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五分鐘了解世界百年風云變化了解中國百年坎坷崢嶸歲月

很贊的中國近代史概要。

一、山雨欲來

1800年

世界背景:

英國:英國工業革命后,吞并愛爾蘭。

法國:大革命后,拿破侖10年執政,擊敗奧地利。4年后全民投票成為皇帝。

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與拿破侖言和。

意大利:伏打公布電池原理。

德國:貝多芬29歲,第一交響曲首演。

美國:《獨立宣言》起草者杰弗遜競選美國總統。白宮正式成為總統駐地。

印度: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200年后,成為主宰。

日本:德川幕府閉關鎖國。

中國:乾隆皇帝去世不久,康乾盛世的余暉依然耀眼。雖然中國產品在歐洲暢銷,中國的傳統思想和制度文化影響了啟蒙運動,歐洲的“中國熱”還沒有消失,但是,除了一些與洋人打交道的中國人,其他人對于中國以外的事情,知之甚少,大多數人對之沒有興趣。海外番國似乎沒有多大的威脅,遠不如西部、北部陸地鄰居的麻煩大。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皇朝沒有意識到,極其遙遠的地方,那個以工商為主的社會,會對自己帶來什么影響。但是,影響已經出現了,隨著鴉片的輸入,中國的白銀開始外流。朝廷下令禁止鴉片進口。

二、盛世余暉

1801——1837年

世界背景:

歐洲:幾乎全部介入與拿破侖的戰爭,無暇東顧。拿破侖失敗后,民族主義紛紛爆發革命。

英國:工人破壞機器,發生騷亂,限制游行。議會制度確立。

美國:開發西部,強盜資本家輩出,被稱為鄉巴佬暴發戶。參與鴉片貿易。門羅主義。

印度:英國限制基督教傳教士活動,英國紡織品返銷產棉花的印度。

日本:繼續閉關鎖國。

中國:中國商人伍秉鑒的個人資產相當于今天的30多億美元,很可能是當時的世界首富。中國的獨特物產暢銷歐洲。例如,經過100多年的熏陶,英國人已經徹底離不開茶葉,當時世界上生產茶葉的只有中國。在此之前,英國人、美國人甚至為了在美洲的茶葉交易壟斷權而打了起來,造成美國的獨立。為了茶葉,英國力求向中國推銷他們的工業品,但是,中國人自給自足,對海外商品需求很小。一艘英國貨船來東方的時候,98%的貨物是白銀。一個英國官員說:“我們帶到中國的任何東西都沒能真正流行起來。要打開他們的鐵石心腸,鴉片是唯一有效的‘芝麻開門’式的秘訣”。英國政府參與的鴉片走私不絕,中國癮君子超過400萬,白銀流出加劇,中國首次出現貿易赤字。與此同時,東印度公司派人深入中國內陸,冒著巨大風險,偷走了中國的茶樹種子,他們此時才知道:不同的茶葉,都是同一種茶樹,差別在于長在不同的地方,加工方法不同。然而,印度、斯里蘭卡的茶葉替代中國茶葉,還要再過30年左右。

三、東亞病夫

1838——1842年

世界背景:

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成為愛爾蘭女王,憲章運動要求普選,引發騷亂。進攻阿富汗失敗。

荷蘭:與比利時開戰。

法國:征服阿爾及利亞。

德國:瓦格納發表《漂泊的荷蘭人》

美國:百萬富翁不超過20個。

印度:矛盾尖銳。

日本:繼續閉關鎖國。

中國:林則徐從北京出發,花了2個月到達廣州。他給維多利亞女王寫了一封信,吁請英國自動停止鴉片貿易。抄寫了20份,凡遇到歐洲船只回西方,便請代為投遞,沒有結果。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全力控制毒品的國家。英國人認為,處罰鴉片走私者,不該打擊全體英國商人。林則徐認為,只是要求所有外商書面保證不販鴉片,不影響其他貿易,卻引起道光皇帝的不滿,要求林則徐停止一切與英國的貿易。林則徐研究國際法,準備迎接戰爭,卻不知道對方的實力究竟有多強。英國下院通過對華戰爭法案。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四、依然沉睡

