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對中國教育問題的反思 |
您能夠(愿意)看清你的孩子12歲,18歲,28歲的樣子和狀態嗎?
未來是不可預知的嗎?才怪!在我看來,未來就在眼前,根本就不復雜。只要你愿意擁有“常識”就行了,未來是可以把握的。
我喜歡“預測未來”。我發現,當采用這種思考習慣的時候,會給我帶來非常美好的生活。當我“回避”思考,不肯面對現實的時候,我就會遇到來自“未來”的挫折。所以,我一直“迫使”自己面對現實的一切,來應對未來的機會和考驗。
比如,我常常喜歡“預測”股票市場,這讓我受益良多。我在2005年底的時候得出結論:這是我一生中最大最好的機會,以后將不再有了。所以我不僅把自己退出商界后的所有資金全部買入幾只最有潛力的藍籌股(武鋼,西山煤電等),而且還借了一大筆錢來買股。當時周圍的人都說我瘋了,判斷我會把全部的資產都敗光。結果各位當然知道,這是中國多年來的一個大底,我一直“坐轎子”,直到08年春節才全部退出。享受了中國金融市場送給我的一份大禮,居然讓我退出商界后還獲得了比我辛苦經營十年更大的收獲。感謝中國的市場,給予我“不勞而獲”的機會。感謝那些在低位的時候把股票賣給我的不知名割肉英雄,是他們的恐慌和放棄,成就了我的豐厚收益。
這種準確判斷未來的習慣,也是我經商期間不斷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對于我兒子必然會在中國教育體系教育中遭遇慘重失敗的預測判斷,以及對中國未來教育走向的判斷,造就了我目前的事業:今日學堂。它不僅讓我的孩子獲得了一個健康的成長機會,也為中國的教育探索了一條可行的新路。
人類的愚癡就在于:
明明白白的機會和好處就放在眼前的時候,他們很輕易就可以獲得的時候,卻會選擇忽略和排斥,甚至把它視為“恐怖”的對象來打擊。就如同股票跌破千點的時候,到處是不可思議的低價股票時,你勸人快去買股,會被他們罵得狗血淋頭,以為你不安好心,拿了莊家的好處,要騙他們的錢!
同樣也是明明白白的危險出現在人們面前,只是包裝了一下,笑得好看一些的時候,人們卻蜂擁而上地“擁護”。就如同中國股市6000點高峰的時候大量的國人意氣風發地勇敢沖進去一樣。如果這時候,你想要勸他們不要進去,也要被罵個狗血淋頭的:認為你居然不讓他參加這個發大財的“世紀盛宴”,是居心叵測。
2005年底我大買股票的時候,周圍所有的人說我瘋了。但是我認為每股2.41元的武鋼股份,每年可現金分紅0.25元,超過10%的收益率,比不斷降息的“國家保護收益”---存銀行要劃算得多。還有0.50元的每股利潤,還不到五倍的市盈率,不是“歷史機遇”是什么?完全就是老天白送錢,我為什么不敢借錢去買?西山煤電當時每股居然也只賣五元多(后來每股復權五六十),我大把買進居然被人說“瘋了”,“要破產”,都想看我的笑話。我把這些算法和保險系數超高的投資依據理由,一點一滴的算給他們聽,他們無法反對我的分析和計算,承認我說的有理,但是依然認為我是瘋子,堅決不肯買股。就像是今天的家長其實明明知道我關于教育的說法都是“對”的,但是他們依然逃避,說“未來怎么樣還不知道,沒有辦法,再等等看,說不定天上掉餡餅”。
但是當年看我笑話的,自以為“明智”的人,卻大批地在一兩年后花十幾元的高價買進武鋼股票。(我認識的一個朋友居然在16-18元大量買進),誰才是真正的瘋子?更大的瘋子是花48元買中石油的狂人,估計相當于“住院級精神病患者”了(這句話估計得罪了上千萬的中石油“投資者”)。
我在兒子五歲時,為他選擇了脫離體制教育的家庭教育。我也被說成是瘋子,基本上沒有一個人同意我的做法,親友們特別是我的父母都不斷譴責,要求我“改正錯誤”,朋友同事們視我為“不合群”的怪物。特別是離開商界的好日子,來當“孩子王”,更是“腦子有病”,是“自決于人民”的一意孤行的表現。事實上這也是后來家庭出現問題,我被踢出局的重大原因之一。
