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托沙國家公園(Etosha National Park) 是非洲著名的動物保護區(qū)(很多人認為它可以和其他一流的野生動物公園媲美,比如坦桑尼亞的Serengeti, 南非的Kruger, 贊比亞的South Luwagua)。野生動物公園面積二萬多平方公里,有著"野生動物的最后樂園"之稱,是非洲最重要的野生動物保護區(qū)之一,也是世界上保有黑犀牛數(shù)量最多的保護區(qū),特別是瀕臨絕種的黑眼斑羚和黑犀牛。保護區(qū)內(nèi)還有大象、長頸鹿、斑馬、鴕鳥、獅子、獵豹、花豹等等。每年到了旱季整個鹽湖盆都干涸了,僅僅剩下少數(shù)的水源地。為了生存,各種野生動物都要到水源地飲水,你可以看到它們同時喝水的和諧景象。。。當(dāng)然很多人喜歡這里的另一個更重要原因是在這里涉獵可以自駕,選擇自己喜歡的某個水源地--“守株待兔“,慢慢觀察和拍攝到動物的奇特行為。
納米比亞不僅景色和其他非洲國家很不相同,而且涉獵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區(qū)別。雖然可以在水源地等待動物的到來,但是無法離開公路去跟蹤動物則是一個很大的遺憾!所以去過之后我覺得,如果你想來非洲涉獵旅行,埃托沙并不應(yīng)該是首選。但是,如果你非常喜歡拍攝動物,這里確實有很多獨特的場景和機會。
涉獵的第一天,在一個水源地附近遇到一位看起來很專業(yè)的攝影師 (我是看他的裝備后猜的--600mm鏡頭+專門安裝在車門上的三腳架)。因為車子停在他的旁邊,就先打個招呼,然后我問他是不是經(jīng)常來這里涉獵(Safari)?他首先糾正我的問題,說自己不是來此地涉獵,涉獵是一般游客的叫法。他每年從南非都自己開車來Etosha,然后住二個星期,基本上就蹲在他喜歡的水源地等待動物的到來!嘿嘿,不管用啥叫法,反正我是沒有人家那么多的時間。
在計劃行程的時候我也在網(wǎng)上查看了其他旅行團,比如“龍攝天下”10月份有一個納米比亞的團,可惜他們在Etosha只停留兩天。我決定還是自己安排,在Etosha一共住了五個晚上。
因為題材不一樣,有關(guān)納米比亞涉獵的經(jīng)歷會分成幾集介紹。這一集首先介紹兩個主題。大象奔浴,獵豹基地
1。獵豹基地
獵豹基地不在Etosha國家公園內(nèi), 而是在從首都溫得和克到Etaosha的公路附近,所以不用專門安排行程。這個基地的主要功能給那些失去了撲食能力的獵豹一個“重新學(xué)習(xí)”的機會。聽起來可能覺得好笑,難道這些猛獸不是天生就會吃其他小動物的嗎?記得去年在肯尼亞拍過一組獵豹母子撲食的照片,整個過程獵豹媽媽都是在有意教小獵豹如何一步步地完成任務(wù)。。。到了這里我發(fā)現(xiàn)了“理論依據(jù)”,原來獵豹的撲食能力都是在3歲前由獵豹媽媽教會的。所以這里的獵豹并不都是”老弱病殘“,多數(shù)是年幼喪母的小獵豹,還有一部分是被人養(yǎng)過的寵物獵豹!以前在納米比亞養(yǎng)獵豹為寵物的人不少,但是多數(shù)人等獵豹成年才開始覺得有危險,于是只好放棄。一個獵豹過了5歲如果還沒有學(xué)會在野外撲食的本領(lǐng),它這一生都很難再學(xué)會了。
其實這個基地就是一個小型的野生動物園,里面有各種羚羊,長頸鹿,但是猛獸只有獵豹,在這里獵豹不斷學(xué)習(xí)撲食的技能,等學(xué)好了就會被放歸真正的野生環(huán)境。
動物的特寫是用300mm鏡頭拍攝,近景用FujiS205拍攝。
P1。一只羚羊在我的車前面奔跑。
P2.這些都是給獵豹準備的。
P3。接待中心
P4.獵豹可能還不會撲食,但是也許會撲人啊,哈哈。所以還是要坐車子。
P5。只要在車上,獵豹基本上不理睬你。
P6。獵豹是陸地上跑得最快的動物,身材細長。
P7。觀察的很專注。
P8。
P9。威武
P10。有時走得很近。。。
P11。
P12。獵豹之間一般這樣親熱地,都是母子或兄弟姊妹
P13。
P14。
P15。獵豹實在無聊時,也看看咱們。。。
P16。
P17。
P18。
P19。獵豹不僅身上顏色好看,而且眼睛也特別亮
P20。
2。大象奔浴。
大象被公認為林中之王。但是也許他們自己不這樣認為。 如果他們什么都不怕那就應(yīng)該一直守在水源地的附近,但是事實并不是這樣。 這一組是下午4點拍得,當(dāng)時外面的溫度是28-30度,一處不大水源地附近,很多動物輪流來飲水。一般情況下大象過來,其他動物都主動離開。
2013-02-15 | 野性非洲(4)- 實拍獵豹母子捕食
2013-01-10 | 野性非洲(3) -- 《贊比亞》全程實拍獅子群捕殺野牛
2012-12-06 | 野性非洲(1)-- 精彩紛呈的非洲野生動物
2013-09-26 | 獨行納米比亞(1)— 橙色沙丘和死亡湖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