1843——1855年

世界背景:

歐洲:爆發克里米亞戰爭,第一次工業化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預演。英法先進武器占上風。工業革命終于給歐洲各國帶來飛速的現代化,一國獨大被多國爭霸取代。

英國:15000噸鐵制巨輪開工。首屆萬國博覽會。霧都臟亂不堪,霍亂肆虐,泰晤士河成死河。

法國:成立共和國,路易-波拿巴政變,再次成為帝國。

俄國:克里米亞戰敗。

德國:馬克思發表《共產黨宣言》。爆發革命。

意大利:革命爆發。

美國:2500萬美元購賣加利福尼亞和新墨西哥。海軍建立不久,只有幾艘軍艦。

印度:英國鎮壓錫克教。

日本:被幾輛美國軍艦打開國門,中國10年前在鴉片戰爭中的失敗,令日本震驚。

中國:清朝政府認為,鴉片戰爭后洋人該滿足了,中國吃點虧,繼續過一成不變的日子,未調查、未追究,未派人了解戰勝自己的對手。澳門喪失,租界出現,鴉片繼續輸入,各國從中國擄掠勞工。民間開始求變。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留學生容閎前往美國,1854年從耶魯畢業,1855年回國,但并不被朝廷所用。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勢如破竹,定都南京。朝廷全力應對太平軍。

五、灰飛煙滅

1856——1860年

世界背景:

英國:同意配合鎮壓太平天國。赫德開始管理中國海關45年。達爾文《物種起源》發表。

法國:金融危機。攻打越南,兼并柬埔寨。

俄國:割占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大片土地。克里米亞戰爭失敗,導致俄國開始改革。

美國:林肯當選總統。美國工業實力在英法之后,位居第三。

印度:英國殘暴鎮壓起義,矛盾尖銳。

日本:極端民族主義出現。

中國: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后,雖然鴉片貿易在擴大,但是沒有明確合法化。英法美想廢除上一次的條約,重新制定更有利的新條約。克里米亞戰爭獲勝后,英法尋找借口,向中國再次開戰,美俄跟進。大沽一戰,中國獲勝,英法決定擴大戰爭規模。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燒毀、搶劫圓明園。從此,鴉片貿易在中國變成合法貿易。一系列新的不平等條約。“落后就要挨打”只是強盜邏輯的現實,而非真理。英國人在中國為所欲為,1856年,路過或住在上海的英國人有630人,共發生刑事案件503起,犯罪率令人駭然。朝廷終于開始被觸動,開始思變,準備應付下一次可能的挑戰。

六、大夢初醒

1861——1881年

世界背景:

英國:攻打阿富汗、緬甸。紛紛起義,鎮壓。達爾文《人類的起源》出版。倫敦下水道完工。與列強爭奪非洲,鎮壓反抗。在南非發動第一次布爾戰爭。

法國:蘇伊士運河開通。普法戰爭失敗,巴黎公社。占領越南、老撾。

德國:普魯士統一戰爭。丹麥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軍國主義。西門子發明發電機。德國地質學家李希特霍芬赴華7次,寫下《中國地質》,向德國政府提出在中國建立軍事基地。

俄國:廢除農奴制。侵入中國西部。鎮壓波蘭起義。《伊犁條約》。

美國:廢奴,南北戰爭。500萬美元買下阿拉斯加。美國工業實力超過法國,在英國之后位居第二。中國勞工做出巨大貢獻的大西洋鐵路開通。屠殺印第安人。

日本:明治維新。“我們沒有歷史。我們的歷史自今日始”。吞并琉球。軍國主義。

中國:兩次鴉片戰爭之后,世界對于中國的評價徹底改變,以前的贊美、中性,代之以貶低、歧視。在中國的外國人發生任何“不愉快”,立即使用炮艦威脅。朝廷不得不開始“師夷自強”,也稱洋務運動。設立總理衙門,江南制造局,馬尾造船廠,漢陽鋼鐵廠,開灤煤礦。各使團出國,選派幼童赴美、赴歐,公費留學之始。在當時的世界局勢下,這是一次難得的時間機會,但是,這場洋務運動只局限在少數人,與中國百姓無關,只局限在器物領域,很難涉及觀念和體制。英國人赫德掌控中國海關45年。在與西方合作中,沒有主權的悲哀,阿思本艦隊。沒有現代意識,吳淞鐵路拆除,開平鐵路用騾馬拉。左宗棠帶棺西征,收復新疆,近代史上唯一的一場軍事勝利。與俄國談判,賣國者入獄,曾紀澤因《伊犁條約》被譽為中國最優秀外交家。中興的跡象。

