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禪宗公案大全 5

禪宗公案大全 5

(2012-06-04 16:26:22)
標(biāo)簽:

禪宗公案

雜談

分類: 道禪/Taoism

121. 云門一字關(guān)

 

    有人問:"什么是道?"云門答:"去。"

  "什么是禪?" 云門答:"是。"

  "生死到來時,如何回避?"云門又手一攤說:"還我生死來。"

  "父母不同意不能出家,那怎樣才能出家?" 文偃答:"淺。"

    那人又道:"學(xué)生不懂?" 云門就道:"深。"

  一僧問:"云門劍是什么?" 去門答:"祖。"

  "玄中靶怎么樣?" 云門答:"著。"

  "什么是云門一路?"云門答:"親。"

  有人問:"殺父殺母可以在佛前懺悔。殺佛殺祖,在什么地方懺悔呢?" 云門"露。"

  "什么是正法眼藏?" "普。"

  "什么是啐啄之機?" "響。"

  云門接引學(xué)人,常常用一個字,干凈利落,斬斷糾葛,使學(xué)人無路可通,無機可接,直接開啟省悟之門。當(dāng)時稱之為"云門一字關(guān)。"
  

    云門三句萬事萬物的道理是:涵蓋乾坤;截斷眾流;隨波逐流。真理無所不在,涵蓋在整個宇宙的萬物之中。但每一個個體,都有它的獨有的個性,也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與這個世界是絲絲相扣,是與世俗相處,隨波逐流的。
  

122. 平常心是道


  趙州觀音院從諗禪師,南泉普院禪師法嗣,世稱"趙州和尚",道行高潔,有"古佛"之稱。唐曹州人(今山東曹縣),俗姓郝。從小出家,未受戒便抵池陽(河南南陽),參南泉,后于言下悟理,乃往嵩岳琉璃壇受具足戒后,仍近南泉,八十歲左右,眾請住趙州觀音院,他以深湛的智慧,恢諧幽默的語言,引導(dǎo)了一代學(xué)人,走向真正的自我。昭宗乾寧四年寂,壽一百二十,敕謚"真際大師"。
  
  趙州從諗問南泉:"什么是道?"南泉:"平常心是道。"

    從諗:"是否有目標(biāo)可循?"南泉:"有目標(biāo)就錯了。"

    趙州:"沒有目標(biāo)可循,又怎么知道是道呢?"南泉說:"道不屬知的范疇。知是一種妄覺,不知則是沒有智慧。得道之人虛懷若谷,無滯無礙?" 

    趙州從諗當(dāng)即明白了大道。

  

123. 說得出就開門
  

    趙州從諗曾經(jīng)擔(dān)任伙房的燒火僧,有一次,他關(guān)上伙房門,燒得滿屋是煙,在里面大聲喊道:"救火啊!救火啊!"不一會,許多僧人都跑了過來,從諗對他們說:"你們說得出,我就開門!"眾人都無以應(yīng)對。只有南泉禪師把鑰匙從窗戶遞了進去,從諗這才打開門。
  

124. 塵埃
  

    有一天,趙州從諗在佛堂前掃地,有僧問趙州:"你是得道高僧了,怎么還掃地?"

    趙州回答:"塵埃是從外面飛來的。"

    那僧又問:"這里是清凈圣地,怎么會有塵埃?"

    趙州說道:"瞧,又飛進來了一個塵埃。"
  

125. 馭馬高手被驢踢
  

    趙州悟道后,就到各處云游,拜訪了當(dāng)代的許多禪師。有一次,拜訪到茱萸和尚。茱萸見到他,便對他說:"你也該定居下來弘法了。"

    趙州:"我該定居在什么地方啊?"

    茱萸:"哈!哈!哈!你居然連真人你自己的住處也不知道?"

    趙州:“我三十年來在馬背上馳騁,想不到今天被驢踢了一腳。”
  

126. 煩惱是菩提
  

    眾僧們請趙州從諗住持觀音院后的一天,從諗上堂說法:"比如明珠握在手里,黑來顯黑,白來顯白。我老僧把一根草當(dāng)做佛的丈六金身來使,把佛的丈六金身,當(dāng)做一根草來用。菩提就是煩惱,煩惱就是菩提。"

    有僧問:"不知菩提是哪一家的煩惱?"

