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一文梳理合伙企業的涉稅事項(建議收藏)

合伙企業可以是增值稅納稅義務人

《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一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下簡稱勞務),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為增值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增值稅。”

合伙企業只要有上述行為,取得相應的收入,就產生增值稅納稅義務。

合伙企業不是所得稅納稅義務人

合伙企業非法人,《企業所得稅法》第一條明確:“合伙企業不適用本法”;《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合伙企業合伙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59號)重申:“合伙企業以每一個合伙人為納稅義務人。合伙企業合伙人是自然人的,繳納個人所得稅;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繳納企業所得稅。”即:合伙企業既不是企業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也不是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

透明納稅實體及先分后稅原則

1、合伙企業自身為所得稅透明納稅實體,即合伙企業本身不繳納所得稅,合伙企業取得利潤后即過渡給全體合伙人,由各合伙人繳納相應的所得稅。也就是說,合伙企業在所得稅繳納方面起到的是一種“管道”作用

2、合伙企業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采取“先分后稅”的原則。

先分:分所得后稅:由取得所得的合伙人繳納所得稅。

注意:先分后稅≠不分不稅

合伙企業所得無論是否實際分配,均需在年末按各自應分配比例分別確定各合伙人的應納稅所得額,再按各自適用稅收政策納稅。

生產經營所得如何確定

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作為生產經營所得。

收入總額,是指企業從事生產經營以及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活動所取得的各項收入,包括商品(產品)銷售收入、營運收入、勞務服務收入、工程價款收入、財產出租或轉讓收入、利息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和營業外收入。

注意:

1、合伙人的工資不得在稅前扣除

2、合伙人及其家庭發生的生活費用不允許在稅前扣除。合伙人及其家庭發生的生活費用與企業生產經營費用混合在一起,并且難以劃分的,全部視為合伙人個人及其家庭發生的生活費用,不允許在稅前扣除。

3、企業生產經營和合伙人及其家庭生活共用的固定資產,難以劃分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企業的生產經營類型、規模等具體情況,核定準予在稅前扣除的折舊費用的數額或比例。

分配原則

合伙企業按照下面的方法和順序,確定“先分”的所得分配辦法:

1、按照合伙協議約定的分配比例。

2、約定不明確的,按照協商決定的分配比例。

3、協商不成的,按照實繳出資比例。

4、無法確定出資比例的,按照合伙人數量平均分配。

注意:合伙協議不得約定將全部利潤分配給部分合伙人。如果合伙企業虧損,不得由合伙人彌補,只能分所得,不能分虧損。

GP與LP不同征稅差異點

增值稅層面的不同點:

作為有限合伙企業的GP,其從有限合伙企業取得的收入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作為管理人收取的管理費,二是作為合伙人收取的收益分配。管理費:應當按照6%的稅率申報繳納增值稅。收益分配:屬于投資收益,不涉及增值稅。

LP從有限合伙分配取得的收益,一般情況下作為投資收益,不需要繳納增值稅。

所得稅層面的不同點:

GP:從有限合伙企業分配取得的所得,應當比照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適用5%至35%的超額累進稅率。

LP:從有限合伙企業從有限合伙企業取得的所得,按照股息、紅利所得(分配所得)以及財產轉讓所得(退出股權),適用20%稅率

財產轉讓所得(退出股權收益):適用5%至35%的超額累進稅率,各地區實際執行口徑不一致,部分地區簡按20%稅率征收。

合伙企業的合伙人份額轉讓是否屬于股權轉讓需要繳納印花稅?

合伙企業的合伙人份額轉讓是否屬于股權轉讓需要繳納印花稅?