七、奇恥大辱

1882——1895年

世界背景:

英國:第二次打阿富汗失敗。第三次打緬甸,占領。與俄爭奪中亞,為牽制俄國,偏袒日本。

美國:排華法案。美國工業實力位居世界第一。五一勞動節誕生。紐約布魯克林大橋建成。

德國:占領膠東半島。實力位居世界第三,超過法國。

法國:1882年通過“義務教育”法令,至此,除俄國外,列強都實現了全民義務教育。巴拿馬運河公司破產。2萬條生命,10年努力付諸東流。吞并老撾。中法戰爭。

印度:要求獨立的“國大黨”成立。

日本:甲午海戰,占領朝鮮、臺灣。獲巨額賠款,成為資本主義原始積累,也成為教育基金。

中國:同治中興所倡導的“西體中用”,似乎獲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好景不長。在新疆獲得不錯的結果后不久,中法戰爭爆發。法國在普法戰爭失利后,急于獲得新的發展。在中國境內,馬尾水師戰敗,在越南鎮南關,中國獲勝。戰場上打一個平手,李鴻章乞和,越南脫離中國。洋務運動的成果還剩一個北洋水師,日本蓄謀已久,甲午海戰北洋水師覆滅,正值慈禧太后60大壽。中國支付巨額賠款,失去朝鮮、臺灣。遼東半島雖保住,也是一場恥辱。洋務運動的成果喪失殆盡。洋務運動與明治維新的時間差不多,為何敗給原先弱小的日本?雖然在中日之外,這場戰爭并不引人注目,但是,對于中國來說,震動巨大,民間變革力量不可阻擋。為何左宗棠勝了,李鴻章敗了?李鴻章面對海洋,他不知道戰爭的潛力在哪里。

八、變法流產

1896——1898年

世界背景:

歐洲:難得的和平時期,享樂情緒蔓延。第一屆奧運會在雅典舉辦。

英國:英國實力淪為老三,心有不甘,沒有在甲午戰爭中撈到好處,嫉妒萬分。更換有非洲經驗的外交官,為瓜分中國做準備。英國首相宣稱:文明國家在中國沖突的種子已經播下。英國支持中國變法的條件是——未來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財政、教育、外交等,都交由杰出的、有經驗的的外國精英。

法國:通過東南亞,染指中國南方云南等地。

俄國:為了得到清朝皇族的老家東北,與清朝保守勢力關系密切,反對維新派變法。對清朝皇族的影響超過英日,給清朝皇族一個結盟抗拒日本的幻想。

日本:伊藤博文擬出任中國變法“顧問官”,維新派企圖以此對抗俄國。

美國:戰勝西班牙,獲得菲律賓。不愿在中國看到列強瓜分勢力范圍,提出“機會均等”。

德國:工業實力超過英國,在美國之后位居第二。制造借口獲得膠州灣,列強紛紛“機會均等”,向中國提出租借要求。引發“公車上書”。

意大利:在非洲軍事失敗。

中國:洋務運動的失敗,敗于日本的恥辱,標志著中國的變革不能只局限于上層的部分角落,不能只局限于器物的制造。達爾文《物種起源》出版近40年后,在中國有了翻譯本《天演論》。嚴復將達爾文的理論簡單概括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成為變法運動的強大推動力。但是,面對全世界幾百年來這樣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各民族、各國家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每個民族都被迫接受,是人類的福音嗎?到底是借鑒英日等國君主立憲,還是共和?第一個留學美國的榮閎,介紹孫中山向李鴻章上書。內部矛盾是導致變法失敗的原因之一。列強也沒有真心支持中國的變法,中國的解體似乎早晚要發生,列強們分別瞄準自己要下口的那塊肥肉。與中國知識分子不同的是,普通民眾在失去政府庇護的情況下,不得不自發組織起來保護自己,秘密結社風行。

