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阜寧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卷面總分:160分
一、基礎知識(30分)
1.下面加點的字,讀音正確的一項(3分)(
A.圈養(juàn)
B.果脯(fǔ)
C.豆豉(chǐ)
D.教誨(huì)
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處依次填入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l)讀者欣賞作品清新的故事,卻忽略了蘊藏的熱情,欣賞文字的樸實,卻忽略了作品隱伏的悲痛,實際上近于
(2)中國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們在儒、釋、道哪一條路上行走,
(3)多年前,集團首席執行官就感覺自己
A.南轅北轍
B.買櫝還珠
C.南轅北轍
D.買櫝還珠
3.下列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3分)(
A.中國環境宏觀戰略研究綜合報告指出,目前,我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環境惡化狀況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并且未來的環境壓力將繼續加大。
B.日益狹窄的個人活動空間和社會交往范圍,越來越重的職場競爭和工作壓力,使現在的上班族很難享受到生活和工作的快樂。
C.林書豪從默默無聞的龍套迅速變身為超級球星的短暫過程中,奧巴馬總統一直關注著這名華裔控衛,并且已經成為林書豪的狂熱球迷。
D.美國重返亞太,并暗中縱容和慫恿中國周邊一些國家利用領海問題不斷挑起爭端,其根本原因還是冷戰思維所導致的。
4.根據下面文段中畫線句子的特點,再仿寫兩個句子。(4分)
課外閱讀可以使我們獲得很多有益的啟示。讀《三國演義》,我們可以從關羽身上感受到什么是義薄云天;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們能夠從保爾·柯察金身上領悟出什么是生命的意義;
①
②
|
要素一:
要素二:
要素三:
6、 下列詞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3分) (
A.有賢士大夫發五十金
B.肇錫余以嘉名
C.當神器之重
D.北驅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7. 下列各組句子,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3分)(
A.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 不如因而厚遇之
B.吾其還也 / 發其志士之悲
C.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 慷慨得志之徒
D.翌日,以資政殿學士行 / 賈余慶等以祈請使詣北
8、下列各句中,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3分)(
例:恐年歲之不吾與
A.不能容于遠近
B.夫晉,何厭之有?
C.以其無禮于晉
D.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
9.下面加點字中,詞類活用正確的一項(3分)(
①買五人之頭而函之
A. ①③⑦⑨ ∕ ②⑧ ∕ ④⑤ ∕⑥
C. ①②⑧ ∕ ③⑦⑨ ∕④⑤⑥
二、文言文閱讀(22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吳昌裔傳
吳昌裔,字季永,中江人。蚤孤,與兄泳痛自植立,不肯逐時好,得程頤、張載、朱熹諸書,輒研繹不倦。嘉定七年舉進士,聞漢陽守黃干得熹之學,往從之。
調閩中尉。利路轉運使曹彥約聞其賢,俾司糴場。時歲饑,議糴上流,昌裔請發本倉所儲數萬而徐糴以償,從之。調眉州教授。眉士故尚蘇軾學,昌裔取諸經為之講說,祠周敦頤及顥、頤、載、熹,揭《白鹿洞學規》,仿潭州釋奠儀,簿正祭器,士習丕變。制置使崔與之薦之,改知華陽縣。修學宮,來四方士,斥羨錢二十萬緡,買良田備旱。尋權漢州,故事比攝官,奉饋皆如真,昌裔命削其半。核兵籍,興社倉,郡政畢舉。興元帥趙彥吶議東納武仙,西結秦、鞏,人莫敢言,昌裔獨奮筆力辨其非。未幾,武仙敗,二州之民果叛。
端平元年,入為軍器監簿,改將作監簿。改太常少卿。凡君臣之綱,兄弟之倫,舉世以為大戒而不敢言者,皆痛陳之。至于邊臣玩令,陟罰無章,尤拳拳焉。拜監察御史,彈劾無所避。
臺臣故事,季詣獄點檢。時有爭常州田萬四千畝,平江亦數百畝,株逮百余人,視其牘,乃趙善湘之子汝櫄、汝榟也,州縣不敢決,昌裔連疏劾罷之。
