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我在健康宣教室對最近入科的高血壓患者講課,在討論環節,一位患者問我:您讓我們自己在家用電子血壓計量血壓,可是我聽說電子血壓計不準確啊?
一時間,房間里熱鬧起來了,不少病人紛紛點頭,附和著說“的確不準確啊,還是水銀血壓計好”,當然,也有幾位患者說,他們買的電子血壓計還是很準確的,又方便。
本文為“心路星塵”原創
之所以反響這么大,其實主要就是來源于有些患者的親身體會,或者是很多患者聽說的傳聞太過強大了。
不少人都會舉例:自己的電子血壓計和到醫院量的血壓不一樣,所以不準確。電子血壓計測量的時候,每次量血壓的數值都可能有點不一樣......
其實在家里的自測血壓和在醫院里測量的血壓的確可能不一樣,大多數情況在家里的血壓會比在醫院量的血壓更低,這和環境、心情放松等等都有關系,所以一般在醫院≥140/90mmHg我們認為是高血壓,而家庭自測血壓則是≥135/85mmHg就算為高血壓。
還有就是因為人體的血壓在不同時間、不同條件、不同狀態下都是處于動態變化的,不會完全一樣,我們在活動、吃飯、喝咖啡、情緒激動、說話時都可能導致血壓的波動,剛坐下量血壓也可能比較高,所以醫生經常會連續幾次測量血壓取平均值。
本文為“心路星塵”原創
現在的電子血壓計很非常敏感,如果我們每一次測量的狀態不一樣,即使前后時間相差不久,血壓也可能會有些許差別,其實對于水銀血壓計也是一樣的,只是水銀血壓計讀數以2mmHg為單位,所以看起來不會這么明顯,其實同樣會有讀數誤差,但這些只要能控制住在一定的范圍內就是正常的。
當然,臨床上也有些一些快速型的心律失常,這時候無論是電子血壓計,還是水銀血壓計,都可能出現讀數的誤差,這時候就需要多測量幾次,必要時需要醫生進行判斷。
根據我國最新的血壓測量指南,一般我們推薦通過認證的上臂式全自動電子血壓計進行家庭血壓測量。血壓計認證的國際方案有(ESH、BSH、AAMI),在我國一般采用ESH標準。
大品牌一般質量控制比較好,所以建議選擇技術力量比較強、售后服務好的大品牌,血壓計穩定性比較好,同時每年送到售后校準一次,對于使用時間比較久的,可以考慮更換。
本文為“心路星塵”原創
大家覺得電子血壓計不準確,我們進行了總結和分析,目前主要原因集中在下面幾點:
1、在家里和在醫院的血壓本來就是不一樣的額,所以高血壓指南里明確寫著:醫生在診室里量的血壓≥140/90mmHg為高血壓,而如果家庭自測血壓≥135/85mmHg為高血壓,兩者的標準是不一樣的。
2、我們經常可以遇到部分患者在醫院較緊張,這時候還可能會由于白大衣現象,導致患者在醫院測量的血壓較高,這時候很可能就會誤認為自己的血壓計不準確,其實可能恰恰是家里的血壓準確,因為干擾因素較少,更貼近我們平時的血壓數值。
3、就算用電子血壓計,同樣是需要學習正確的測量規范,并不是把血壓計袖帶綁上,按下開關就可以了。
因為測量血壓時不規范,袖帶綁的位置和松緊度不對,測量方法不正確,時機不對等等都會導致血壓不準確。
例如:有些病人去診室量血壓,一邊打電話大聲說話一邊測量,或者是剛剛走到診室就坐下測量,也有在家剛做完家務或運動完馬上測量,又或者剛吃完飯、吸煙、喝咖啡、飲酒后測量,這些都會導致測量血壓的不準確。
本文為“心路星塵”原創
4、一天當中測的血壓,每次數值都不一樣,就是血壓計不準確嗎?
其實無論是健康人還是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都是動態變化的,不可能完全一樣,一般晨起后較高,晚上則血壓下降,呈晝夜變化。當然,也有夜間血壓升高的,這種情況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就比較大。
老年人由于血管硬化,血壓波動幅度比年輕人會更大,只要在一定的安全范圍內波動都是正常的。
5、有些患者很緊張,擔心測量不準確,于是短時間內的反復測量比較,可能會引起血壓測量值變化,例如有些退休老年患者朋友一直糾結量出來的血壓有個位數的波動,于是不停地測量試驗,越量心情越差,越量血壓越不穩定,這和血壓計無關,和心情有關。
其實老年人血管彈性差,尤其容易出現多次的測量值差別明顯。單次測量血壓偏高后情緒緊張,也可能導致血壓值越測越高,這個在臨床上也很多見,有些患者甚至因此高度緊張,血壓飆升到200mmHg以上,家人送來急診入院。
6、一般我們建議,如果第一次測量和第二次測量相差較大,那么就計算第二次和第三次測量的平均值,而第一次的數值棄之不用,這在水銀血壓計測量中也是一樣的。
7、當然由于是電子產品,每年建議到售后校對一次,這在水銀血壓計也是需要的,還有電子血壓計的傳感器等電子系統如果出現故障、老化,或者沒有電池了,也可能會出現不準確。
8、市場上血壓計良莠不齊,有些血壓計比較劣質,不符合標準,但假冒偽劣產品是很難根除的,所以我們只能盡量選擇有質量保證的商家和產品。
本文為“心路星塵”原創
只要注意規范的測量,無論是電子血壓計還是水銀血壓計都是準確的,而且,到了2020年,水銀血壓計由于汞的環境污染問題,所以將會停止生產,逐漸退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