而且,學堂剛開辦的時候,不僅要苦心勸說家長支持,而且我還要實實在在的賠上真金白銀來維持運行“做教育”。當時十來個學生,卻有五個專職教師,十幾個后備教師(因為我想打好基礎),只收極低的學費,連家長都知道我們無論如何算都不夠本。怕我不干了,使勁鼓勵我們“堅持”,可是他們卻在孩子初見成效(英語水平明顯提高)后,就投奔“國字號”去了。這些算計極精的家長過兩年后悔了想回來,卻沒想到學堂的學費翻了幾番,還需要嚴格申請手續挑選才能進,只好望而興嘆。
今年兒子12歲了,當年所有的反對者,都開始反過來贊揚我的選擇。當年最堅決的反對者(孩子的老人)今天是最高興,最滿意的支持者,贊揚我的“遠見卓識”。與此同時,我看到了太多當年很自豪的家長,今天臉上的無奈和痛苦。很多人對自己12歲孩子出現的種種問題感到傷心失意,向我咨詢“辦法”。可我有什么辦法呢?錯過了黃金教育的時機,有可能一輩子都補不起來。特別是一旦造成思維和行為的嚴重問題,我們也無力回天。前幾天一個家長看到他12歲的孩子與其他學堂孩子的巨大差別,看到了自己兒子理性思維能力被破壞后的現象和結果,極為痛苦。問我如何彌補?我說我是沒有辦法了,看看國內還有沒有其他高人?我很想對家長說:為什么你們不在孩子小一點的時候開始正確的教育?
大家如果想賺錢,為什么不在武鋼2.41元的時候買進?兩元多的武鋼股票賣了兩三年,夠你思考和行動了。為什么偏偏要18元再買?誰能夠幫你回到2005年呢?
家長如果想教育好孩子,為什么不早一點下手?難道就因為別的家長要“跟主流”自殺,你也讓孩子一起“配綁”跳樓?
想知道你孩子的未來,不需要你有什么特異功能,只需要你有基本的常識就行了。就象我“預測”股票也沒有什么特異功能,只有“常識”:比存銀行更劃算的股票,有什么不敢大買特買的?
關于孩子的未來教育可能性研究,常識就是:
如果想知道你的孩子上大學后是什么樣,就去認真研究一下現在的大學,多認識幾個現在的大學生,進“校內網”玩一玩,跟學生們交交朋友,看看這個大學是不是你要的樣子?
想知道你的孩子上中學什么樣,就去深入了解現在的中學生,多與中學生的媽媽們交流。
想知道你的孩子12歲的樣子,你作為12歲孩子的家長可能會有什么的想法,遭遇什么樣的問題,就去接觸一下12歲孩子的媽媽們,聽聽他們的心聲和懊悔。這樣你就可以不懊悔了。
簡單嗎?很簡單,只要你真心去做就行了。
下面就提供一份12歲孩子媽媽回答的十大教育問題,希望對家長們有幫助。
我博客上的文章,12歲以上的家長看了感觸最深,因此他們都看到了身邊的事實。可是他們也是看了文章最痛苦的一個群體,因為發現自己犯了很多錯誤,失去了很多機會。
五六歲孩子的媽媽目前為止都“豪情萬丈”,對自己孩子的“遠大前程”都充滿自信(其實是幻想)。他們看了我的文章,總是將信將疑:真的是這樣嗎?不會吧,不至于吧?
哪你就用9年的“義務教育”時間來“驗證”你的“希望”(幻想)是不是能夠實現。不過,這個可能性多大?自己算算賬吧。結論是簡單的常識,不難推算出來。
Jh媽媽關于教育十大問題的回答
一:目前應試教育體系的根本缺陷是什么?對孩子有何影響?為什么說中國教育體系已經到了教革的臨界點?十年內就會徹底崩潰?
目前應試教育體系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以人為本”,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出發,而作有針對性的教育;培養人的思維能力,讓人發揮他的最大潛能!最大的弊端就是做批發教育,學習西方的分科制度。每天每節課45分鐘,當孩子對一門學科剛剛感興趣的時候,卻要下課了,馬上就又要換下一個學科,這么短暫的時間怎么能讓孩子適應和轉換呢?古人云:“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這樣的教育體系,哪有時間靜?哪有時間安?也就更談不上慮了!能讓我們的孩子得到什么,能讓我們的國家培養什么樣的人才?