出為大理少卿,屢疏引去,不許。會杜范再入臺,擊參政李鳴復,謂昌裔與范善,必相為謀者,數讒之,以權工部侍郎出參贊四川宣撫司軍事。人曰:“此李綱救太原也。太原不可救,特以綱主戰,故出之耳。”昌裔曰:“君命也,不可不亟行。”慷慨褸襆被出關,忽得疾,中道病甚,帝聞之,授秘閣修撰,改嘉興府。昌裔曰:“吾以疾不能歸救父母,上負圣恩,下負此心,若舍遠就近,舍危就安,人其謂我何?”辭至四五,而言者以避事論矣。
昌裔剛正莊重,遇事敢言,典章多所閑習。初,昌裔與徐清叟、杜范一日并入臺,皆天下正士,四方想聞風采,人至和《三諫詩》以侈之。然才七閱月以遷,故莫不惋惜云。后謚忠肅。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議糴上流
B.州縣不敢決
C.士習丕變
D.俾司糴場
11.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吳昌裔“剛正莊重”的一組是(3分)( )
①得程頤、張載、朱熹諸書,輒研繹不倦
②人莫敢言,昌裔獨奮筆力辨其非
③彈劾無所避
④斥羨錢二十萬緡,買良田備旱
⑤至于邊臣玩令,陟罰無章,尤拳拳焉
⑥慷慨褸襆被出關
A.①③⑤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吳昌裔小的時候就失去父親,他和哥哥吳泳下決心自立,不肯追逐當時的學術風氣,得到程頤、張載、朱熹的書,就不知疲倦地研究。。
B.按臺臣的慣例,臺諫官每年到監獄中去視察和處理案件。有一個爭訴案,吳昌裔看案卷材料,知道是趙善湘的兒子趙汝櫄、趙汝榟是主犯,吳昌裔連續上書彈劾罷免趙善湘。
C.不久吳昌裔代理漢州,按慣例相當于知州,領取俸祿按照知州的標準,吳昌裔命令削去一半俸祿。
D.當初,吳昌裔和徐清叟、杜范同一天擔任臺諫官,他們都是天下正直的人,人們都想聽見他們為官的風采,有的人甚至和《三諫詩》來宣傳他們。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3分)
(1)至于邊臣玩令,陟罰無章,尤拳拳焉。(3分)
(2)若舍遠就近,舍危就安,人其謂我何?(3分)
(3)嗟乎!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個歟? (4分)
(4)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不闕秦,將焉取之?(3分)
三、古詩詞鑒賞(10分)
14、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暮過山村
數里聞寒水,山家少四鄰。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終夕,邊烽不過秦。蕭條桑柘外,煙火漸相親。
(1)詩中用哪些意象來表現詩人是“暮” 過山村的?(3分)
(2)這首詩首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3分)
(3)結合詩的最后兩聯,分析詩人的心境發生了怎樣變化?(4分)
四、名句名篇默寫(8分)
15.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人間如夢,
(2)蟹六跪而二螯,
(3)
(4)一肌一容,盡態極妍,
(5)吾師道也,
(6)元嘉草草,
(7)
(8)轆轆遠聽,
五、現代文閱讀:文學類文本(20分)
許多年前,在印度的單調湖湖畔,有一座名叫無趣的城市。城市里的居民從來不笑,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不知道怎樣笑。
所有孩子永遠都在學習。整個白天,他們在學校里學習;晚上回到家,他們忙著做家庭作業、為課堂測驗做準備。沒有人玩游戲,城市里連一個游樂場都沒有。
這個城市很奇怪。孩子們緊繃著臉孔,彼此遇見時也不高興,還盡量避免接觸對方的眼睛。他們裝出一副沒為考試好好復習的樣子,甚至對下次考試的重點章節相互之間說謊。孩子們希望得到的只是分數、分數,更高的分數。
多么無趣的城市啊!沒有人知道怎樣微笑,更不必說咯咯笑、呵呵笑和開玩笑了。無趣城的生活十分單調、無趣。
有一天,無趣城來了一位訪客——愛泰的奶奶。奶奶是第一次來這座城市。她的頭發銀絲一樣潔白,臉上綻放著花朵般燦爛的笑容,甚至眼睛都滿含笑意。無趣城的人覺得她很古怪。
在第一天結束的時候,奶奶發現無趣城的人(包括她自己的家人)有嚴重的問題。當她微笑點頭時,人們驚慌地走開;當她笑吟吟地把最美味的胡蘿卜布丁端給愛泰時,愛泰卻說:“這次測驗,歷史老師扣了我三分。上帝知道,這些年來她總共扣了我多少分!現在,她那個分數財寶箱一定裝得滿滿當當的了!我想知道,她要拿這些分數做什么?有朝一日,我要把她的箱子偷來,到那時,我將變成一個非常富有的女孩。”令人饞涎欲滴的胡蘿卜布丁,她碰都沒碰一下。
奶奶很震驚。怎么會有人總是沒完沒了地談論分數呢?一天又一天,她聽到的全是這樣的無聊話。不只愛泰,其他的男孩、女孩,以及他們的父母,全都如此!