【答復】不需要。合伙人份額不屬于企業股權;因此,合伙人轉讓合伙人份額,不屬于印花稅應稅項目,不需要按“產權轉移書據”繳納印花稅。

參考:《國家稅務局關于印花稅若干具體問題的解釋和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1]155號)進一步明確:“’財產所有權’轉移書據的征稅范圍是:經政府管理機關登記注冊的動產、不動產的所有權轉移所立的書據,以及企業股權轉讓所立的書據”。

合伙企業的合伙人出資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答復】合伙企業出資額不計入“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不征收資金賬簿印花稅。

參考:合伙企業出資額不計入“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不征收資金賬簿印花稅。相關政策:《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資金賬簿印花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4〕25號):“記載資金的賬簿”的印花稅計稅依據改為“實收資本”與“資本公積”兩項的合計金額。“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兩項的合計金額大于原已貼花資金的,就增加的部分補貼印花。《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對營業賬簿減免印花稅的通知》(財稅〔2018〕50號):自2018年5月1日起,對按萬分之五稅率貼花的資金賬簿減半征收印花稅。

合伙企業股權轉讓,是按照“經營所得”還是按照“財產轉讓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合伙企業股權轉讓,是按照“經營所得”還是按照“財產轉讓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答復】

情況一:若是你屬于非創投企業,則合伙企業股權轉讓,是按照“經營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適用稅率5%-35%。

參考: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副司長葉霖兒在國家稅務總局2018年第三季度政策解讀現場也作了明確解讀:

問:合伙企業發生股權轉讓行為,自然人合伙人取得的所得應該按照什么稅目征收個人所得稅?

答:按照現行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合伙企業的合伙人為其納稅人,合伙企業轉讓股權所得,應按照“先分后稅”原則,根據合伙企業的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合伙協議約定的分配比例確定合伙企業各合伙人的應納稅所得額,其自然人合伙人的分配所得,應按照“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情況二:若是你屬于創投企業,則可以選擇:

1、創投企業選擇按單一投資基金核算的,其個人合伙人從該基金應分得的股權轉讓所得和股息紅利所得,按照20%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2、創投企業選擇按年度所得整體核算的,其個人合伙人應從創投企業取得的所得,按照“經營所得”項目5%-35%的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參考:財稅〔2019〕8號《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展改革委證監會關于創業投資企業個人合伙人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

一、創投企業可以選擇按單一投資基金核算或者按創投企業年度所得整體核算兩種方式之一,對其個人合伙人來源于創投企業的所得計算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本通知所稱創投企業,是指符合《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發展改革委等10部門令第39號)或者《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證監會令第105號)關于創業投資企業(基金)的有關規定,并按照上述規定完成備案且規范運作的合伙制創業投資企業(基金)。

二、創投企業選擇按單一投資基金核算的,其個人合伙人從該基金應分得的股權轉讓所得和股息紅利所得,按照20%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創投業選擇按年度所得整體核算的,其個人合伙人應從創投企業取得的所得,按照“經營所得”項目、5%-35%的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合伙企業能否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

【答復】不得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

參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一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不適用本法”。因此,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以及合伙企業不是企業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也就不能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普惠性所得稅減免政策。

案例1

某合伙企業從事咨詢業務,合伙人為自然人張三和甲公司,合伙份額分別為40%和60%,2020年收入(不含稅)1000萬元,費用(假設只有雇員工資)200萬元,涉稅情況如下:

1、增值稅

假設沒有進項稅,1000×6%=60萬元

2、合伙企業無需繳納企業所得稅。

3、合伙人所得稅

張三所得為=(1000-200)×40%=320萬元

應交個稅=320×35%-6.55=105.45萬元

甲公司所得=(1000-200)×60%=480萬元

應并入甲公司當期應納稅所得額按適用稅率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計算略。

案例2

A公司為法人合伙人,和自然人張三以1 :1的比列投資設立了B合伙企業,成立后B合伙企業投資了幾個項目,現在分別收到這幾個項目公司的分紅款1000萬。另外B合伙企業投資C公司成本約1000萬,以股權轉讓方式退出,收到2000萬轉讓款,現該合伙企業擬將1000萬分紅款,以及2000萬轉讓款一并分配給各個合伙人。

