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詩詞中的鷗鳥意象
沈金浩
深圳大學師范學院 廣東 深圳 518060
摘要:在中國古代,有很多動植物在文學作品中是具有相對固定的文化含義的。鷗鳥也是這類意象之一。它出現的頻率非常高,在宋代尤其高(正文中有統計數字)。典型之作如蘇軾的“君雖為我此遲留,別后凄涼我巳憂。不見便同千里遠,退歸終作十年游。恨無揚子一區宅,懶臥元龍百尺樓。聞道鵷鴻滿臺閣,網羅應不到沙鷗。”(《次韻答邦直子由四首》之四)黃庭堅的“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為佳人絶,。青眼聊因美酒橫。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登快閣》) 陸游的“層臺縹緲壓城闉,倚杖來觀浩蕩春。放盡樽前千里目,洗空衣上十年塵。縈迴水抱中和氣,平遠山如蘊藉人。更喜機心無復在,沙邊鷗鷺亦相親。”(《登擬峴臺》)眾多作家好言之,可見它是一個時代性文化符號。
宋代文人鷗鳥之慕的成因:一、安史之亂以來累積起來的文人失望憂郁情緒延續到宋朝,形成了文人普遍的“官場疲勞癥”“宦途畏懼癥”,道家人生態度和儒家獨善其身的人生態度彌漫于整個文人階層,鷗鳥成為他們訴求自由閑適人生理想的一個符號;二、宋代理學發達,造成了普遍的崇道德求自足、恐機心厭爭斗的價值觀;三、唐代主要詩人的影響。唐代李白、杜甫、劉長卿、白居易詩中好言鷗,其他詩人則較少用此意象。四、鷗鳥意象的頻繁使用反映了文學與地域的關聯性,因為杜甫是漂泊西南以后才更頻繁地寫鷗鳥的,而宋代文人多出身和活動于南方。
鷗鳥之慕的文化史意義:一、是典型的文人理想,輕物質而重精神,求和諧而厭爭斗;二、反映了宋代文人對鄉野生活的認同,它與宋代農村詩詞發達屬于同一個審美心理的產物;三、宋人對鷗鳥的偏愛進一步強化了文人的懶散自適傾向和中國文人對機心的排斥。對機心的排斥又導致中國機械業和科技發展的滯后。
關鍵詞:鷗 白鳥 宋代詩詞
在中國古代,有很多動植物,當它被寫進詩里的時候,是具有相對固定的文化含義的。如鱸魚、莼菜——回鄉隱逸;大雁——思鄉、漂泊、換季、傳書;青鳥——信使;黃犬——追求功名的后悔等等。至于“芳草美人以
一、鷗鳥意象自創始至宋的使用情況
鷗鳥意象的形成,某種程度上說,也是中國古代士人文化發展演變的一種典型的案例。它最早只是《列子·黃帝》中一篇小小寓言,其原文為:
海上之人有好漚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即鷗鳥)游,漚鳥之至者百數而不止。其父曰:“吾聞漚鳥皆從汝游,汝取來,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漚鳥舞而不下也。故曰:至言去言,至為無為。齊智之所知,則淺矣。
