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2日)是第五個全國交通安全日。近年來,超速一直是高速公路的第一殺手,危險性極強。日前,在貴州省六盤水就發生了一起嚴重交通事故。
在貴州省六盤水市水盤高速松河隧道內,一輛黑色小轎車撞上了隧道的攔墻,司機死亡,車內另一人飛出車外,大家都被現場的慘烈震驚了。
只見肇事車輛側翻在隧道中,除前擋風玻璃外,其余車窗全部震碎。車周圍散落著玻璃碎片。幾位路過的好心車主發現隧道內的另外一名女性傷者后,立即撥打了報警電話,并將她送往醫院。那么如此猛烈的撞擊到底是如何發生的?
通過對剎車痕跡的測量計算,在隧道路面上的剎車痕跡將近73米。民警感覺到,這起看似簡單的事故,發生原因似乎另有蹊蹺。到底隱藏著什么秘密?在一條筆直的路上猛打方向,撞擊之時車內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故究竟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監控視頻還原事故發生全過程
警方通過拼接隧道內的監控視頻,很快還原了事故發生的全過程。
監控視頻顯示,陳小林駕駛的黑色越野車原本在右側車道行駛,當經過一個黑色物體時,車輛緊急向左避讓,隨后發生失控。據監控顯示,這個隧道路中央的深色物體,在事發前半個小時就已經出現。
在陳小林發生事故前,先后有四輛車避讓開了這個深色的物體。而在隨后的調查中,民警發現到這個深色的袋狀物,就是一個普通的黑色塑料袋。其間,有四輛車先后通過此地,并安全地避讓開了塑料袋。
那么為什么只有陳小林在躲避黑色塑料袋時,引發了如此嚴重的交通事故呢?經過進一步調查,民警找到了答案。技術測算結果顯示,事發前,陳小林駕駛的小轎車時速達到了112.9公里,而松河隧道的限速是每小時80公里。嚴重的超速行為是導致本起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的相關規定,死者陳小林因超速駕駛,在此次事故中負主要責任。
黑龍江哈爾濱:轎車凌晨狂飆車毀人亡
類似超速行駛的案例時有發生。2016年8月12日凌晨,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發生了一起因飆車引發的交通事故。在事故現場,只見一輛白色轎車沖到人行道上,左側車體和車頭向內嚴重凹陷,面目全非。
駕駛員被困在變形的駕駛室內,頭部和腹部大量出血,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征。除了肇事車輛外,另有三輛停在路邊的轎車被無辜殃及,受損嚴重。
一旦在高速行駛途中發生碰撞又會產生多么巨大的破壞力呢?我們通過一個實驗來了解一下。
這是世界上最高時速的汽車碰撞試驗。以時速192公里的高速撞擊一塊混凝土墻,這可以想象成兩輛時速192公里的汽車迎頭相撞。而塑料模特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人體在時速192公里的事故中,遭受迎面撞擊的后果。
由于撞擊,車體幾乎被完全擠在一起,本應該坐著乘客的地方已經完全損壞,塑料模特也被壓得七零八落。在這樣的破壞力下,很難有生還者。現代汽車能夠達到很高的速度,而駕駛者必須意識到高速駕駛的危險性。超速行駛,不僅會產生巨大的撞擊破壞力,并且駕駛員在行駛途中的視覺問題也會隨之增多,從而威脅到行車安全。
除了超速行駛,開車時還有許多應當注意的問題:①在加塞來車一側,多留半個車身,可防止加塞;②前車突然讓路,八成沒好事;③停車時車頭朝外,一來開走方便,二來防盜……老司機摸爬滾打出的30個超實用行車技巧↓↓轉起學習!
來源:第一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