父母們更糟糕!他們總是督促孩子考更高的分數并超過其他人。就如去寺廟祈福一樣,考試前,無聊城的父母去一家叫分數超市的商店,給孩子購買一種特制鋼筆。這種筆可以把試題答案隱秘地書寫在腿、腳踝、手臂上,只有使用者能看到字跡。這被稱之為“考試準備”。
父母們不知道,超市老板也偷偷出售紅外探測器——一種能夠捕獲在皮膚上書寫答案之人的儀器。孩子們最終都會被老師抓到,父母們只好再返回分數超市購買更先進的特制鋼筆。
了解到這一切后,奶奶震驚極了。“我必需做些事情,以使無趣城的居民學會快樂!”她想,是時候使用秘密武器了。
第二天早晨,當愛泰準備上學時,奶奶耍了一個聰明的小花招。
“愛泰,你下巴上有東西,讓我給你擦掉。”
當愛泰乖乖地走過來時,奶奶在她的脖子上輕輕胳肢了一下。“咿咿!”愛泰尖叫道,嘴里發出一聲笑聲。
“我剛才做了什么?”愛泰驚奇地問奶奶。“這個。”奶奶說,又胳肢了她一下。愛泰笑得更厲害了。
窗外,狗對著印楝樹上兩只烏鴉汪汪直叫,愛泰被逗笑了。奶奶把她帶進花園,草地上的小花隨風搖曳,樹葉上的露珠折射著晨光……“這么多美麗的事物,以前我怎么沒注意呢!”愛泰說,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輕松。
離開家之前,奶奶告訴愛泰一個計劃,“你只要胳肢一個女孩,然后請她把胳肢傳下去。”
到了下午,學校里的所有孩子都笑得很開心。每一次說分數這個詞時,他們就嘻嘻笑起來!每一次談到特制鋼筆時,他們哄堂大笑。當有人提及老師的分數財寶箱時,他們笑得前仰后合,反問道:怎么會有人儲藏分數呢?
奇妙的事情發生了!永遠算不對得數的孩子,那天沒出任何錯兒。當被問2加2等于幾時,他們跑進花園,撫摸著兩朵玫瑰和兩朵金蘭說,總共四朵花!他們歡快地邊笑邊答題。
老師也開始笑了,這發生在一位老師打算懲罰一名學生時。他認為那學生作弊了,因此拿著紅外探測器檢查他的腿。學生卻說,“老師,您的褲子上有灰塵,請讓我給您抖掉。”說著他彎下腰,胳肢了一下老師的膝蓋窩,老師忍不住笑起來,笑得探測器都掉到了地上。
胳肢計劃繼續進行。到了晚上,父母們開始微笑、大笑。第二天早晨,無聊城電臺正播放一則新聞,說有一種奇怪聲音已經入侵城市——還沒等播完,播音員笑起來!胳肢一定傳到他了。
從此后,孩子們一起玩耍、歡笑、學習,生活過得多姿多彩,無趣城變成了一座充滿樂趣的城市。這一切都在奶奶的意料之中,因為她了解笑聲這種武器的威力——人們一旦在一起笑過,就能感覺到彼此的溫暖,就不會再覺得無趣。
16.愛泰奶奶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簡要分析。(4分)
17.無趣城居民的單調、無趣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請簡要概括。(6分)
18.“這么多美麗的事物,以前我怎么沒注意呢!”這句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4分)
19.小說的結尾說:“人們一旦在一起笑過,就能感覺到彼此的溫暖,就不會再覺得無趣。”笑得力量是強大的,對此,你有怎樣的理解?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看法。(6分)
六、作文(70分)
20.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人生,是一種承受。承受了痛苦,就會變得堅強自信;承受了幸福,就不會被幸福淹沒;承受了成功,才不會迷失方向。
人生,需要承受。承受孤獨,會倍加珍惜親情和友誼;承受責任,會體悟到誠實與崇高。
請以“承受”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
2013~2014學年度春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語文試卷參考答案
1、答案:D(A巋然(kuī)B 懲罰(chéng)C緋聞 (fēi))
2、【答案】B