以這個寓言來證明“至言無言,至為無為”,看起來邏輯性也不是嚴密。有趣的是在《呂氏春秋·精喻》中也有一個差不多的故事,不同者只是將漚鳥變成晴(蜻蜓),其它語言都相同。但是這只蜻蜓后世的文人沒有看上它。
但此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文人們并沒有去利用《列子》中這一鷗鳥故事的含義。漢魏六朝大賦中提到鷗,大多是作為鳥的一種來寫的。阮籍《東平賦》說“鷗端一而慕仁兮,何淳樸之靡逞。”阮籍所說的鷗的這一美德后來的文人也未當回事。從《四庫全書》所收書來看,被寫進抒情言志性的文學作品,要到東晉時代。陶淵明的《游斜川》在序文和詩中各提到一次,但是屬于寫斜川美景的。文學作品中真正將鷗鳥形象中有關機心的含義發掘出來是山水詩的開創者南朝謝靈運(385-433)。其《山居賦》曰:“撫鷗鯈而悅豫,杜機心于林池”。《于南山往北山經湖中瞻眺》詩曰:“海鷗戲春岸,天雞弄和風。撫化心無厭,覽物眷彌重”。《過瞿溪山僧》詩曰:“忘懷狎鷗鯈,攝生馴兕虎”。后來江淹(444-505)作《雜體三十首》,模仿前代多人的詩體,其中《孫廷尉雜述》是仿孫綽的《雜述》的,詩的最后四句說:“亹亹玄思清,胸中去機巧。物我俱忘情,可以狎鷗鳥。”(孫的《雜述》已失傳)。后來謝脁《往敬亭路中》詩、陶弘景《尋山志》、任昉《別蕭諮議》詩都提到鷗,但不是作品中的重要意象。何遜有《詠白鷗兼嘲別者》是詠一對分離的白鷗的,庾信《哀江南賦》有“殿狎江鷗,宮鳴野雉”,說的是宋彭城王義康將敗,江鷗野雉并入齋前。說明鷗的形象含義至此還很不固定。庾信還有《奉和永豐殿下言志十首》,其九有“野鶴能自獵,江鷗解獨漁”,隋煬帝《望海》有“馴鷗舊可狎,卉木足為羣”。兩者都涉及了鷗的獨立和自由習性。由這一歷程可見,鷗鳥意象的形成,正與它往后的存在語境一樣,是與山水文學緊密相連的。
進入唐代,鷗鳥意象的運用較前代增多了,同時與鷗鳥基本同義的白鳥的使用也多了起來(《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只出現5次,其中1次還是指蚊子)。但這種增多主要體現在少數人的創作中。以主要詩人為例,如果以一首算一次,那么其使用情況是:陳子昂4次,孟浩然6次,王維2次,高適4次,岑參無,李白11次,杜甫39次(白鳥4次),劉長卿28次(白鳥4次),韋應物2次,韓愈無,柳宗元2次,白居易26次,劉禹錫1次,杜牧1次,李商隱2次,陸龜蒙17次(白鳥4次)。
而到宋朝,這個數字就有了進一步的上升了。如果算上詞,并且不考慮作品總數的因素,我們可以看到的是:范仲淹6次(白鳥2次),歐陽修6次(白鳥5次),蘇軾18次(白鳥2次),蘇轍11次(白鳥3次),王安石12次(白鳥2次),黃庭堅54次(白鳥11次),陳師道14次(白鳥6次),張耒23次(白鳥2次),秦觀2次(白鳥2次),陳與義7次,辛棄疾19次(白鳥7次),張元干8次(白鳥1次),陸游142次(白鳥3次),楊萬里87次(白鳥5次),范成大18次(白鳥5次),姜夔14次(白鳥3次),劉克莊18次,吳文英17次,張炎67次,文天祥19次(白鳥1次)