教革已經說過了N年,但每次都是觸及到皮毛,走走形式而已呀!并且每一次改革,還會害了一大批的無辜學子!就拿這次把物理、化學、生物三門課合為科學課來說,說是為學生們減負,到頭來師資力量不足,學生囫圇吞棗,考試的卷子也不倫不類,學生、家長、老師都顯得束手無策,也只有求助外來的培訓機構,所以也就又新興了一種培訓資金的來源!而且,從某種意義來說還加重了家長和孩子的負擔!現在又實行什么高考自主招生,特別是“北大、清華”這些重點高校的自主招生,又不知會衍生出多少背后的故事。。。。。。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我們的老祖宗一直在告誡我們,任何符合“道”的事情都會經久不衰,傳承萬年,就如我們的經典學說。“道”為何物?“道”乃自然規律也,試看看我國現行的教育體系還符合“道”嗎?皮之不存,毛將附焉啊!
二:您的孩子目前存在什么樣的行為和心理問題?這些問題是如何造成的?您覺得應該如何改進?作為家長,你們目前的教育方式是否正在破壞孩子的思維和學習能力?應該如何改進?我們能否依靠“官辦體制學校”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
孩子四年級之前,我們一直是在公立學校上學,幼兒園階段孩子年齡偏小,老師今天寫“1”,明天寫“2”,孩子不能適應,因此對寫數字很恐懼!為此我們轉了一個幼兒園,但孩子對學習并不是很熱情,并且性格也偏內向!轉眼上小學了,情況有所好轉,但就是表現出做任何事情都很慢,并且還很粗心,在學習上始終保持在中等上下,我們那時對她在學習上的要求非常嚴格,因此我們當時的思想也很狹隘。在四年級之前,我們沒有接觸傳統教育時,對分數也很看重,但從來沒有埋怨過她,同時也模仿過別的家長給她上過補習班,但都在她的強烈反對下而告終了(在生活和學習中的很多事情我們還是很尊重孩子的意見的)!于是只有自己暗暗著急,情緒很焦慮,我現在才知道焦慮的情緒是會傳遞給孩子的!那是無聲的埋怨!現在回想當時的情景,很后悔但也很慶幸,雖然自己對孩子的功利心也很強,但是畢竟還沒有把孩子逼上絕路,鉆進死胡同里。四年級后我們接觸了傳統教育,在教育的觀點上有了很大的改變,因此也就沒有把學習成績看得很重要了,孩子開朗、活潑多了,在體育上也表現出她的優勢來(孩子本來就很喜歡體育運動),還參加了學校的田徑隊,對自己的自信心也有所加強!今年從大方學校轉到了公立學校,發現公立學校的老師的教育理念還是老一套,總是“唯分數論”,孩子的成績出現一點點偏差就會找我們談話,但是孩子其他的方面的問題老師是從來不會和我們交流的。(其實老師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孩子的其他方面的問題,每次問她都說不出所以然來!)因此我們做家長的也在反思這個問題,難道孩子的未來就是用“分數”來奠定的嗎?在我們的身邊發現有很多高分低能的大學生,不說工作能力,就連最起碼的自己的生活都不能料理的人大有人在!那我們的孩子將來如果都是這樣的狀況,我們怎能放心,怎能安度自己的晚年呢?不是說我國教育的口號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的學生嗎?那么現行的公立學校又在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呢?
三:您的孩子現在年齡多大?7歲之前的教育重點是什么?孩子12歲可能出現什么樣的變化?您的孩子如何才能做好心理準備?
四:為什么孩子不能過早進行識字和文學教育?孩子12歲以前的教育重點是什么?為什么說知識教育并不重要,關鍵是思維和行為,心理教育?
