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超標程度不同,治療方式不同
“尿酸的超標程度與痛風發生率密切相關。”林昌松表示,5%-18.8%的高尿酸血癥會發展為痛風,且超標的程度越高,痛風的發生率越高。
高尿酸血癥患者要嚴格控制嘌呤的攝入,平常建議多吃低嘌呤食物,少吃中嘌呤食物,不吃高嘌呤食物。西瓜、白菜、土豆、雞蛋都是低嘌呤食物,綠豆、牛肉、瘦肉、草魚、蝦是中嘌呤食物,香菇、動物內臟、多數海鮮、肉湯都是高嘌呤食物。另外,要多喝水促進尿酸的排出,日建議喝水量為3000ml以上,日尿量為2-3L。所有患者的血尿酸的目標值要控制在6mg/dl以內,有痛風性關節炎癥狀長期不緩解或痛風石患者,要控制在5mg/dl以內。
林昌松提醒,一旦痛風發作,就要進行藥物治療,但有些沒有發作痛風的特殊情況,也要進行藥物治療。“當血清尿酸值≥8.0mg/dl,且有合并癥(腎功能不全、尿路結石、高血壓、缺血性心臟病、糖尿病、代謝綜合征)時;或當血清尿酸值≥9.0mg/dl時,即使沒痛風,也需要進行藥物治療。”他表示。
Tips
痛風常首先發作于腳拇指
痛風是尿酸鹽結晶沉積引起的病變,多見于男性。腳拇指是最常見的受累區域,50%-70%初次發病發生于此。其他可能受累的足部區域有足背部、足跟以及踝部。尿酸結晶還可以沉積在皮下,被稱作痛風結節。
急性痛風發作時表現為受累關節嚴重疼痛、腫脹、紅斑、僵硬、發熱,且癥狀發生突然,一般持續數天到1周。一般發病時沒有誘因,但可以繼發于輕度創傷或是食用富含嘌呤的食物之后。因此,一旦有痛風,就要避免進食高嘌呤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