劉長卿主要在今天的江蘇、浙江、安徽、湖北、廣東一帶做官。《中興間氣集》把他歸為中唐詩人,清代盧文弨把他歸為盛唐中唐之際杜甫之后的巨擘。
劉長卿《松江獨宿》洞庭初下葉孤客不勝愁明月天涯夜青山江上秋一官成白首萬里寄滄洲乆被浮名繫能無愧海鷗
劉喜李翰自越至南浮滄海上萬里到吳臺乆別長相憶孤舟何處來春風催客醉江月向人開羨爾無羈束沙鷗猶不猜
劉福公塔寂寞對伊水經行長未還東流自朝暮千載空雲山誰見白鷗鳥無心洲渚間
劉題大理黃主簿湖上高齋閉門湖水畔自與白鷗親竟日窓中岫終年林下人俗輕儒服弊家厭法官貧多雨茅簷夜空洲草徑春桃源君莫愛且作漢朝臣
劉《禪智寺上方懷演和尚寺即和尚所創》絶巘東林寺髙僧惠逺公買園隋苑下持鉢楚城中斗極千燈近煙波萬井通逺山低月殿寒木露花宮紺宇焚香凈滄洲擺霧空鴈來秋色裏曙起早潮東飛錫今何在蒼生待發?白雲飜送客庭樹自辭風捨筏追閑士廻舟狎釣翁平生江海意惟共白鷗同
劉奉送從兄罷官之淮南何事浮溟渤元戎棄鏌鎁漁竿吾道在鷗鳥世情賒……
劉長卿《弄白鷗歌》泛泛江上鷗毛衣皓如雪朝飛瀟湘水夜宿洞庭月歸客正夷猶愛此滄江閒白鷗
陸龜蒙《詶襲美夏首病愈見招韻》雨多青合是垣衣一幅蠻牋夜欵扉蕙帶又聞寛沈約茅齋猶自憶王微方靈秪在君臣正篆古須拋點畫肥除卻伴談秋水外野鷗何處更忘機
陸龜蒙《白鷗》
逍遙、閑適、自在
陸游《種秫》種秫供留客移花待探春愁邊開樂國鬧裏作閒身鬢髪今如此頭顱莫問人白鷗非避俗野性自難馴
陸游《泛湖上雲門》三百里湖秋渺然是間可以著釣船浩歌莫過石帆下爛醉夜泊樵風邊茫茫沙月忽側墮裊裊山氣時孤鶱冥鴻逺舉謝斯世白鷗自放全其天幽棲幸脫市朝械捷徑?著功名鞭人生各自適意耳稷禹巢許知誰賢樵風涇在若耶溪鏡湖之間
陸游《自詠》萬事不掛眼終年常避人荒畦荷鋤晩環堵結茆新病馬何勞斥輕鷗未肯馴雖慙市門卒聊作葛天民
遠離網羅、機心 鷗盟
賦閑
司馬光《獨步至洛濱二首》之二草軟波清沙徑微手攜笻竹著深衣白鷗不信忘機久見我猶穿岸栁飛
黃庭堅《六月十七日晝寢》紅塵席帽烏鞾裏想見滄洲白鳥雙馬齧枯萁諠午枕夢成風雨浪翻江
黃庭堅《追憶予泊舟西江事次韻》老大無機如漢隂白鳥不去相知深往事刻舟求墜劒懷人揮淚著亡簪城南鼓罷吹畫筒城北歸帆落晩風人煙犬吠西山麓鬼火狐鳴春竹叢
黃庭堅《忘收録病中記憶成此詩》素琴聲在時能聴白鳥盟寒乆未尋眼見野僧垂白髪養親元不顧朱金開泉浸稲雙澗水煨筍充盤春竹林安得一?吾欲老君聴莊舄病時吟
鷓鴣天表弟季如箎云玄真子漁父語以鷓鴣天歌之極入律但少數句耳因以?真子遺事足之憲宗時畫玄真子像訪之江湖不可得因令集其歌詩上之玄真之兄松齡懼玄真放浪而不返也和荅其漁父云樂在風波釣是閒草堂松桂巳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此余續成之意也西塞山邊白鳥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朝廷尚覔玄真子何處如今更有詩青篛笠緑簔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人間底事風波險一日風波十二時
