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辦出學校特色已經成為深化教育改革、實現內涵發展的必然選擇。作為學校高位發展的標志和突破教育發展高原狀態的有效途徑,學校特色建設應該按照“優勢項目-特色項目-學校特色-特色學校”的發展軌跡,以科學的教育思想和先進的辦學理念為先導,以有效打造并整合學校特色項目為主線,以校本課程建設、教師隊伍建設和教育科研工作為保障,不斷突出教育創新,以點帶面,牽動全局,促進學校特色建設整體目標的實現。下面,結合南定教育的發展實際談自己對學校特色發展的一點想法。
一、加強領導,注重實效,扎實推進學校特色建設
學校特色建設是一個學校整體優化的系統工程,具有長期性、系統性和創新性,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的努力和積淀。學校領導和教師要牢固樹立“特色興校”觀念,切實加強對學校特色建設的領導。一是要整體構思,科學規劃,確保學校特色建設有效、持久、深入開展。根據學校的定位和發展特點,學校要制訂相應的特色建設方案、目標檢測方案和責任到人的管理體系,明確特色項目建設的目標、途徑、方法和保障措施,并在學校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中予以體現,不斷加以推進。二是在實施行動上,努力做到全面落實,持之以恒。在科學規劃、準確定位特色建設項目的基礎上,行動落實成為學校特色建設的首要環節。學校分管領導在特色建設上必須主動實踐、勤于實踐、堅持實踐,定期檢測特色建設的目標達成情況,在反思、回顧和總結中不斷調整、提高,努力展現階段性成果,避免茫然困惑、無處著手、固步自封等現象阻礙學校特色建設。
二、以特色項目建設為載體呈現學校特色
特色項目指的是學校工作某個方面已經形成或即將形成的特色,是局部特色,也是打造學校特色的基礎階段。學校要找到自己的優勢項目并采取科學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加以大力培育和發展,穩健地將其做大、做精、做優、做響,打造為學校特色項目。隨著學校特色項目由“一項”發展為“多項”,由“一只獨秀”發展為“特色項目群”,學校要積極尋找最佳的切入點,使各項特色項目組成有機的整體,從而達到最優結合和協調,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近年來,南定教育重視在校園環境建設、制度建設、隊伍建設、學生管理、書香校園創建等方面挖掘、提煉、培育特色項目,寄宿制辦學逐步成為南定教育辦學品牌的重要體現;田徑、健美操、彩泥畫、刻瓷等藝體特色項目得到有效傳承和創新;創辦了“讀書活動月”、“讀書收獲節”,師生的讀書內驅力顯著提升,書香特色日益彰顯;努力挖掘書法教學“啟智、育德”的育人功能,積淀了學校文化底蘊,豐富了學校發展內涵;將學生的誠信教育、禮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德育特色悉心打造,德育品牌效應不斷擴大。各特色項目的建設為促進南定教育特色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以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提升學校特色的層次
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是學校特色建設的核心。創建學校特色一定要能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推動學校的整體發展,提升學校競爭力。一是著力構建為學生終生發展奠基的生本課堂。要充分發揮首席教師和骨干教師的典型示范作用,大力開展校本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推廣先進課堂教學策略,構建具有校本特點的務實高效課堂新模式,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學習,改善學習行為,提高學習效能。二是充分發揮教育科研的先導和促進作用。學校特色建設要有科研意識,對于學校特色建設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可以通過課題研究、課例分析和活動交流等方式,探索出行之有效的途徑和方法,為學校特色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和引領。三是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育人質量。學校特色建設應加強對學生行為規范、學習興趣、勤奮意識和遠大理想目標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注重通過各種藝術、體育、科技、社團等活動,打造學生個性、特長發展的平臺,開發學生的潛能,做到用形成的特色育人,為學生更好地發展服務。