    從念答:"菩提和一切人的煩惱分不開。"

    又問:"怎樣才能避免?"

    從諗:"避免它干什么?"   


127. 一絲不掛
  

    有僧問趙州:"如果能做到內(nèi)心里一絲都不掛,是否就契悟了禪理?"

    趙州:"不掛什么?"

    這僧:"不掛一絲。"

    趙州:"這不,又掛上了嗎?!"
  

128. 心凈自凈
  

    一個女尼問趙州:"佛門最秘密的意旨是什么?"

    趙州就用手掐了她一下。說:"就是這個。"

    女尼道:"沒想到你心中還有這個。"

    趙州說:"不!是你心中還有這個!"
  

129. 禪杖太短
  

    有個新來的和尚對趙州從諗說:"我從長安來,橫扛著一條拄杖,卻不曾碰著一個人。"

    趙州從諗回答道:"不是因為沒人,是因為你的禪杖太短。"

    和尚頓時就傻了眼。
  

130。吃茶去
  

    趙州和尚問新來的僧人:"你來過這里嗎?"

    僧人答:"來過!"

    趙州和尚便對他說:"吃茶去!"

    又問另一個僧人:"你來過這里嗎?"

    僧人答:"沒有。"

    趙州和尚也對他說:"吃茶去!"

    在一旁的院主奇怪地問:"怎么來過的叫他去吃茶,沒有來過的也叫他去吃茶呢?"

    趙州和尚就叫:"院主!"院主答應(yīng)了一聲。

    趙州和尚就對他說:"走,吃茶去!"
  

131. 誰來教化你
  

    一個官吏問趙州從諗:"和尚會進地獄嗎?"

    趙州和尚回答:"老僧第一個進!"

    官人不解地問:"你是得道高僧,修行這么好,怎么了會進地獄呢?"

    趙州從諗回答道:"我不下地獄,誰來教化你?"
  

132. 狗子佛性
  

    有僧問趙州:"狗子有佛性嗎?"

    趙州回答道:"沒有。"

    那僧便道:"上自諸佛,下至螻蟻,都有佛性,怎么狗子卻沒有佛性呢?"

    趙州答道:"因為它還有業(yè)識。"

    另有僧人也問此問題。趙州答道:"有。"

    這僧:"既然有佛性,為何卻投入到狗的臭皮囊呢?"

    趙州:"因為它明知故犯!"
  

133. 好事不如無
  

    文遠是趙州禪師的侍者,有一次文遠在佛殿拜佛,給從諗禪師看見了,就用禪杖打了他一下,問:"你在干什么?"

    文遠回答:"我在拜佛!"

    趙州又問:"拜佛干什么?"

    文遠說:"拜佛也是好事呀!"

    趙州和尚淡淡地說:"好事不如無!"
  

134. 永嘉玄覺


  永嘉玄覺,浙江溫州人,俗姓戴。少習(xí)經(jīng)論,精天臺宗止觀法門。后到慧能處印證。
  

    初見慧能時,繞著慧能走了三圈,振振錫杖而立。

    慧能:"一個和尚,應(yīng)該具有三千威儀,八萬種戒行。你從什么地方來,竟然如此傲慢無禮。"

    玄覺:"生命只在呼吸之間,萬物變化迅速。我顧不了這么多。"

    慧能:"既然擔(dān)心生死時速,為什么不證取不生不死的大道呢?"

    玄覺:"大道本來就是無生無滅的,萬物本來也沒有遲速可言。"

    慧能:"是這樣,是這樣。"

    玄覺這才執(zhí)禮告辭師父。

    慧能:"為什么這么勿忙急著回去?"

    玄覺:"我本來就沒有動過,怎么談得上匆忙呢?"

    慧能:"誰知道你沒有動過。"

    玄覺:"這是你自己產(chǎn)生的分別觀念啊!"

    慧能:"你已經(jīng)完全懂得無生的意思。"

    玄覺:"既然是無生,哪里還有意思可言呢?"

    慧能:"如果無生沒有意思,叫人如何能分別它呢?"