黃庭堅《浣溪沙》又張志和漁父云西塞山邊白鳥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篛笠緑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此語妙絶恨今人不能歌者故增數語令以浣溪沙歌之西塞山邊白鳥飛散花洲外片帆?桃花流水鱖魚肥自庇一身青篛笠相隨到處緑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黃庭堅《舟子并序》予自大梁過汝,求荷擔者,有舟子來應傭,行二日釋負謝去曰,吾雅善操舟甚不樂荷負之役赬肩而汗垢豈所久堪歸且返吾故矣因遣之而作詩黃鬚客子居水濵水行水宿忘冬春莽渺三江五湖外短船無地不知津弓彎夜月射鳴鴈舷繫曉風歌采蘋時望青旗沽白酒醉煮白魚羮紫蓴平生未識州縣路鷗鳥蒹葭成四鄰市人誘我利三倍輟棹一出幾危身古來有道處漁釣豈與荷擔為臺臣欲論舊業誰知者滿地車輪來往塵言歸明月滄波上依舊操舟妙若神。
黃庭堅《題大年小景》水色煙光上下寒忘機鷗鳥恣飛還年來頻作江湖夢對此身疑在故山輕鷗白鷺定吾友翠栢幽篁是可人海角逢春知幾度臥游到處總傷神
黃庭堅《清江引》江鷗搖蕩荻花秋八十漁翁百不憂清曉采蓮來盪槳夕陽收網更橫舟羣兒學漁亦不惡老妻白頭從此樂全家醉著蓬底眠舟在寒沙夜潮落時年十七
黃庭堅《題李十八知常軒》身心如一是知常事不驚人味乆長葢世功名棊一局藏山文字紙千張無心海燕窺金屋有意江鷗傍草堂驚破南柯少時夢新晴鼓角報斜陽
文選江文通雜體詩曰亹亹玄思清胷中去機巧。物我俱忘懐可以狎鷗鳥。而李白鳴臯歌曰白鷗兮飛來。長與君兮相親。山谷詩諸多用此意。左傳曰盟若可尋亦可寒也。
陳師道《次韻蘇公西湖徙魚三首》從蘇軾的西湖徙魚想到“我亦江湖釣竿手誤逐輕車從下瀬生當得意落鷗邊何用封侯墮鳶外不如此魚今得所置身暗與神明?徑須作記戒鯨鯢防有任公釣東海”
陳師道《寄侍讀蘇尚書》六月西湖早得秋二年歸思與遲留一時賓客餘枚叟在處兒童説細侯經國向來須老手有懐何必到壺頭遙知丹地開黃巻解記清波沒白鷗
陳師道《次韻晁無斁春懐》城郭朝陽散積陰郊原注目日青深年衰鷗鷺如今是夢斷邯鄲何處尋語鵲飛烏春稍稍重簾深院晩沉沉不辭杖屨衝泥雪未有瓊琚報好音
陳師道寄泰州曾侍郎八年門第故違離千里河山費夢思淮海風濤真有道麒麟圖畫豈無時今朝有客傳河尹是處逢人説項斯三徑未成心已具世間惟有白鷗知
張耒《同無咎遐叔文叔同遊迎祥得遊字》客子長安塵滿裘道人門館自深幽東風拂地千條桞春水平池數?鷗俛首一官真底事倒囊三百更何求讀書挾策君知否失性還同博塞遊
辛棄疾《水調歌頭》鷗盟帶湖吾甚愛千丈翠奩開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鷗鷺今日既盟之後來往莫相猜白鶴在何處甞試與偕來破青萍排翠藻立蒼苔窺魚笑汝癡計不解舉吾盃廢沼荒丘疇昔明月清風此夜人世幾歡哀東岸綠陰少楊柳更須栽