【解析】⑴句,“欣賞……,卻忽略了……”這一具體的語境,就應選擇“買櫝還珠”,其意思為買下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沒有眼力,取舍不當。南轅北轍,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⑵句“不管我們在……哪一條路上行走,最終都必然……相逢”,可知應選“殊途同歸”,殊途同歸,通過不同的途徑,到達同一個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而“異曲同工”,不同的曲調演得同樣好。比喻話的說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達到目的。⑶如履薄冰,象走在薄冰上一樣。比喻行事極為謹慎,存有戒心。如臨深淵,如同處于深淵邊緣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極為謹慎。前者側重謹慎,后者側重戒心。
3、答案:A(B搭配不當,“越來越重”和“職場競爭”不搭配;“職場競爭”和“工作壓力”不能并列。可改為“越來越激烈的職場競爭和越來越重的工作壓力”。C結構混亂,應改為“在林書豪……的短暫過程中”。D句式雜糅,可刪去“所導致的”)
4、【答案】①讀《西游記》,我們能從孫悟空身上看到什么是嫉惡如仇②讀《紅樓夢》,我們能從林黛玉身上認識到什么是愛情的執著。(每句2分)
5、答案:
6、【答案】D(列,大項中再分的小項)
7、【答案】D(A因:通過;趁機B其:祈使語氣,還是;代詞,他C之,代詞,我;指示代詞,這D以:憑借……的身份)
8、【答案】B(例賓語前置句A被動句
9、答案:B(①③⑥⑦⑨名作動,②⑧名作狀,④⑤使動)
10.A (糴:買)
11.C ①說明吳昌裔勤學;④為吳昌裔治理華陽縣的措施,體現他的能力。
12.B(不是“每年”,而是“每季度”)。
13.(1)譯文:至于邊疆的守臣玩弄法令,提升和懲罰沒有章法,(吳昌裔)講的特別懇切。(陟、拳拳、句意通順各1分)
(2)譯文:如果舍棄遠方到近處,舍棄危險到安全的地方,人們將怎樣看待我?(舍、就、句意通順各1分)
(3)譯文:唉!在魏忠賢亂政的時候,能夠不改變自己志節的大臣,這么大的天下,有幾個人呢?(“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是定語后置句,“縉紳”,是借代手法,指古代稱官僚或做過官的人。(各1分)
(4)譯文:(現在晉國)已經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又想往西擴大邊界。如果不侵損秦國,將從哪里得到它所貪求的土地呢?(兩個“封”第一“封”是使動用法,后一個“封”是名詞,“肆”,擴張的意思。(各1分))
【參考譯文】
吳昌裔,字季永,中江人。小的時候就失去父親,他和哥哥吳泳下決心自立,不肯追逐當時的學術風氣,得到程頤、張載、朱熹的書,就不知疲倦地研究。嘉定七年吳昌裔被推舉參加進士考試,聽說漢陽守臣黃干得到朱熹的傳授,就去跟他學習。
吳昌裔調任為閩中尉。利路轉運使曹彥約聽說他賢德,就讓他管理買糧的事。當時發生饑荒,決定到長江上游去買糧,吳昌裔請求先用本倉所儲的數萬石糧食賑濟災民,然后再慢慢地買糧補上缺額,被采納。吳昌裔調任眉州教授。眉州的士大夫原來崇尚蘇軾的學說,吳昌裔拿來各種經典給他們講解,祭祀周敦頤及程顥、程頤、張載、朱熹,公布《白鹿洞學規》,效仿潭州對他們祭奠的禮儀,確定祭祀的器物,士風大大地改變了。制置使崔與之向朝廷推薦他,他改為華陽縣知縣。在華陽縣他修建學校,招徠各地的讀書人,廢除羨錢二十萬緡,買良田防備旱災。不久他代理漢州,按慣例相當于知州,領取俸祿按照知州的標準,吳昌裔命令削去一半俸祿。吳昌裔核實兵籍,興辦社倉,漢州的政事頗有起色。興元統帥趙彥吶決定東面接納武仙投降,西面連結秦、鞏二州,人們不敢反對,吳昌裔獨自奮筆疾書,極力爭辯,認為趙彥吶的決定不對。不久,武仙失敗,秦、鞏二州的人也反叛。