    玄覺:"分別本身也沒有意思。"

    慧能:"很好。你就在這里住一晚上吧,明天再走。"

    玄覺就住了一晚上。當(dāng)時的人稱為一宿覺。后來玄覺著證道歌盛行于世。謚無相大師。
  

135. 倒立而化
  

    鄧隱峰,俗姓鄧,福建人。初參馬祖道一,后拜石頭希遷為師,又折回馬祖道一處契悟。
  

    一天,鄧隱峰推土車時,恰逢馬祖伸腳坐在路上。鄧隱峰就對馬祖說:"請把腳收起來。"

    馬祖說:"已展不收。"

    鄧隱峰也不讓,就說:"已進不退。"說完就推著車子從馬祖腳上碾了過去。

    被碾傷了腳的馬祖回法堂后,提著板斧對僧眾說:"剛才碾傷老僧腳的人,給我出來。"鄧隱峰于是就走到大師跟前,伸長脖子,馬大師卻放下了斧頭。
  

    鄧隱峰示滅之前,他對僧眾說:"各方禪師遷化示寂時,有坐著的,有躺著的,這我都見過,有沒有站著去世的呢?"

    其中一人回答:"也有。"

    鄧隱峰說:"有沒有倒立著去世的呢?"

    眾僧都異口同聲地回答:"沒見過。"

    于是,鄧隱峰就倒立而亡。
  

136. 即心即佛


  大梅山法常禪師去見馬祖時問:"什么是佛?"

    馬祖道:"即心即佛。"

    大梅法常于是大悟,便到大梅山隱居起來。
  

137. 隨流去

  齊安國師門下有個和尚,到山里去采木頭做拄杖,走迷了路,來到大梅的茅庵,問:"和尚在這里住了多久了?"

    大梅說:"只見四周的山青了又黃,黃了又青。"

    那和尚又問:"出山的路往哪兒走?"

    大梅說:"隨流去。"

    和尚回去后告訴齊安。齊安國師說:"我在江西馬祖那里年見過一個僧人,后來沒有下落,是不是他呢?"就派和尚去找大梅。大梅法常寫了首偈作為回答:
    

摧殘枯木倚寒林,幾度逢春不變心,
樵客遇之猶不顧,郢人那得苦追尋。
一池荷葉衣無盡,數(shù)樹松花食有余。
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舍入深居。
  

    于是,他遷到山的更深處去修習(xí)。有一天,他對門徒說:"來莫可抑,往莫可追。"說完就示滅了。
  

138.自家寶貝

 
  大珠慧海禪師,第一次參見馬祖時,馬祖問:"你從那里來?"

    大珠說:"從越州來。"

    馬祖問:"你來這里要干什么?"

    大珠說:"來求佛法。"

    馬祖說:"我這里一點東西也沒有,還有什么佛法可求?自家的寶貝都不顧惜,卻跑出家來亂求什么!"

    大珠問:"什么是我自家的寶貝?"

    馬祖說:"你現(xiàn)在問我的東西,就是你的寶貝。本來一切都有,什么也不欠缺,還向外尋求什么?"

    大珠慧海由此頓悟。

139. 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有一次,源律師問大珠慧海:"和尚修道,還用功嗎?"

    大珠說:"當(dāng)然用功啦。"

    源律師問:"怎樣用功?"

    大珠說:"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源律師說:"所有的人不都是這樣,這跟您用功有什么不同呢?"

    大珠說:"不同。"

    "有什么不同呢?"

    大珠說:"別人吃飯時,不肯好好吃飯,卻百般思慮;睡覺的時候又不肯好好睡覺,要千方百計地計較,所以就不同啦。"
  

140. 西堂智藏
  

    西堂智藏馬祖道一禪師的著名弟子。他住持西堂后,有一次一位俗家人士問:"禪師,請問有天堂和地獄嗎?"

   禪師答:"有。"

    他又問:"有佛、法、僧三寶嗎?"

    禪師答:"有。"

    他還提了許多問題,禪師全都回答:"有。"

    那人說:"和尚這樣回答,恐怕錯了吧?!"

    禪師就問:"難道你見過得道高僧了嗎?"

    那人答:"我曾經(jīng)參見過徑山和尚。"

    禪師問:"徑山對你怎么說的?"

    那人答:"他說一切都無。"

    禪師問:"你有妻子嗎?"他回答:"有。"

    禪師問:"徑山和尚有妻子嗎?"那人答:"無。"

    禪師說:"徑山和尚說無是對的。"

    那人行禮道歉著離去。
 

141.  黃檗希運
  

    黃檗希運,福建人,參百丈懷海禪師面得悟,臨濟宗的開山始祖臨濟義玄就是他的得意弟子。一次,他去參拜百丈懷海。百丈懷海見他器宇軒昂的樣子,心中很是喜歡,懷海問:"你從那里來?"