辛棄疾《瑞鷓鴣》京口病中起登連滄觀偶成
聲名少日畏人知,老去行藏與願違。山草舊曾呼逺志,故人今有寄當歸。何人可覔安心法,有客來觀杜徳機。
辛棄疾《柳梢青》白鳥無猜相憐相笑滿面塵埃華髮蒼顏去時曽勸聞早歸來而今豈是髙懐為千里蓴羮計哉好把移文從今日日讀取千回(三山歸途代白鷗見嘲)
張元干《蘭溪舟中寄蘇粹中》氣吞萬里境中事心老經年江上行三徑已荒無蟻夢一錢不直有鷗盟。雲收逺嶂晩風熟浪打寒灘春水生鴻鴈北飛知我意為傳詩句濮陽城
張元干《永遇樂》月仄金盆江縈羅帶涼飈天際摩詰丹青營丘平逺一望窮千里白鷗盟在黃粱夢破投老此心如水耿無眠披衣顧影乍聞遶堦絡緯百年倦客三生習氣今古到頭誰是夜色蒼茫浮雲滅沒舉世方熟寐誰人著眼放神八極逸想寄塵寰外獨憑?鷄鳴日上海山霧起(宿鷗盟軒)
張元干《水調歌頭》澤畔行吟處天地一沙鷗
陸游《曾原伯屢勸居城中而僕方欲自梅山入雲門今日病酒偶得長句奉寄》借得僧房似釣船兼旬散髪醉江天酒能作病眞如此窮乃工詩卻未然閑似白鷗雖自許健如黃犢已無緣秋高更欲移家去先葺雲門屋數椽
陸游《夏日湖上》烏帽笻枝散客愁不妨胥史雜沙鷗迎風枕簟平欺暑近水簾櫳探借秋茶竈逺從林下見釣筒常向月中収江湖四十餘年夢豈信人間有蜀州
陸游《暇日行城上同行追不能及》疾歩登城殊未衰欣然一笑擲笻枝。正當閒似白鷗處不減健如黃犢時。秋野煙雲橫慘淡暮天樓閣倚參差。高吟醉舞忘歸去乞與丹青畫怪竒。
陸游《峽州東山》十年不踏東山路今日重為放浪行。老矣判無黃鵠舉歸哉惟有白鷗盟。新秧刺水農家樂修竹環溪客眼明。已駕巾車仍小駐綠蘿亭下聽鸎聲。
陸游《壬寅新春》半生常是道邊人歲晩初收事外身。濁酒一盃聊永日小園三畝亦新春。尚無枕寄邯鄲夢那有衣沾京洛塵。門外煙波三百里此心惟與白鷗親。鏡湖三百里
陸游《示客》十年犇走每思歸?喜湖邊晝掩扉。社燕免教嘲作客海鷗曾是信忘機。暉暉晩日収新稻漠漠新寒試夾衣。留客盤飱君勿笑一畦蔬甲摘初稀。
陸游《秋晚》西山破曉兩眉青南浦無風一鏡平食盡不容添鶴口身閑且免負鷗盟霜前艸樹已無色雨到菰蒲先有聲只怪勝遊頻入夢今朝蜀客話青城(故人范中立巨山自青城來見訪)
陸游《掩扉》久臥空山獨掩扉迂疎不恨世相違新霜巷陌鳥烏樂小雨園畦菘芥肥驥病極知當伏櫪鷗閒誰與共忘機一編蠧簡從吾好又見西窗掛夕暉
陸游《幽興》午倦便高枕朝飢美小飧時穿幽圃屐常掩小菴門溪憶鷗盟約花迷蝶夢魂餘生猶幾許萬事付乾坤
陸游《閒中自詠》鶴羨清癯鷗羨閒衡門正在水雲間無求尚恨時賒酒有癖應縁酷愛山細繞坡頭行犖角別分泉脈聽淙潺三更不睡看江月恐有髙人夜叩闗
陸游《幽居述事》四首之四舴艋東歸喜遂初頻拈枯筆賦幽居細燒栢子供清坐明?松肪讀道書蒼爪嫩芽開露茗紅根小把瀹煙蔬年來自許機心盡頗怪飛鷗自作疎
陸游學易卒歲勿多求壺飱與褐裘心安由自足身貴為無求易化千年鶴難馴萬里鷗閉門方學易未暇揖浮丘
陸游《鷗》海上輕鷗何處尋煙波萬里信浮沉今朝忽向船頭見消盡平生得喪心?
