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姐已經講了兩期的穴位,大家還記得嗎?我們先來回顧一下,第一期講的是兩個可以增強體質、調理腸胃的穴位----足三里、天樞,平時胃腸不舒服、經常便秘、體質較虛的朋友就可以經常按揉、艾灸這兩個穴位。第二期講的是氣海,此穴可以升降氣機、助陽益氣,打嗝按揉氣海穴可立即止嗝,經常乏力疲倦、手腳冰冷的朋友就可以經常灸氣海。哈哈都記得的每人獎勵一個艾灸貼~
那么本期灸姐就再來講兩個穴位,敲黑板!!!女性朋友要認真聽好咯!大家是不是很困擾臉上有斑?臉色暗沉不好看?月經量是不是較少?還推后?有血塊?是不是會痛經?本期要講的穴位對以上情況就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它們就是調經補血,養顏美容的要穴---血海、三陰交。
穴位一:血海穴
顧名思義,血匯之海,地處脾經要道,集脾經所生之血而聚之,淵闊似海,故名。
血海是足太陰脾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具有活血化瘀,補血養血,引血歸經之功效。如果身體里的血液運行不暢,或者是血液不足,都可以用這個穴位治療。比如肝血虛引起的面容憔悴,頭昏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麻等。再比如女子與血相關的疾病:月經量少,月經過多,痛經,崩漏,貧血等等。對于女性臉上的雀斑,也可以通過艾灸或按揉血海穴來治療。
1
怎么找到它?
屈膝,大腿內側,髕骨內側上緣上兩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簡便取穴法:屈膝,以對側手掌按其膝蓋,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約呈45度斜置,拇指尖下即是該穴。
操作一
艾灸:用艾條在隔穴位2-3cm左右距離處灸或者直接用艾盒放在穴位上灸,每次10-20分鐘,每天或者隔天操作都可,以局部溫熱微微發紅為宜,可以適當上下移動,注意不要燙傷。
操作二
按摩:兩個穴位可同時進行,用大拇指分別貼在兩側穴位上,進行按壓揉動,力道要控制好,讓此處穴位有酸脹、發熱的感覺,時間以5-10分鐘為宜。
每天上午9時~11時刺激效果最好,因為這個時段是脾經經氣的旺時,人體陽氣呈上升趨勢,所以在此時間段按揉血海穴效果最好。
本穴是足三陰經交會處,故名。足三陰經指的是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三陰交穴也是足太陰脾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中醫講“婦科三陰交”,顧名思義此穴對于婦科病甚有療效,凡月經過多,過少,痛經,白帶,更年期癥候群等皆可治療; 又此穴為足三陰經交會處,因此應用廣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調肝補腎。亦有安神之效,可幫助睡眠。同時,三陰交還是女人身上的美麗大穴,可以幫助女性維持年輕,延緩衰老,推遲更年期,保持女性魅力。
如何找到它
位于小腿內側,內踝關節上三寸。簡便取穴法:小指邊緣貼著內踝尖,手橫著放,約四根手指橫著的寬度。
操作一
艾灸:用艾條在隔穴位2-3cm左右距離處灸或者直接用艾盒放在穴位上灸,每次10-20分鐘,每天或者隔天操作都可,以局部溫熱微微發紅為宜,可以適當上下移動,注意不要燙傷。
操作二
按摩:兩個穴位可同時進行,用大拇指分別貼在兩側穴位上,進行按壓揉動,力道要控制好,讓此處穴位有酸脹、發熱的感覺,時間以5-10分鐘為宜。
每天上午9時~11時,脾經當令之時,按揉三陰交15分鐘,能調理月經,祛斑、祛痘、去皺,還能健脾祛濕、益胃養血,改善皮膚過敏的狀況,經常皮膚過敏的朋友就可以試試每天按揉三陰交哦。不過,要堅持才有效果,堅持每天按揉,一個月之后,才能看得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