端平元年,吳昌裔入朝擔任軍器監簿,改為將作監簿,他又改任太常少卿。凡是君臣的關系,兄弟的次序,天下人認為最大忌諱而不敢說的,吳昌裔都全面地加以陳述。至于邊疆的守臣玩弄法令,提升和懲罰沒有章法,吳昌裔講的特別懇切。吳昌裔被任命為監察御史,他彈劾時沒有什么回避。
按臺臣的慣例,臺諫官每季度到監獄中去視察和處理案件。這時有一個爭奪常州一萬四千畝土地的案子,平江也有數百畝土地的爭訴案,株連了一百多人,看案卷材料,才知道是趙善湘的兒子趙汝櫄、趙汝榟是主犯,州、縣都不敢裁決,吳昌裔連續上書彈劾罷免趙善湘。
擔任大理少卿,他多次上疏辭官,皇上不允許。正趕上杜范再次擔任臺諫官,攻擊參知政事李鳴復,有人認為吳昌裔與杜范友好,他們一定互相勾結,就多次誣陷吳昌裔,吳昌裔就以工部侍郎的身份出朝擔任參贊四川宣撫司軍事。有人說“:這是李綱救太原的事。太原不能救,只因為李綱主張與金人作戰,所以才讓他出朝而已。”吳昌裔說:“皇上的命令,不能不立即執行。”他就慷慨地用包袱包好被子出關,他突然得病,在中途病情更重,皇上聽說后,授予他秘閣修撰的官職,改到嘉興府去任職。吳昌裔說“:我因病不能回四川去救父母,在上辜負了皇上的恩德,在下辜負了我的這片心,如果舍棄遠方到近處,舍棄危險到安全的地方,人們將怎樣看待我?”他推辭了四、五次,而議論他的人說他逃避事情。
吳昌裔剛正莊重,遇事敢于講話,十分熟悉典章制度。當初,吳昌裔和徐清叟、杜范同一天擔任臺諫官,他們都是天下正直的人,人們都想聽見他們為官的風采,有的人甚至和《三諫詩》來宣傳他們。但才擔任七個月的臺諫,吳昌裔就被調走,所以沒有不替他惋惜的。后來吳昌裔的謚號是“忠肅”。
14.(1)【答案】落日、初月、煙火(各1分)
(2)【答案】
(3)【答案】頸聯寫初月高懸,烽火不過秦地,描繪了山區的寂靜平安(1分),給人以平靜心安之感(1分);尾聯寫隱隱約約地看到山村人家宅邊常種的桑柘樹和茅舍上升起的裊裊輕煙(1分),轉而產生一種歡欣喜悅的感情(1分)。
15.①一尊還酹江月②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③取之無禁④縵立遠視⑤封狼居胥⑥挾飛仙以遨游⑦朝搴阰之木蘭兮⑧杳不知其所之也
16.【參考答案】她是一個笑容燦爛、心中充滿快樂并會設法把快樂傳遞給別人的慈愛老人。(2分)當她發現無趣城存在的問題時,決定讓無趣城的居民學會快樂,她想法胳肢愛泰讓愛泰發出笑聲,并告訴愛泰將胳肢傳遞下去。(1分)說明她是一個快樂并傳遞快樂的人。(1分)
17.【參考答案】①沒有人知道怎樣笑,更不會開玩笑;②孩子們為了分數裝樣子、撒謊、作弊;③無論大人還是孩子總是沒完沒了地談論分數。(每點2分)
18、【參考答案】這句話在文中起到過渡作用。(2分)它承接上文中無趣城過度關注分數,不關注其它事情,因為考試成績而失去了快樂,(1分)引出下文中無趣城的孩子們學會了笑,在笑聲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1分)
19.【參考答案】①笑,是一種能讓人感受到溫暖的表情,能使人與人之間實現情感上的交流。②小說中愛泰奶奶通過教會無趣城的居民笑,使無趣城的居民在笑聲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與快樂,人與人之間變得和諧友善,這就是笑的力量和魅力。③生活中,很多人會因為性格、環境的影響,對世界冷漠,對他人也始終保持提防,這樣,生活就可能變得單調、無趣,久而久之,就會對生活失去熱情和希望。④用笑喚起人們心中的愛,整個世界就會變得生動而精彩。(每點2分,答對三點即可)
20.【命題點撥】此則作文材料,審題的關鍵在于解讀材料。“人生,是一種承受”分別是兩段文字的首句,點出了“承受”對于“人生”的意義,所以要從“承受”與“人生”的關系下筆。如果只偏重于“承受”種種困難、榮譽、阻礙,而沒有和“人生”扯上關系,就是審題失敗了。材料中列舉了人生中需要承受的東西,當然角度不止這些,考生可以按實際情況拓展。也可以抓住一個角度,進行合理的虛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