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渾天星度吉兇,是指分金所坐的二十八宿分度,即渾天星度的吉與兇。
渾天星度是古人立桿觀日景,日照于地球公轉軌道,即黃道日程上豎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紀錄而分度的。由于地球公轉的軌道是橢圓形,太陽離地球的距離有遠有近,因而日影紀錄所分的度就大小不等,有別于幾何圓周的三百六十度所對圓心角是均等的,所以渾天星度的分度就不一定是準確。同時《天機素書》、《瀛海經》、宋《開禧歷》、清《大統歷》所記載的渾天星度都不一樣。例如角宿,有是十二度的,有十二太度的,也有十二少度的。井宿,有三十一度的,有三十度的,有三十三度的,究竟是多少度呢?遠離地球的二十八宿,以數光年、十數光年、數十光年計,莫說古人用肉眼觀測,以現代科學天文儀器,也不一定能把二十八宿的分度劃分準確。
如上述定例,什么“三邊節制”、“天罡正使星”、“驛馬,貴人”、“四正星”……都是憑空捏造,而且捏造得并不雅稱,令人生煩。有什么吉與兇呢?又能起什么吉兇的作用呢?
郭楊曾古法地理術,對渾天星度五行、渾天星度吉兇是沒有什么作用的,和中國羅盤其余層次一樣,它的功能僅僅是指示方位。
先天十二支是十二個方位,二十四山是二十四個方位,六十龍是六十個方位,七十二龍是七十二個方位,百二十分金是百二十個方位,二百四十分金是二百四十個方位,周天三百十五度是周天三百六十五個方位,正針是正針的磁針方位,中針是中針的極星方位,縫針是縫針的日景方位,這些所有的方位,都是以正針十二支的十二個方位為主體,其它方位都是圍繞正針十二支方位服務,都是圍繞郭璞《葬書》的乘生氣、乘十二支的生氣服務。
所有這些方位,都沒有什么吉與兇,都是一個沒有吉兇的等級,是平等的地位,它們的吉兇,是看能否乘生氣,能乘生氣是吉,乘旺盛的生氣為大吉,不能乘生氣為兇,破壞乘生氣為大兇。總而言之,郭楊曾古法地理術的吉兇,決定于方位的對內能否乘龍氣,對外能否適應外界的堂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