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齋志異·張鴻漸》,講到名士張鴻漸在逃亡途中遇上狐仙,從此一人一狐就是三年,張鴻漸便想起來家中的妻子,于是請求狐仙幫忙,說到:“一日夫妻百日恩”,狐仙這才應允,張鴻漸也就如愿看到了妻子。
“一日夫妻百日恩”便不是說做了一天的夫妻就有百天的恩情,而是說,當兩人走進婚姻的那天起,夫妻的羈絆便是一生。很多人說“婚姻是神圣的,”在古代,雖說是父母安排的婚姻,但夫妻兩人依然認為這是在延續上輩子的緣分。
民間傳說中,主管婚姻的月老用紅繩將兩人牽絆在一起,確定男女姻緣,也就是說“前世注定今生緣”,是一種美好的期盼。步入婚姻生活,夫妻二人卻又難免要吵架,兇的時候那就像是一對“仇人”,旁人就會規勸“一日夫妻百日恩”。兩人在分別時想起往日種種美好,也就會重修舊好。
常言道的“一日夫妻百日恩”,讓許多男男女女延續了自己的這段婚姻,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下半句才是精華,如今很多對夫妻并不懂,下一句便是“百日夫妻似海深”。
下半句的字面意思還是非常好理解,也就是說夫妻兩人相處越久,兩人的感情像大海一般深厚,在古時候,海底是不可度量的,因而“似海深”講的便是難舍難分、難以割離的感情分量。
它如書圣王羲之“東床坦腹”,深得郗太傅喜愛,婚后和夫人郗璇琴瑟和鳴;如東漢太學生梁鴻和妻子孟光舉案齊眉;如漢宣帝劉詢稱帝后不忘糟糠之妻許平君,有“故劍情深”。
如今我們講“七年之癢”“十年之痛”,又何曾想起當年兩人山盟海誓?認為兩人相處越久,越熟悉就越沒新鮮感,浪漫變成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中時常要為小事爭吵,責任變為了負擔,似乎是走到了婚姻盡頭,不妨想一想“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