每一個孩子都是老天賜給我們的天使,他們一塵不染的來到這個世界都是非常具有“靈性”的,只是我們這些被妄念、貪欲遮住了雙眼的“大人們”愚癡的認為他們什么也不懂,教他們識字,教他們畫畫,教他們。。。。。。這樣只會讓他們的“靈性”過早的關閉,用我們“大人們”的思維方式,也就是固化的思維方式去看世界,或者是對這些本應很簡單的知識提前產生厭倦!扼殺了孩子熱愛思考和學習的天性!我女兒在幼兒園發生的寫數字的“天天數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目前,我國的小學階段課本知識雖說是用六年來完成,但實際上已經有很多家長只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全部學完了。這說明孩子在學校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時間,學習的效率不高,并且有很多孩子還學了一身壞毛病回來!“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部認識到了教育的缺陷后而提出來的,但是他們自己并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看了我國和日本、韓國學生在一起的夏令營后,就會感慨我們的學生和別國學生在“素質”上的差距之大了!幼兒園、小學教育是人生最基礎的教育,就像一棵小樹苗一樣,在它小的時候一定要把它扶正,將來它才有可能長成參天大樹!那么也就是培養孩子們的素質,素質我認為首當其沖的是“德”,其二就是身體體能的訓練,再就是思維和行為的訓練,如果具備了這幾點素質,孩子會不優秀嗎?會沒有責任心嗎?會不珍惜現有的生活嗎?會厭學嗎?會不。。。。。。。
五:為什么說根據中國目前的情況,全職媽媽專職負責孩子的教育可能產生更大的問題?您的家庭如何面對這種情況?
六:如何理解體育在孩子教育成長中的作用?您覺得什么樣的運動項目最適合孩子?您平時是如何安排孩子的體育活動的?
在我小的時候,牛奶是我最羨慕的東西,記得弟弟妹妹在吃奶粉的時候,我都會偷偷的放一勺到嘴里,那種滿嘴醇香的奶味兒至今還難以忘懷!因此,在我的腦海里“牛奶”一直都是非常具有營養又美味的食品,直到臺灣的林光常博士提出來牛奶是給牛喝的,不是給人喝的說法時,我們才開始在關注牛奶的功用,后來河北“三鹿奶粉”事件發生后,才讓國人如夢初醒!在市場經濟的指揮棒下,人們都是為了以最快的速度獲得最大的效益!因此,無論采取什么樣的手段,都不會去“計較”!現在,無論是牛奶,還是我們每天必須要入口的食物,都存在這樣的問題!所有的家禽、牲口都是用催化劑飼料快速飼養的,那么它們的肉、奶中必然含有催化劑飼料的成分,這些都是對人體非常有害的,以至于現在各種癌癥、白血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病率直線上升,還有我們遇到的“非典”、“甲流”。。。。。。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人們自己為自己在掘墓!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吃的肉食越來越多,特別是對孩子,肯德基、麥當勞的進駐,更是加速了對孩子們的催殘,含有激素的雞孩子吃了,會引起性早熟,會得各種各樣的怪病!唉--,倒是粗糧、糙米、紅薯、蔬菜等這些具有豐富維生素的食品反被我們遺忘了,試想過去的人為什么沒有現在這么多的富貴病呢?他們的身體或是營養比我們好嗎?他們的物質條件比我們豐富嗎?他們。。。。。。不是的,那時的一切都比不上現在的,所以什么是健康的飲食,我們一定要改變觀念,為了自己,為了人類,我們人人都需要有一個好的身體,有一個健康的生活理念!
八:為什么不能讓孩子讀中國的文科專業和藝術專業?目前的文科教育有何嚴重弊病?怎樣防止孩子的思維受損害?
總是聽說文科的大學生不好找工作,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看了張校長的“千萬不要讀文科”一文,真是感到震撼!感覺就像張校長闡述的為什么不能吃肉,不能喝牛奶一樣,不是不能讀文科,只是不能在中國讀文科!因為中國的文科課程不僅不能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其培養方法和方式,反而破壞了正常的思維能力!就拿我們現在家長們所追捧的藝術專業來說,他們培養的并不是未來的藝術家,而是用藝術來作敲門磚去找一個飯碗的行為!曾經聽一個朋友說,他們學校的藝術生為了考試,從高中一年級就開始畫蘋果,一直畫了三年的蘋果,最后就用這樣一個蘋果考上了他們學校的藝術生。如此類似的手法舉不勝舉,這樣等于是玷污了藝術的殿堂,嚴重破壞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也就培養不出真正的“藝術家”來!其實文科培養的人才應該是全才,文科的教育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就如張校長文中提到的價值體系、思維方式、知識體系應該是我們每一個健全人所應該具備的“三元素”,之所以去讀大學里的文科是為了把這“三元素”進一步的提升,但是現在這“三元素”就連正規的文科研究生都達不到,因為在我國的大學里教文科的教授們所受到的文科教育也是混亂的,所以他們傳授的學生也同出一澈。從另一個方面來看,我們生活的世界是多元的世界,學好文科是為了對問題進行多元的思考,這樣才不會偏激,才不會片面!將來個人的生活才會幸福美滿,我們的社會才會安定團結!