近年來,我校有意識加強語文等骨干學科的多課型課堂教學研討,教師的教學藝術和學生的生成度、參與度、創新度上均有了顯著突破,課堂教學特色初步彰顯。先后申請確立了《當代中學生心理問題對策與研究》和《小學生禮儀教育的研究》兩項省、市級立項課題,成立了相關的課題組,使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禮儀特色建設兩個特色項目得以在先進理論的指導下進行,提高了特色建設效益。素質教育扎實推進,各類興趣小組和社團規模不斷壯大,校園科技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陽光體育運動和陽光課間活動豐富多彩,有效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著力開發校本課程豐富學校特色建設的內涵
學校的特色一定要通過課程進行教育,這樣才能取得教育成果,體現特色的存在。校本課程依托其靈活的學習方式、寬泛的社會和實踐內容,可以進一步促進學校明確自己的辦學理念,呈現學校特色建設的內涵。因此,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校本課程是學校特色建設的基礎,同時也是學校特色建設的必然產物。學校要整合、利用自己的優勢項目、富有特長的教師、地域、經濟、傳統文化資源,開發校本課程,并逐步把校本課程和特色建設統一起來,在校本課程的開發中呈現特色建設的內涵。有了校本特色課程的支撐,特色建設才會有旺盛的生命力。從南定自身的條件和特點出發,我們將刻瓷、書法、小學生禮儀教育三個特色項目作為學校的校本課程加以發掘,編寫了校本教材,通過定時間、定師資、定內容,讓特色教育真正走進課堂,落到實處。下一步,我們還將通過加強幼小、中小銜接的研討等方式,將某些特色項目逐步打造為九年一貫制的、系列性的校本課程,使其真正體現南定教育特色。
五、建設一支高素質教師隊伍保障學校特色建設
教師是學校教育工作的主體,是學校特色建設的力量源泉和重要保證。學校的特色主題只有內化為每個教師的自覺行動,并持之以恒地努力實施,學校才能逐步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因此,學校必須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培養。一是要提高全體教師對學校特色建設的認識和實施能力。要以特色建設為導向,堅持不懈地組織教師進修、學習和培訓,打造一個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訓體系,塑造一批一專多能、開拓意識強的特色教師,形成群體的特色意識和特色風格,保證學校的特色教育得以順利的開展。二是要著力打造一支專業化程度高的名優教師隊伍。“名師興校”是學校特色建設必須要牢記的辦學理念。學校要在事業發展上給教師創造機會,通過“樹牌子、給位子、結對子、搭臺子、壓擔子”滿足教師成才、發展和成就價值的需要,打造具有高度專業精神和良好職業形象的名優教師群體。三是要建立良好運行的激勵機制。要不斷完善學校的制度建設,健全教師考核細則和職稱評聘、崗位競聘、績效考評等系列方案,加大內部管理改革力度,形成更科學、更合理、更富有激勵作用的管理機制和用人機制。
六、積淀校園文化底蘊彰顯學校特色
學校構建特色教育一定要建設與之相適應的校園文化。特色學校作為學校特色建設的最終目標,其內涵和核心就是一種特有的校園文化和校園精神。任何學校在特色建設過程中,都必須毫無例外地圍繞特色建設主題精心打造校園文化、凝煉校園精神。一所好的特色學校,一進校門,迎面撲來的都應該是充滿特色的校園文化,讓人產生一種強烈的特色文化的熏染。學校要注重建設一種能體現學校特色目標的校園文化環境,做到獨特的教育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機制衍化特色,學校的墻壁、人文景觀、“三風一訓”等體現特色,宣傳欄、校報、校園網等宣傳特色,多樣化的活動烘托特色,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滲透特色,著力營造濃郁、厚實的學校特色文化。學校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設最終會轉化為促進學校特色建設的強大動力。
學校要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沒有特色是不行的。沒有特色就沒有活力,沒有活力就沒有發展。作為校長應該將辦學理念和實踐相結合,不在求大、求全、求規模,而在突出自身的個性、風格和創造性,突出特色創建內涵,注重創建過程方法,以推進學校特色建設實現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的不斷提升。
http://home.zdjw.gov.cn/blog/u/5063/archives/2011/37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