九、回光返照

1899——1900年

世界背景:

列強:除了英法俄美日這些舊列強,又多了德意兩個新列強。

意大利:強租三門灣,中國一口拒絕,絲毫沒有損失,也許留下一個可以強硬的錯覺。

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始終忍讓。但是,所面對的都是狼子野心的強盜,從西方那里,幾乎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反而每況愈下,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因此,從朝廷之上到鄉野之間,排外情緒無法控制地高漲,民族主義情緒第一次讓每個中國人感受到彼此之間共同利益只能靠自己來維護。然而,清政府的利益與民眾利益并不一致,不可能控制這種情緒的蔓延。義和團同中國歷史上任何一次農民起義都不一樣,它不是反抗無道昏君,反而打出“順清滅洋”的旗號,得到皇族的青睞。傳統知識分子對這一并不屬于造反的群眾自發運動不知所措,開明知識分子因它極端排外而不愿接近,導致底層社會為生存而滋生的民族主義漸漸失控,走向非理性。八國聯軍進入北京,中國因非理性再次遭受屈辱,因屈辱再次刺激民族主義。從此,理性化的民族主義真正走上中國現代化舞臺。

十、落日西沉

1901——1911年

世界背景:

歐洲:最美好的年代,新發明層出不窮,財富暴漲。海牙會議討論裁軍與和平,得出“盡可能人道”的戰爭行為準則,不但沒有阻止戰爭,反而使戰爭獲得合法性。

美國:人人都向往美國,10年移民高潮。

英國:鎮壓愛爾蘭起義。入侵西藏。南非布爾戰爭,爭奪非洲。

瑞典:諾貝爾獎設立。

法國:第一次環法自行車賽。巴黎萬國博覽會。

俄國:日俄戰爭失敗,失去在中國東北的利益。

日本:繼甲午海戰之后,再一次重大的勝利,控制中國東北地區。旅順屠城。

中國:甲午戰爭、八國聯軍造成的后果極為嚴重。賠款并不僅僅只是賠款。清朝政府根本沒有錢支付戰爭賠款,只好借錢。原先對中國惡狠狠的列強,居然削尖腦袋、走后門,爭著要把錢借給中國。甲午戰爭后,清政府借錢支付日本賠款,英國匯豐銀行與德國德華銀行“慷慨解囊”,除利息、年限、以海關收入、稅金為擔保外,還規定:45年期限不得提前還清;未還清之前,中國現行海關制度不得改變;作為擔保的稅金由英國人控制的海關代征。簡單算一筆帳,45年期限僅利息一項,就超過本金1倍以上。庚子賠款的利息也超過本金。中國哪里還有一點能力發展教育、發展工業?清朝搖搖欲墜地不倒,作用就是讓列強借出的錢不要泡湯。辛亥革命看似偶然的成功,象征著中國人民要換一種方式決定自己的命運。從1905年廢除科舉制,到滿清滅亡,皇權統治徹底消失。

十一、天下大亂

1912——1919年

世界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文明走向自我毀滅。

俄國:十月革命。

印度:100萬印度士兵協助英國作戰。甘地非暴力運動。

中國:舊的消失了,新的應該是什么樣?中國人并沒有統一的認識。新政府控制能力很弱,割據勢力出現,每一個割據勢力背后,都是各自的列強做后臺。向西方學習似乎是唯一的路,面對強盜,只能做強盜。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令所有中國人疑惑:這樣的西方還能學嗎?現代文明正在向自我毀滅,看不到挽救的方式。中國20萬勞工前往歐洲戰線,有幸成為戰勝國一方。然而,戰敗國德國在中國的利益居然不還給中國,而是轉手交給日本!中國真的只能做劣等民族嗎?五四救亡運動從一開始暗含了疑問:拋棄過去,創造未來,方向在哪里?誰是可以依靠的力量?位于北京東單恥辱的“克林德”牌坊移至中山公園,改名為“公理戰勝”牌坊,這會不會只是一個空洞的口號?