看到中國的文科教育讓我想起在美國幼兒園發生的一個小故事,有一個孩子一天回到家里看到一個“〇”,就告訴媽媽說這是一個阿拉伯數字的零。誰知第二天這個美國媽媽跑到幼兒園去問這個老師,誰說這是個零字?我說它是個雞蛋,是個蘋果,是個梨不行嗎?后來這個媽媽果斷的把孩子接回家自己教育了!孩子在13歲之前,他的思維方式是多元化的,是不固定的,因此不能用固定的模式去教育他,讓他從小就具有懷疑的思想,多問為什么,并且鼓勵他自己去找答案!我讀過孫瑞雪的《捕捉孩子的敏感期》這本書,書中介紹的蒙特梭利的教育法,說孩子在他的各個時期對各種事物發生的敏感性是不一樣的,這時一定不要破壞他的思維,而要幫助他渡過這個敏感期,這對他將來一輩子的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我國現在從小學一直到大學都是按照一個固定的模式去批發教育學生的,更有勝者是這些家長們還讓孩子們從小參加什么“奧數”、“陽光喔作文”的培訓,讓全中國的孩子都成為“數學家”,成為“大作家”,豈不知這些都是嚴重破壞孩子正常思維的行為,是毒藥!可是還受到一批又一批家長的追捧,可憐的中國孩子們。。。。。。
九:您的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時期(12歲以前),教他的是什么樣級別的老師?您覺得是真正的老師嗎?您對老師滿意嗎?為什么說中國的教育體系是“逆淘汰機制”?您如何面對這種逆淘汰現象?如何防止孩子的學習能力受到影響?
十:上名校就能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嗎?省長孫子和高官權貴們的孩子教育失敗,說明了什么問題?您如何面對自己孩子的未來,怎樣的教育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說來好笑,我曾經就是一個崇拜名校的功利的家長,為了解決孩子上初中的問題,我還在漢口的二中旁置辦了一個小房子呢!早在孩子四年級的時候就到處打聽怎么才能進二中。但是孩子的成績在學校總是處在中等,又不愛學習,我就在反思,即使花錢找關系把她送進了二中,又能怎么樣呢?她在那樣激烈的競爭和高壓的學習氛圍中,能努力奮進嗎?也許會,也許不會,幾率都是50%,但是又聽說那里的孩子沒有白天和黑夜的區別,沒有星期六、星期天的概念!到處培優!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業,考試分周考、半月考、月考。。。。。。甚至經常聽說好學校的學生跳樓自殺,喝藥自殺,離家出走,精神抑郁!震撼!!!我們是培養孩子,還是把她送進了精神病院啊?簡直是瘋了!這哪是學習?不知有多少知識需要我們的青少年每天披星戴月的回家去做?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這些所謂的名校每個年級都有20幾個班,除了有4--5個班是保證升學率的以外,其他的都是家里有背景,或是找關系進來的孩子,在這個環境中,孩子之間學到的不是好的學習習慣,而是互相攀比的風氣!現在的“富二代”,來得太容易了,一點都不知道珍惜,您說他還會為自己的將來付出努力嗎?因此,他們的父母拼命的用錢去買他們的前程,買來的都是失望和懊悔!所有的這一切都讓我們不得不反思自己孩子的將來,特別是拜讀了張校長的文章后,仿佛如夢初醒,似被高人點撥了一般,才明白現在的教育的確出了嚴重的問題,我們想要培養的是一個具有正常思維,身心健康,充滿自信,具備積極向上的學習和生活的能力,并且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社會、為人類做一點事情!實現自我的價值的健全的孩子!因此,我們申請把孩子送到學堂讀書,希望她能在學堂快樂健康的渡過她最美好的少年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