陸游《泛舟至鏡湖旁小市》久著朝衫負此湖扁舟剰喜補東隅市樓合樂醅新熟寺壁殘詩字欲無常日不堪愁宛轉此行猶得笑須臾夕陽鷗鷺皆相識更覺人間是畏塗
范成大《病中絕句八首》之四:病中心境兩俱?猶憶江湖白鳥雙一夜雨聲鳴紙瓦聽成飛雪打船窓
姜夔白石道人詩集《平甫放三十六鷗于吳松余不及與盟》橋下松陵緑浪橫來遲不與白鷗盟知君久對青山立飛盡梨花好句成
文天祥《山中呈聶心逺諸客》誰入山來問野舟一篙花外渡深流小顰風樹蹁躚鶴淺約湍沙浩蕩鷗湖上有時思洛社人間何處不滁州徘徊才是黃昏候短笛先吹月上樓再用前韻黃葉婆娑上釣舟喚回舊夢到江流多情政自憐檣燕兩鬢終當付野鷗未説離懐向南浦須知詩意在?州朔風昨夜吹沙急早覺寒聲戰玉樓
二、宋代文人鷗鳥之慕的成因
一、安史之亂以來累積起來的文人失望憂郁情緒延續到宋朝,形成了文人普遍的“官場疲勞癥”“宦途畏懼癥”,道家人生態度和儒家獨善其身的人生態度彌漫于整個文人階層,鷗鳥成為他們訴求自由閑適人生理想的一個符號;
王安石《次韻荅陳正叔二首》之二:田宅荒涼去復來詩書顔髪兩塵埃忘機自許鷗相狎得禍誰期鶴見媒此道未行身有待古人不見首空回何當水石他年住更把韋編靜處開。
杜甫后期詩歌的影響。
李白《古風》第四十二:揺裔雙白鷗,鳴飛滄江流。宜與海人狎,豈伊雲鶴儔。寄形宿沙月,沿芳戯春洲。吾亦洗心者,忘機從爾遊。
李白《江上吟》木蘭之枻沙棠舟,玉簫金管坐兩頭。美酒樽中置千斛,載妓隨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乗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興酣落筆揺五岳,詩成嘯傲凌滄洲。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
杜甫《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老妻畫紙為碁局,稚子敲針作釣鈎。多病所須惟藥物,微軀此外更何求。語意近放全首髙曠真野人之能言者
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羣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縁公自注喜崔明府相過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餐市逺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杜甫《去蜀》五載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如何闗塞阻,轉作瀟湘逰。萬事已黃髪,殘生隨白鷗。安危大臣在,何必淚長流。
杜甫《旅夜書懷》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隨平野濶,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杜甫《泊松滋江亭》紗帽隨鷗鳥,扁舟繫此亭。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佳人強飲食猶寒隠幾蕭條戴鶡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姢姢戯蝶過閒幔片片輕鷗下急湍雲白山青萬餘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白居易《朝囘遊城南》朝退馬未困秋初日猶長囘轡城南去郊野正清涼水竹夾小徑縈廻繞川岡仰?晚山色俯弄秋泉光青松繫我馬白石為我牀常時簪組累此日和身忘旦隨鵷鷺末暮遊鷗鶴旁機心一以盡兩處不亂行誰辨心與跡非行亦非藏
白居易《立春日酬錢員外曲江同行見贈》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闈兩人攜手語千里看山歸栁色早黃淺水紋新緑微風光向晩好車馬近南稀機盡笑相顧不驚鷗鷺飛
白居易《閒居自題》門前有流水牆上多髙樹竹徑繞荷池縈逥百餘步波閒戲魚鼈風靜下鷗鷺寂無城市喧渺有江湖趣吾廬在其上偃臥朝復暮洛下安一居山中亦慵去時逢過客愛問是誰家住此是白家翁閉門終老處
