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生活好了,孩子們都不缺營養,長得一代比一代高。這也愁壞了那些身高不自信的父母,生怕自己的孩子本來就“先天不足”,再沒跟上“后天發展”,從而耽誤了一生。那么如何叫自己的孩子盡量長高一點呢?
先來預估一下孩子未來的身高
有一個預測下一代成年身高的公式,大家可以來算一算:
● 兒子成年身高(cm)=(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
● 女兒成年身高(cm)=(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
但,父母的身高不是影響子女身高的唯一因素,遺傳因素大概占75%。那些父母都不高,兒女卻“出類拔萃”的情況,就是剩下的25%其他因素發揮了作用?!?個影響孩子身高的“后天”因素
? 飲食營養。身高是由營養“堆砌”起來的,如果營養跟不上,再好的遺傳基因也可能長不高。當然,給孩子補充營養需要的是均衡飲食,肉、蛋、奶、蔬果、粗糧、細糧等缺一不可。
但也不要為了追求營養,給孩子吃各種保健品,萬一里面有激素,會導致孩子性早熟反而影響身高。
? 精神狀態。如果孩子從小就經常處于心情抑郁的狀態,也會導致他的身高比同齡兒童矮。所以一定要給自己的寶寶一個快樂的成長環境。
? 疾病。身體內的激素分泌出現紊亂,可能影響孩子的生長。比如性早熟的孩子骨骼發育早,但閉合也會提前,最終身高會低于正常發育的孩子。還有矮小癥,由于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不足也會導致身高偏低。
另外,慢性胃腸炎、心臟病等導致營養吸收障礙和過度消耗的疾病,都會使得孩子的身體發育所需營養不夠,身高無法正常生長。所以發現孩子有發育異?;蚱x,要及時就醫,以免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
? 不良生活習慣。
● 缺覺:睡眠不足,對身高有重要影響,特別是晚睡熬夜,影響更突出。
● 不良姿勢:有些孩子不太注意站、坐、行、讀、寫的正確姿勢,習慣性地低頭、端肩、含胸、駝背,致使脊柱變形,會影響長高1~5厘米。
● 缺乏運動:長骨的生長決定了青少年的身高,運動可以顯著刺激垂體分泌生長激素,從而促進骨骼的生長。因此運動不夠,也就影響骨骼正常生長了。
? 地域、氣候。南北方人的身高確實存在差異,北方人的身材相對高大些。另外,世界衛生組織一項調查發現:兒童在春天生長速度最快,10月份最慢。所以在春天更需注意供給孩子足夠的營養。
3個長高高的絕佳時機不容錯過
兒童正常生長發育有三個階段:
? 第一階段為胎兒到2歲的生長快速期,通常出生后第一年長25厘米左右,第二年長10厘米左右;
? 第二階段為3歲到青春期前的生長速度減緩期,每年長5~7厘米;
? 第三階段為青春期生長加速期,男孩增長25~28厘米,女孩增長23~25厘米。
大家都害怕“矮小癥”纏上自己的寶寶,所以如果發現孩子的生長速度明顯低于上述范圍,要及時就醫。矮小癥如果是因為生長激素缺乏而引起的,年齡越小進行生長激素替代治療效果越好!
準確測量身高,需要注意這5點
? 相同的時間:由于躺著、站立、坐起等體位不同,人脊柱之間的椎間隙受壓縮程度也不同,所以早晚的身高并不相同,只有在相同的時間測的數據才有可比性;
? 相同的測量尺:盡可能避免測量儀器不同導致的測量誤差;
? 同一測量者:不同的人,卡尺在頭部的松緊度會有差別;
? 孩子相同的站立方法:對于3歲以上的兒童,測量需脫鞋,腳跟、臀部、肩部和頭部全部靠墻,挺胸、收腹、腰部盡量挺直、兩眼平視,頭部不要過仰,否則測不到頭部的最高點。
? 同一個位置:最好在同一個位置上標記,比如在家的某面墻上畫一條線,不需要每次測量出具體高度,只需要區分出與上一月的差距即可。
在家測量時一定注意用三角直尺,或硬書本,放在孩子頭頂最高點,與墻面垂直,幫助準確標記。(如上圖)
【審核專家】
劉醫生是華西婦產兒童醫院小兒科的主治醫師,長期從事兒科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的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對兒童矮小癥、性早熟、糖尿病及甲狀腺疾病等有豐富的臨床診治經驗,主持及參與多項省級課題,并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哪些問題可以問劉穎大夫
小兒內分泌方向疾病。有相關問題的朋友可以咨詢哦(看看其他患者的問答)
● 療效滿意度:100%
● 態度滿意度:100%
● 累計幫助患者數: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