅為給A350XWB提供動力,在“瑞達1000”的基礎上,與KHI(川崎重工)共同研發,推出了“瑞達XWB”。
2010年6月14日,“瑞達XWB”首次地面運行;2011年10月18日,開始在A380飛行試驗平臺上測試。
2013年,首架試飛用A350在法國圖盧茲總裝廠安裝“遄達XWB”發動機。
2014年5月15日,第一臺“遄達XWB”發動機交付卡塔爾航空公司。
2015年9月23日,測試最新款的“遄達XWB-97”。
“遄達XWB-97”的推力增加到97000磅(430kN)。
在A380飛行試驗平臺上測試了兩年。
2018年7月9日,第500臺“遄達XWB”交付。第一個500臺用了四年;第二個500臺用了三年。
“遄達XWB-84”推力84200磅(375kN),裝備空客A350-900。
“遄達XWB-97”推力97000磅(430kN),裝備A350-1000。
下一個1000臺何時到來?
由于空客A350還有至少490架確認訂單尚未交付,因此羅·羅至少還有1000臺“遄達XWB”發動機儲備訂單。也就是說,再有6-7年,羅·羅又有350億美元進賬。
質量和速度哪個更有價值?
“速度”當然是一種成就。但很多人卻有意無意形成了一個誤區:把這“一種成就”當成了“唯一成就”或“唯一指標”。其實質量是“1”,速度是后面的“0”。
“速度”之所以有價值,需要一個前提:同等質量。因為沒有質量的速度不但無意義反而有害。更糟糕的心態和認知是,企圖以“速度”彌補、抵消、掩蓋質量缺陷,這都是不可持續的。這方面的案例和教訓比比皆是。如何平衡質量與速度?學習羅·羅好榜樣。
感謝閱讀,歡迎繼續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