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消息
2017年9月12日,阿拉丁小程序統計平臺發布了國內2017年8月微信小程序指數TOP100榜單,詳情如下:
■■■■■
據了解,8月份TOP100榜單中新上榜的28家小程序主要集中在零售類和工具類從以上圖標可以看到,微信支付智慧新生活、王卡申請助手和摩拜單車位居前三名;有意思的是工具類小程序和餐飲類小程序在前十名中占大部分;像摩拜單車和小電充電等共享經濟風口企業也來分小程序流量紅利的一杯羹。從這里可以看出,小程序作為移動社交的“潛力股”,未來還會不斷地呈階梯式增長,估計還會有很多有意思的上榜小程序。
然而阿拉丁的這個小程序數據表明了什么?毫無疑問,它就是展示了小程序商業價值落地的一個變化過程,也可以理解為小程序應用紅利的階段式爆發。下面婷克麗給大家分析一下小程序“上位”的必然性和發展方向。
1、小程序是打開新零售之門的金鑰匙
'下半場'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字眼,比如“微商下半場怎么走”、“新零售的下半場怎么破局”、“流量下半場在哪里”,等等。而在中國移動互聯網的下半場中,有多少人還沉浸在挖掘人口流量紅利中無法自拔的,這些人要么難得糊涂,要么真蠢。無法否認的事實就是,在過去的幾年移動互聯網用戶迅速激增,靠人口流量紅利發財的確是個出路。但隨著新零售的興起和各大社交平臺的切入,以及移動社交平臺的優勢越發明顯,還想靠線上紅利混口飯吃的可以等著被餓死了。
所以那些有點眼光的電商大佬就夠醒目,眼看著勢頭不好,趕緊在線上有秩序地撤軍,把部隊弄過來搞新零售,玩線下市場了。而小程序作為一種走到哪插到哪的新能力,它是應用層面的階段式爆發,連接線上和線下的龐大流量,簡直是那些整天喊著流量流量的屌絲們的福音,再也不用擔心電商平臺上流量不夠用不夠多了,輕輕松松游走在線上和線下商業閉環里面,這樣就可以把客戶資源緊緊抓在手上,美滋滋的!
要知道,那些好不容易砸錢砸廣告搞來的線上客戶線上流量,來得快死得也快,于是新零售就開始拯救世界了。新零售最明顯的特征就是連接線上和線下,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商業模式。很巧妙的是,小程序這個有微信做靠山的家伙也有連通線上流量和線下實體店的功能。于是小程序就順理成章地成為打開新零售大門的金鑰匙,小程序很給力地幫線下實體門店打開了新的市場,迎來了新的流量。
2、公眾號負責接客,小程序負責服務
之前婷克麗寫過一篇文章《微信公眾號抵不過5年之癢而被唱衰,運營者都要去死了嗎?》,講到微信公眾號已經發展5個年頭了,卻不被看好,除了一些特別屌的微信公眾號還能夠引起廣泛傳播之外,一般微信公眾號基本上搞不定用戶,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去打造結果人去樓空,這是個悲哀現象!
現在的消費者是越來越聰明了,不把消費者當傻逼的運營商才是聰明人。他們更愿意聽聽身邊的朋友怎么說,看看圈子里的人怎么做,或是觀察自己的偶像最近在搞什么,有沒有什么大動作之類的,這就是公眾特殊的“安全感”。于是小程序又在這樣的情況下,俘虜了大批的受眾,因為用戶會反復體驗,并自愿轉發分享,看到別人在玩,用戶自己也會想去玩玩。
一般人使用小程序的根本原因就是圖個方便快捷,簡單易操作,區別于那些無聊的公眾號,小程序有意思多了,比如摩拜單車。只需要點開微信小程序,掃碼開鎖騎走一氣呵成,那是十秒之內的事情,只要附近有摩拜單車,你想去哪浪就去哪浪。這就跟關注摩拜單車公眾號下載app才能騎的情況形成了天壤之別,如果騎個自行車還要我掃碼關注下載app的話,老子不騎了!
所以在用戶體驗上,小程序就博得觀眾一笑了。公眾號負責接客,讓受眾關注,小程序進而深化場景服務,讓本來就不穩定的用戶體驗你的升級服務,通過這樣來鎖定用戶、沉淀用戶。比如說小程序+H5,如果用戶需要獲取更多服務,可以從小程序一鍵點擊跳至相應H5服務頁面,簡單便捷而且有趣。再比如說小程序跳轉外部鏈接(目前灰度測試中,估計會是又一波大紅利),只要點擊圖片或者圖標,就能夠跳轉更多外鏈,不再局限于騰訊內鏈,有可能是各大電商平臺或社交平臺,既節約了二次開發成本,也給營銷推廣增加了更多的想象空間,如此一來,用小程序培養新用戶,實現生活場景再現,貼合用戶消費習慣,增強依賴性,用戶流量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順便說一下,小程序的接入口已經多達50個,而微信公眾號只是其中一個入口而已,但所有的入口操作邏輯基本如此。
3、牛逼的小程序跟用戶體驗一定要勾結起來
小程序的牛逼體現在它真的就是即插即用,無需掃碼關注,不用注冊安裝,用戶享受完提起褲子就走,流氓般高效的體驗,閃電般快捷的操作讓用戶鐘愛。這完全貼切了用戶的社交需求,可以這么說,未來除了小程序以外任何尊重用戶體驗的新技術都能夠成為用戶社交的新寵。因此小程序在后面的發展一定不要像那些蹭共享經濟流量的人一樣,什么東西火了就搞什么,而忽略了“共享”的本質。記住,牛逼的小程序一定要跟用戶體驗勾結起來,這兩者“狼狽為奸”最特么有前途了!
那“群口令”這個小程序來解釋一下,群口令是一款自己說指定口令,讓別人照著說就能獲得隨機打賞的小程序。但很不幸運的是它有老喜歡抽風,一個簡簡單單的口令說個幾十次都未必能夠成功說對,很多用戶非常奇怪,明明照著念為什么不能識別?久而久之,這款小程序就淡出人們的視野,無法牛逼起來了。
小程序可以涵蓋各個行業,未來巨大的市場沒人能夠準確預測,所以很多企業或者品牌就動小心機了,開始風風火火大規模地去搞小程序,結果還是死翹翹。所以說小程序要做就要做得精!何為精?就是不要只是做表面功夫,一定一定是要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你所做的小程序的功能、界面有沒有針對性?有沒有深入考慮用戶需求?發掘用戶痛點癢點?是否真的能夠解決問題?如果你做小程序只是為了好看,只是為了展示一下你有做小程序的能力,那不好意思,你可以在小程序這塊市場上滾蛋了!考慮用戶在不同消費場景中實際的應用和體驗,才是小程序深化服務,贏得用戶信賴的核心!
婷克麗有話說:小程序作為今年微信支持的重頭戲到底會怎么發展?下一波流量市場會不會因為小程序而產生新一輪的爆發?答案是肯定的!小程序的爆發只是個時間問題,或長或短,它所帶來的海量應用場景和新的移動紅利,會惠及哪些商家?會讓哪些行業受益?會誕生多少獨角獸?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