白居易《贈沙鷗》老逼教垂白官科遣著緋形骸雖有累方寸卻無機遇酒多先醉逢山愛晩歸沙鷗不知我猶避隼旟飛
蘇軾《九日湖上尋
陸游《月下歩至臨臯亭》芒鞵踏松隂迨此船未發清遊豈無伴三友風露月山川鬱盤紆鷗鷺浩滅沒當年老先生想像散醉髪浮生等昨夢乆已埋玉骨吾儕幸彊健何事拘簪笏
秋晴見天際飛鴻有感新晴天宇色正青羣鴻髙鶱在??兒童相呼共仰視我亦扶杖來中庭豐年到處稻粱滿胡不暫下棲沙汀應須江海寄曠快肻為霜雪嗟飄零書生可笑不自喜憔悴久翦籠中翎鷗波萬里毎媿杜鶴化千載知非丁風前哀號漫激烈月下孤影常竛竮詩成欲寫復嬾去誦似溪友聲泠泠
陸游《秋懐》形骸嵗嵗就枯朽意氣時時猶激昻水逺浮鷗方浩蕩霜髙殘菊更芬芳人皆有舌是非在劫未成灰時世長三百里湖行自復子孫努力事耕桑
張炎聲聲慢送琴友季靜軒還杭 荷衣消翠,蕙帶餘香,燈前共語生平。苦竹黃蘆都是,夢裏游情。西湖幾番夜雨,怕如今,冷卻鷗盟。倩寄遠,見故人說道,杜老飄零。(上闋)
張炎《南樓令》送杭友聚首不多時煙波又別離有黃金應鑄相思折得梅花先寄我山正在裏湖西風雪脆荷衣休教鷗鷺知鬢絲絲猶混塵泥何日束書歸舊隠只恐怕種瓜遲
李白《古風》第四十二:揺裔雙白鷗鳴飛滄江流宜與海人狎豈伊雲鶴儔寄形宿沙月沿芳戯春洲吾亦洗心者忘機從爾遊(齊賢曰列子海上之人有好鷗鳥者每旦之海上從鷗鳥遊鷗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士贇曰此太白託興之詩也雲中之鶴喻在位之人也海上之鷗喻閒散之人也)
三、鷗鳥之慕的文化史意義
宋代詩詞中,鷗鳥有鷗、海鷗、白鳥等幾種用法。為具體描述宋人對鷗鳥意象的偏愛,筆者對宋代一些主要詩詞作者的集子作了統計,看到其使用率為:范仲淹9次,歐陽修7次,蘇軾13次,蘇轍11次,王安石14次,黃庭堅94次,陳師道14次,張耒23次,秦觀2次,陳與義7次,辛棄疾19次,張元干8次,陸游詩128次,詞4次,楊萬里87次,范成大18次,姜夔14次,劉克莊18次,吳文英17次,張炎62次。這些著名的詩人詞人幾乎無人不用。
那么這個意象使用的語境又如何呢?
范仲淹《馴鷗詠》萬物有常性性無不貴生風翔與駿奔一一逺害情鴥彼沙上鷗皎皎霜雪明月宿滄洲靜日浴滄浪清何以狎溪人溪人淡無營循循自飲啄往往相逢迎徘徊兩無猜何慕亦何驚客有懷依依雲水言將歸逐爾羣鷗樂羣鷗爾勿飛此心未忘者天機非殺機
范仲淹《贈餘杭唐異處士》名動公卿四十秋相逢仍作旅人遊青山欲買難開口白髪思歸易滿頭厭入市?如海燕可堪雲水屬江鷗故鄉知巳方都督千樹春濃種橘休(時胡侍郎守餘杭)
范仲淹《出守桐廬道中十絶》隴上帶經人金門齒諌臣雷霆日有犯始可報君親。君恩泰山重爾命鴻毛輕一意懼千古敢懷妻子榮。妻子屢牽衣出門投禍機寧知白日照猶得虎符歸。分符江外去人笑似騷人不道鱸魚美還堪養病身。有病甘長廢無機苦直言江山藏拙好何敢望天閽。天閽變化地所好必真龍軻意正迂闊悠然輕萬鍾。萬鍾誰不慕意氣滿堂金必若枉此道傷哉非素心。素心愛雲水此日東南行笑解塵纓處滄浪無限清。滄浪清可愛白鳥鑑中飛不信有京洛風塵化客衣。風塵日已逺郡枕子陵溪始見神龜樂優優尾在泥。
歐陽修《狎鷗亭》險夷一節如金石勲徳俱髙映古今豈止忘機鷗鳥信陶鈞萬物本無心
歐陽修《龍門泛舟晩向香山》暫解塵中紱來尋物外逰搴蘭流水曲弄桂倚山幽波影巖前緑灘聲石上流忘機下鷗鳥至樂翫游鯈
《龍門泛舟晩向香山》:暫解塵中紱,來尋物外游。搴蘭流水曲,弄桂倚山幽。波影巖前緑,灘聲石上流,忘機下鷗鳥,至樂玩游鯈。
蘇軾龍門泛舟晩向香山15-2處
《呈外舅孫莘老二首》九陌黃塵烏帽底,五湖春水白鷗前。扁舟不為鱸魚去,收取聲名四十年。 甓社湖中有明月,淮南草木借光輝。故應剖蚌登王室,不若含沙弄夕霏。
王安石《送福建張比部》畫船簫鼓出都時萬里驚鷗去不追卻望塵沙應駐節?逢山水即吟詩長魚俎上通三印新茗齋中試一旗只恐逺方難久滯莫愁風物不相宜
王維《積雨輞川莊作》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葘。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同詠裴廸瀬聲喧極浦沿歩向南津汎汎鳬鷗渡時時欲近人
李白古風五十九首揺裔雙白鷗,鳴飛滄江流。宜與海人狎,豈伊雲鶴儔。寄影宿沙月,?芳戲春洲。吾亦洗心者,忘機從爾逰。
