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骨皮味甘微苦,性寒,屬寒涼藥。主要有瀉肺火,清虛熱的作用。常用于肺熱咳嗽、骨蒸癆熱、消渴煩熱等情況。
1、肺熱咳嗽:肺經有熱、郁而化火而致咳嗽、氣急、痰黃、口渴,甚或咳痰帶血以及身熱鼻衄(小兒易見)、舌紅脈數等癥,可用地骨皮清瀉肺經火熱。常配桑白皮,生甘草、黃芩、生石膏、貝母、知母等同用。大便干秘者,可加生大黃、瓜蔞、杏仁泥。
2、骨蒸癆熱:由于陰虛火旺、血虛內熱而致下午潮熱、兩顴發紅、盜汗、口渴、手足心熱、煩燥、干咳、甚或痰帶血絲、舌質紅瘦、脈細數等癥,地骨皮能涼血退虛熱,是治“有汗骨蒸”的有效藥物。常與生地、鰲甲、天冬、麥冬、阿膠、銀柴胡、沙參、元參、知母等同用。
3、消渴煩熱:地骨皮能涼血清熱,對內熱消渴,大渴引飲,飲不解渴,心中煩熱等癥,可以本品與生地、天花粉、知母、生石膏、生山藥、五味子、枸杞子、澤瀉、麥冬、玉竹、生黃耆等同用。
4、血熱出血:因血分有熱而致的咳血、衄血、尿血等癥,可用地骨皮搗汁(鮮地骨皮)半茶杯至一茶杯飲服(無汁者,可用水煎汁)。咳血、衄血,飯后服;尿血、吐血,飯前服。也可與生地、茅根、藕節、側柏葉、大小薊、黃芩炭、丹皮炭等同用。
桑白皮清肺熱,瀉肺火,偏入氣分。地骨皮瀉肺火、清血熱,主入血分。二藥常同用,以氣血雙清。
用量一般為一至三錢。凡無血分熱證及中焦虛寒或雖血分有熱而又兼外感者,均不宜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