    黃檗答:"從嶺南來。"

    懷海問:"來干什么?"

    黃檗答:"不干什么。"

    然后,黃檗希運就向百丈懷海禮拜,問:"大師有什么指示?"

    百丈懷海良久不語,黃檗希運就說:"大師不要把后人給斷了。"

    百丈懷海反問道:"你不是人嗎?"說完就往方丈室里走。

    黃檗希運也跟著進去,說:"弟子特地前來拜見師父。"

    百丈懷海點點頭說:"你以后可不要辜負(fù)我。"
  

142. 死守義學(xué)的沙門


    一次,有六個新來的僧人參見黃檗,其中有個人提起坐具,劃了個圓相。

    黃檗說:"我聽說一只獵犬很兇惡。"

    "它是跟蹤羚羊的腳印來的。"

    黃檗說:"羚羊沒有腳印。"

    "那它是跟蹤羚羊的影子來的。"

    黃檗說:"羚羊沒有影子。"

    "那么它是一只死羚羊。"

    黃檗于是作罷。第二天,黃檗上堂,說:"昨天跟蹤羚羊的出來!"僧人就站出來。

    黃檗說:"昨天的公案還沒有了結(jié),我就去休息了,你怎樣?"

    僧人無以應(yīng)對。黃檗怒道:"我本以為你是個悟得本色的和尚,想不到你倒是個死守義學(xué)的沙門。"
  

143. 不與萬法為侶


  龐蘊居士是湖南衡陽人,少悟人生虛空,立志尋道。他去謁見石頭希遷,問道:"不與萬法為侶的,是什么人?"石頭就用手掩住他的嘴巴,龐蘊豁然有悟。
  

    他后來參見江西馬祖道一,又問道:"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么人?"馬祖答道:"等你一口喝盡西江的水,再告訴你。"龐蘊頓悟玄旨。
  

144. 眼明而瞎,能言如啞


    龐蘊居士拜訪過藥山后,辭別時,藥山派十員禪客送他到門口。當(dāng)時,天正下著大雪,龐蘊居士指著空中說:"好雪片片,不落別處。"

    全禪客就問:"那落到什么地方呢?"居士打了他一掌。

    全禪客說:"你這樣是馬虎不過去的。"

    龐居士說:"你這等人還自稱禪客,我看閻王爺是不會放過你的。

    全禪客說:"那居士您怎樣呢?"

    居士又打了他一巴掌。說:"眼明而瞎,能言如啞。"
  

145. 龐蘊坐化


    龐居士有個女兒叫靈照,要入滅的那天,他對靈照說:"你去看看日頭,到了正午就來告訴我。"

    靈照出去一會兒,回來說:"現(xiàn)在是正午,可是太陽有缺蝕。"

    龐居士出去觀看的時候,靈照就在父親的座位上,合掌坐化。

    龐居士回來一看,笑著說:"我這女兒機鋒真伶俐呀!"

    于是就延期七天坐化。在這期間,州官前來看他,他就對州官說:"愿你將存在看成空幻,切莫把虛無當(dāng)作真實,住留世間,當(dāng)好自為之,因為一切都像影子和回聲一樣。"隨后,他枕著州官的腿膝亡化了。
  

146. 一味禪


  有一位僧人向歸宗智常告辭。歸宗問:"你到那里去?"

    僧人答:"到各處學(xué)五味禪去。"

    歸宗說:"各處有五味禪,我這里只有一味禪。"

    僧人問:"什么是一味禪?"

    歸宗舉校舉棒就打。僧人大叫:"懂了!懂了!"

    歸宗說:"那你說!說!"

    僧人剛要開口,歸宗掄起棒子又打。
  

147. 芥子能納須彌山


   江州刺史李渤問歸宗智常:"佛經(jīng)上說:須彌山能納芥子,這我沒有疑問。但是又說芥子能納須彌山。這不是胡說八道嗎?"

    歸宗問:"別人都說刺史大人讀書破萬卷,是真的嗎?"

    李渤說:"是真的。"

    歸宗說:"你從頭到腳也不過像個大椰子那么大,那萬卷書裝在哪兒呢?"