李白《贈王判官時余歸隱居廬山屏風疊》……吾非濟代人,且隱屏風疊。中夜天中望,憶君思見君。明朝拂衣去,永與海鷗羣。
李白《江上吟》木蘭之枻沙棠舟,玉簫金管坐兩頭。美酒樽中置千斛,載妓隨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乗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興酣落筆揺五岳,詩成嘯傲凌滄洲。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
杜甫 共39處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
《江村》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一作歸
《云山》衰疾江邉臥親朋日暮廻白鷗元水宿何事有餘哀
《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羣鷗日日來花徑不曽縁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旅夜書懷》名豈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飄零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蘇軾《九日湖上尋
次韻荅邦直子由四首之四:君雖為我此遲留,別后凄涼我巳憂。不見便同千里逺,退歸終作十年逰。恨無揚子一區宅,懶臥元龍百尺樓。聞道鹓鴻滿臺閣,網羅應不到沙鷗。
與王郎昆仲及兒子邁遶城觀荷花登峴山亭晚入飛英寺分韻得月明星稀四首之一昨夜雨鳴渠曉來風襲月蕭然欲秋意溪水清可啜環城三十里處處皆佳絶浦蓮浩如海時見舟一葉此間真避世青蒻低白髪相逢欲相問已逐驚鷗沒次公唐隠士張志和詞青蒻笠碧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和歸田園居六首三月四日游白水山佛跡巖沐浴于湯泉晞髪于懸瀑之下浩歌而歸肩輿卻行以與客言不覺至水北荔枝浦上晩日蔥昽竹陰蕭然時荔子累累如芡實矣有父老八十五指以告余曰及是可食公能攜酒來游乎意忻然許之歸臥既覺聞兒子過誦淵明歸園田居詩六首乃悉次其韻始余在廣陵和淵明飲酒二十首今復為此要當盡和其詩乃已耳今書以寄妙總大士參寥子環州多白水際海皆蒼山以彼無盡景寓我有限年東家著孔丘西家著顏淵市為不二價農為不爭田周公與管蔡恨不茅三間我飽一飯足薇蕨補食前門生饋薪米救我廚無煙斗酒與只雞酣歌餞華顛禽魚豈知道我適物自閑悠悠未必爾聊樂我所然。
窮猿既投林,疲馬初解鞅。心空飽新得,境熟夢余想。江鷗漸馴集,蜑叟已還徃。南池綠錢生,北嶺紫筍長。提壺豈解飲,好語時見廣。春江有佳句,我醉墮渺莽。
次韻子由書王晉卿畫山水一首而晉卿和二首誤?故教同子敬雜篇真欲擬湯休壟云寄我山中信雪月追君溪上舟?看飛仙虎頭篋郄來顛倒拾遺裘王孫辦作元真子細雨斜風不濕鷗
此境眼前聊妄想,幾人林下是真休。我今心似一潭月,君已身如萬斛舟。看畫題詩雙鶴鬢,歸田送老一羊裘。明年兼與士龍去,萬頃蒼波沒兩鷗。
《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村舍外古城傍。杖藜徐歩轉斜陽殷懃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時謫黃州
黃庭堅 鷓鴣天表弟季如箎云?真子漁父語以鷓鴣天歌之極入律但少數句耳因以?真子遺事足之憲宗時畫?真子像訪之江湖不可得因令集其歌詩上之?真之兄松齡懼?真放浪而不返也和荅其漁父云樂在風波釣是閒草堂松桂巳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此余續成之意也西塞山邊白鳥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朝廷尚覔?真子何處如今更有詩青篛笠緑簔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人間底事風波險一日風波十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