1、問題:B有限合伙企業分的分紅款1000萬,股權轉讓所得1000萬由誰來繳稅?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合伙企業合伙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59號)第二條規定、合伙企業以每一個合伙人為納稅義務人。合伙企業合伙人是自然人的,繳納個人所得稅;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繳納企業所得稅。

即B有限合伙企業是稅收透明體,即不是個人所得稅納稅義務人,也不是企業所得稅義務人。合伙企業合伙人

張三是自然人的,繳納個人所得稅;合伙人A公司是法人繳納企業所得稅。

2、問題:交稅地點在哪里?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7號)第十九條規定,個人股權轉讓所得稅以被投資企業所在地地稅機關為主管稅務機關。若轉讓方為自然人,應在被投資企業所在地地稅機關辦理相關事宜;若轉讓方為法人和其他組織,應在機構所在地地稅機關辦理相關事宜。故張三所得須在B投資合伙企業所在地地稅辦理繳納個人所得稅局辦理繳納個人所得稅,A公司為法人,在A公司機構所在地辦理企業所得稅繳納。

3、問題:項目公司已按2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A公司作為法人合伙人按比例分回的稅后股息500萬,是否可以作為免稅收入,不用再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否則就是重復納稅了。

答:不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3號)第二十六條規定,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為免稅收入。對于法人合伙人A公司,因為它不是直接投資給居民企業,而是能通過B合伙企業間接投資給居民企業項目公司的,稅局認為中間有個B合伙企業,因此不屬于免稅收入,故法人公司合伙人A公司還要再繳25%企業所得稅。注:這樣其實繳了三道稅,項目公司繳了一道企業所得稅,A公司又繳一道企業所得稅,A公司股東若是個人,還要再繳一道個人所得稅,有限合伙企業作為稅收透明體不繳稅。重復納稅不合理,但稅法規定如此。實務中建議與稅局溝通,看能否將合伙企業視為稅收透明度體,獲得直接投資免稅認同。

4、問題:聽說合伙企業實行先分后稅,A公司和張三需要分紅到手才繳稅,可否采取不分紅方式,就不用繳稅了?也就是繳稅的時間是如何規定的。

答:理解錯誤。財稅[2008]159號文件第三條規定,合伙企業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采取“先分后稅”的原則。前款所稱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包括合伙企業分配給所有合伙人的所得和企業當年留存的所得(利潤)。根據上述規定,作為有限合伙企業的合伙人,不論合伙企業是否分利潤,只要其有留存利潤,該部分的留存利潤也應先按規定的分配比例,也就是先分后稅的意思,并不是西安到手才有納稅義務,而是說不管到不到手,先把所得分了,再按各自適用稅率計算繳稅。步驟如下:

1、合伙企業計算先按照個體工商戶計算所得的辦法計算出應納稅所得額。

2、計算出的所得無論是否實際分配,全部按照協議或約定比例計算為合伙人所得。

3、合伙企業合伙人是自然人的,繳納個人所得稅,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 組織的,計入法人企業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為什么選擇“有限合伙”作為持股平臺?
PE實務:有限合伙制基金與公司制基金稅負比較、分析
股權投資基金稅收及優惠政策總結
解析對比:在稅負上,員工持股平臺設立的三種形式!
新三板股票轉讓和分紅的稅收問題
原創:直接持股和間接持股,股東個稅繳多少?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什邡市| 尚志市| 靖远县| 瑞丽市| 广汉市| 赞皇县| 铅山县| 同德县| 神农架林区| 绥阳县| 大连市| 甘德县| 南昌县| 安康市| 闽清县| 八宿县| 永年县| 祁东县| 沙湾县| 嘉善县| 桐梓县| 东乌| 吉首市| 玉溪市| 湘西| 娄底市| 枣阳市| 灵石县| 安达市| 德州市| 建水县| 稻城县| 许昌县| 巴中市| 扶绥县| 吉林省| 建平县| 抚松县| 开平市| 旅游| 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