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句老話叫:熱水泡腳,賽吃人參。結束了一天的奔波忙碌后去泡個熱水腳,無疑是一種享受。在寒冷的冬季,睡覺前泡個熱水腳也是很多人的生活習慣。不過,就在不久前,溫州有位中年男子卻在某養生會所泡著熱水腳時,突然雙手發白、鼻血直流,沒過多久便不治身亡。醫生分析,李先生的意外或許與熱水泡腳有關,熱水泡腳非人人適宜。記者陸麒雯通訊員鄭瑜
高血壓患者泡腳須格外注意
據了解,死者姓李,今年40多歲,平時很注意保健養生,身體也很不錯,只是血糖有一點高。據當地醫院醫生分析,李先生的猝死可能與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有關。
泡腳也可能引發猝死?鄞州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忻剛表示,確實有可能。現在天氣比較寒冷,人體血管會收縮起來,如果泡腳時水溫過燙,刺激到腳部的血管后,會導致血壓迅速上升,短時間內增加心臟、血管的負擔,有可能會誘發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導致冠心病、腦中風等。
“尤其是中老年高血壓患者,時間不可過長,溫度也不要過高。”忻剛說,天一冷,毛細血管容易收縮,這就會導致血壓升高,難以控制。再加上天冷缺少鍛煉,容易誘發腦血栓。所以說,冬天尤其要注意控制血壓。
三類人不宜熱水泡腳
除了心腦血管病患者外,糖尿病患者、習慣性凍腳者、足部皮膚有潰爛或有皮膚病,這三類人也不適宜用熱水泡腳。
糖尿病患者易出現神經病變,從而使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泡腳時很可能試不出水溫,極易被燙傷。而且水溫高,也易引發足部感染,加速病情惡化。因此醫生建議,糖尿病患者洗腳時應先由家人試好水溫,再讓患者把腳放進水里,水溫以37℃為宜。
習慣性凍腳不宜用熱水泡腳。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出現習慣性凍腳,有人想用熱水暖暖腳,這樣不可取。腳被凍了,說明受到極冷風寒的侵襲,溫度低過身體正常耐受程度,皮膚、肌肉處于僵硬狀態。如果此時突然用熱水燙腳,皮膚、肌肉經受不住巨大的溫差變化,會加重凍腳的病情。因此,腳受凍后應用手適度揉搓,使腳發熱,而不是簡單地用熱水加溫。
適當泡腳確實屬于中醫保健,并且可以通過按壓穴位來更好地促進血液循環,不過泡腳的時間應該在15分鐘至20分鐘內,水溫也以40℃左右為宜,很多人喜歡在泡腳的時候加入一些活血的中藥材,但是如果經常泡的話,還是少放為妙。
睡前泡腳好處多多
俗話說,“百病從寒起,寒從腳下生。”意思就是睡覺前泡腳能活血化瘀,對身體很有好處。由于足部穴位和反射區非常豐富,因此泡腳對于養生保健特別是預防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心梗塞等癥等有非常積極的意義。泡腳可以舒緩心情,當一天學習和工作下來,一盆熱水,給您全身心的放松。
手腳冰涼的人常泡腳可以提高睡眠質量。另外足部有很多的穴位,比如涌泉穴,我國醫學認為:“涌泉穴”為人體元氣之所在,與人體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故有腳乃人體“第二人心臟”之說。現代反射醫學亦發現足部反射區與全身組織器官都是有聯系的。腳掌離心臟遠,供血少,腳溫低,容易積存代謝廢物,易得病。所以說,多泡腳對于健康人群還是有不少益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