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爆朋友圈,一個小流感最終竟奪走了人的生命。而類似的事情,最近在鄭州也有上演,幸運的是,患者最終被搶救回來了。
近日,鄭州一名26歲的小伙因受涼發燒,體溫最高39.5℃并伴有心前區不適等癥狀,在當地診所應用退熱、抗炎等藥物不起任何作用后,突然出現意識喪失。緩解后立即到鄭州人民醫院就診。
進入該院心內二病區后,患者又出現意識喪失,全身抽搐,距離上次近1小時。值班醫生立即給予胸外心臟按壓,患者意識恢復。隨后,患者又數次出現意識喪失,經過一番搶救后,病情終趨于穩定。
征得家屬同意后,醫生很快為患者實施了臨時起搏器植入術。目前,患者已出院。
據介紹,暴發性心肌炎是一種極其兇險的心血管急危重癥。該病特點是起病急驟,患者很快出現心臟衰竭或者嚴重心律失常,并可伴有肺、肝臟、腎臟等多個臟器功能衰竭,數據顯示死亡率高達70%以上。
常見的感冒病毒中,有20多種病毒能引發暴發性心肌炎。臨床發現的病毒性心肌炎多見于平時身體比較好、工作學習壓力比較大的青壯年,其中以20-40歲人群最為多見。這一方面與年輕人免疫反應相對敏感有關,當病毒侵襲心肌細胞時,人體免疫系統會本能進行“反攻”,但它又不知道哪些是病毒,哪些是好的心肌細胞,只能全部“消滅”,就像扔手榴彈一樣,不但會傷到敵人,也會炸毀自己。
所以,感冒并非小事,“硬扛”有太大隱患。尤其是感冒后還參加劇烈運動,從而爆發心肌炎猝死的案例并不鮮見,應引起高度警惕。一旦病毒對心肌組織發動攻擊,造成病毒性心肌炎,后果不堪設想。
及早治療是逆轉暴發性心肌炎的關鍵環節。流感季節正是該病的高發季,如果有以下癥狀則要警惕自己是否患了暴發性心肌炎:
病毒感染癥狀:發熱、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腹瀉等為首發癥狀。許多患者早期僅有低熱、明顯乏力、不思飲食或伴有輕度腹瀉,可持續3~5天或更長。
臟器受累表現:上述病毒感染癥狀后的數日或1~3周,發生氣短、呼吸困難、胸悶或胸痛、心悸、頭昏、極度乏力、食欲明顯下降等癥狀,這也是患者就診的主要原因。
心臟功能障礙:為暴發性心肌炎的重要特點,部分患者迅速發生急性左心衰或心源性休克,出現肺循環淤血的表現,如嚴重的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咯粉紅色泡沫痰、焦慮不安、大汗、少尿或無尿等。
如果覺得不錯,就點個贊吧!(裴申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