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一生妻子應算4個。齊白石早年在湖南湘潭鄉下與發妻陳春君生了5個孩子,53歲背井離鄉開始北漂;移居北京后,齊白石娶了18歲的胡寶珠為妻,生了7個孩子;胡寶珠高齡難產去世后,84歲的齊白石又娶協和醫院護士長夏文珠為妻;91歲時,夏文珠離去,老人又找了一位叫伍德萱的女士繼任;93歲時,齊白石家人又給他介紹了一個44歲的女人,齊白石搖著頭說:44,太老了!后來又找來一位22歲的姑娘,齊白石很是喜歡,還等著結婚辦喜事,不過那年白石老人去世了。齊白石后人一部分是與在湘潭農村發妻繁衍的子孫,一部分是在北京的子孫,故后代就有南派、北派之分。
齊子茹是齊白石與結發妻子陳春君在湘潭鄉下所生兒子,是齊仁來的父親。齊仁來的母親叫張紫環,也是一位很出色的畫家,張紫環去世出殯時,作者陪同齊金平來到湘潭縣白石鋪送老人上山。可惜當時的照片因多次搬家不知放到哪里去了。
齊仁來1931年生于白石故鄉,系齊白石的第八孫。他從小便隨父親齊子茹、祖父白石老人學畫,幾十年來,精攻齊派藝術,并吸取各家之長,他擅長畫菊花、壽桃、貓、蝴蝶、蜻蜓、蟬、小雞,將大寫意花卉與微毫畢現的草蟲有機融匯在一起,其所作花鳥設色雅麗、生機盎然。他畫的蝦頗得白石老人之法,極具透明感和筆墨韻味,被人稱為“小白石”。
近幾十年來,齊仁來作品在國內外獲得廣泛贊譽。 1993年他畫的《八吉圖》、《百蝦圖》、《年年有余》分別被波恩博物館、科隆東方藝術博物館收藏。1994年,他與關山月、黎雄才等大陸名家的作品在臺灣巡展,其畫在日本、德國、臺灣、香港等地頗受人們的青睞。他三次獲得國內國際書畫大賽一等獎。上世紀90年代曾在廣州、佛山、東莞等地舉辦大型畫展,中國對外交流巨片《中國著名書畫家》電影攝制組為其拍攝專題片。1995年5月19日《人民日報》發表專文高度評價他的藝術成就。中國畫大師李可染、周仲錚、朱屺瞻、謝稚柳、婁師白、田世光、孫其峰、王學仲對齊仁來作品均贊譽有加。
我國一些代表團出訪國外,將他的作品作為禮物贈送政界要人。
您(指齊仁來)為我大筆一揮之杰作,真使我榮幸之極,欣喜之至。
您的大作《八吉圖》已被德國科隆東方藝術博物館收藏,得大作必增光也。 (1993年1月11日致齊仁來信錄) ——周仲錚博士(德籍華裔繪畫大師,曾獲國際畫展金質獎章)
齊派藝術把中華民族繪畫和民間藝術傳統有機結合起來,再面向現實大膽創造,形成了獨特的風格,給中國畫增添了新的生命力,在中國繪畫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仁來先生幾十年來孜孜不倦地追求,深得齊派藝術的精髓。 (1991年5月28日與齊仁來談藝錄) ——朱屺瞻(藝術大師)
齊派藝術博大精深,極富生命力,仁來先生的作品有一種樂觀向上的情緒,筆墨簡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1991年5月22日與齊仁來談藝錄) ——謝稚柳(國畫家,文物鑒定權威)
仁來畫蝦深得其祖父白石老人之法,在造形上更夸張。 (1997年10月題齊仁來《蝦趣圖》) ——婁師白(齊白石弟子,齊派杰出畫家)
齊派藝術歷久不衰,永放光彩,其深刻的原因不僅是它在藝術領域取得的高度成就,更重要的是由于齊派繪畫所表達出來的優美情感和善良愿望,這也是齊派藝術具有世界性的根本所在。仁來先生弘揚白石藝術精神,不死守圈子,刻意求新,這也是弘揚齊派藝術的基礎和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