十二、尋找方向

1919——1937年

世界背景:

美國:巴拿馬運河開通,大蕭條。

德國:拒不支付戰爭賠款,法國進軍。

意大利:法西斯上臺。

英國:日不落帝國在世界各地滅火,筋疲力盡。

印度:英國鎮壓手無寸鐵的群眾。甘地抵制英國。

日本:更大的稱霸野心。

中國:中央政府軟弱無能,軍閥割據混戰。政黨作為一種革命的手段在中國出現,國共分分合合,軍閥勢力開始削弱,國共關系將決定中國的未來。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列強的疲憊、休養生息,給了中國短暫的喘息機會,機會似乎更多屬于國民黨。但是,危機再次出現。世紀之初僥幸逃過被瓜分的命運,從盧溝橋的槍聲開始,中國是否會成為整體的奴隸?

十三、生存之戰

1938——1945年

世界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西方文明在短時間里再次走向屠殺和毀滅。

聯合國:世界政府的雛形,對于強權、人權、主權的一個真正反思,但僅僅是開始。

中國:有史以來也許是第一次,每一個人都站出來,旗幟鮮明地保衛自己,生存是第一。幅員遼闊、文化認同、聲張正義這些歷史留下的遺產,成為同仇敵愾、抵御外侮、同舟共濟的凝聚力。現代化終于以這種殘酷的方式,觸及到每一個中國人的靈魂。我們無奈地接受“落后就要挨打”的結論,但是,這絕對不是一個值得尊奉的真理。中國人民熱愛自由、熱愛生命,共同贏得了這場生死之戰的勝利。但是,我們的命運改變了嗎?李鴻章1877年創辦的國有開平煤礦,八國聯軍之后,全國礦產都在賠款之列,開平煤礦被英國人奪去。二次大戰期間被日本奪取,日本戰敗后,國民政府接收,居然交還給英國。由于主權的喪失,一家外國煙草公司長期占據中國煙草市場70%以上。二戰勝利之后,中國人再次面臨選擇:靠自己,還是靠他人?

十四、決定命運

1946——1949年

世界背景:

冷戰開始,對于世界和人類未來發展的兩種不同的態度。

紛紛獨立,宗主國不愿放棄,沖突依然延續。

法國:再次進攻越南,要奪回。

希臘:內戰。

印尼:荷蘭人鎮壓。

中東:第一次中東戰爭。

印度:印巴分治。

中國:從鴉片戰爭開始,經歷了100多年,中國人民做出了選擇:主權是尊嚴的保證,主權只能靠自己來保證。現代化不是誰的恩賜,是每個國家的權力,這個權力只能屬于自己。當毛澤東說: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每一聲歡呼,都是100年間被囚禁的心聲。從1949年10月1日開始,中國重新成為有尊嚴的中國。但是,中國的現代化道路到底該如何走?1949年5億5千萬中國人,到現在13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這樣一個人口基礎上從事現代化的探索。中國要為60億人提供實現現代化可借鑒的方式,這將是中國對于人類又一個巨大的貢獻。(劉仰)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小學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復習題
日俄戰爭在東北爆發時為何清朝不敢反抗,甚至還保持中立?
晚清史丨晚清危機:清朝險些慘遭帝國主義瓜分
清朝曾經也是公認的列強,為何后來失去了這個地位?
日本還有700萬大軍,為何突然投降?揭秘日本投降的真實原因
2023-2024學年八年級歷史上學期第一次月考1卷基礎知識達標測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春市| 高阳县| 游戏| 南澳县| 成武县| 汉源县| 清流县| 合川市| 甘泉县| 平和县| 宜章县| 灵川县| 黔江区| 黎城县| 霍林郭勒市| 肥乡县| 左云县| 晋城| 沾化县| 莫力| 连州市| 固原市| 黄大仙区| 腾冲县| 景东| 鹿邑县| 隆德县| 哈巴河县| 东至县| 云林县| 连山| 甘肃省| 武胜县| 泰和县| 西城区| 松原市| 清水河县| 台北市| 新宁县| 繁峙县| 威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