    李渤無言以對。


148. 船子德誠


  船子德誠,四川人,得法于藥山惟嚴(yán)禪師。得道后,他隱居在華亭岸邊(今上海松江縣),擺渡渡人,隨緣度日,人稱"船子和尚"。
  

    一天,他把船停在江邊閑坐,一個官員問他:"和尚平常都干什么?"

    船子德誠就豎起船槳,問道:"領(lǐng)會我的意思么?"

    官員說:"不領(lǐng)會。"

    船子德誠回答道:"棹撥清波,金鱗罕遇。"
  

    他曾寫過數(shù)首《撥棹歌》,其中一首為:
    

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明月歸。
三十年來海上游,水清魚現(xiàn)不吞鉤。
釣竿砍盡重栽竹,不計功程得便休。
  

149. 丹霞天然


  無事高僧-丹霞天然
  丹霞天然山的天然禪師,不知是哪里人。他本是一儒生,打算去長安參加科舉考試。在路上偶然遇到一位禪客,問天然:"您到哪兒去?"

    天然回答:"趕考去。"

    禪客說:"趕考怎比得上選佛。"

    天然道:"選佛的話應(yīng)該到什么地方呢?"

    禪客說:"現(xiàn)今江西馬大師出世,他那兒是選佛的場所,您到那里去吧。"

    于是,天然就直奔江西。剛見到馬大師,天然就用手推推帽子的前沿(表示要剃度)。

    馬大師看了一眼說:"南岳石頭是你的老師。"

    天然立刻就到南岳,還是用手推推帽子前沿。石頭禪師說:"到槽廠去吧。"丹霞就在伙房作了三年的燒火工。

  有一次,大伙都在佛殿前鏟草,大家都拿鍬帶鋤,只有丹霞天然拿了只盆子,當(dāng)著石頭的面洗起頭來。石頭見他哈哈大笑,于是為他剃度。
  

    后來,丹霞天然禪師在惠林寺遇上天氣奇寒,便焚燒木佛御寒,院主譏諷他:"你怎么可以燒佛像呢?"

    禪師說:"我燒木像找舍利。"

    院主說:"這是木頭東西,哪里有什么舍利子?"

    禪師說:"既然不能燒出舍利子,那么把這兩座也拿來燒吧。"
  

    有一次,天然禪師在洛陽天津橋橫臥著,正碰上留守鄭公出駕,呵斥他,他也不起身。鄭公的手下問他什么原因,禪師慢慢地回答:"我是一個無事僧。"留守感到奇特,送給他一束素布和兩套衣服,并且每天供給米面,洛陽居民也都跟著信教了。
  

150. 鹽官齊安

  

    杭州鹽官齊安參見馬祖后,深得馬祖器重。齊安傳法后,有一天,齊安對身旁的侍者說:"把犀牛扇子給我拿來。"

    侍者說:"扇子破了。"

    齊安說:"既然破了,就把犀牛牽來吧。"

    侍者無言以對。
  

    有個法空禪師到齊安這里來問佛經(jīng)上的許多問題,齊安一一解答,最后說:"自從你到我這兒來,我就沒做成過主人。"

    法空禪師說:"請和尚做主人吧。"

    齊安說:"今晚你休息,明天再來。"
  

    第二天,齊安叫個小沙彌去請法空來。法空一來,齊安就對小沙彌說:"你這個沙彌不懂事,叫你請法空禪師來,怎么請了個看大門的來了!"
  

(待續(xù))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禪不可說,開口便錯。‘
丹霞天然禪師公案評析
參禪柏林寺
悟道詩
何謂禪?何謂禪心?古代禪師的解讀就是不一樣!
禪林類聚卷第九(姓名 頭首 知事 侍者 法屬 尼女 行童)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江县| 绥芬河市| 内丘县| 云龙县| 马公市| 仙桃市| 阳信县| 隆化县| 兴义市| 庆元县| 江西省| 河间市| 蚌埠市| 博客| 弥勒县| 望谟县| 醴陵市| 舟山市| 军事| 镇原县| 泸水县| 太湖县| 鹿邑县| 化隆| 靖安县| 乌什县| 潍坊市| 博湖县| 建昌县| 清丰县| 潞西市| 富民县| 南皮县| 安泽县| 当阳市| 尖扎县| 寿阳县| 建宁县| 华容县| 水富县| 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