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一顆優良的心?你可曾問過這個問題?裝滿了知識的心是優良的嗎?而知識又是什么?
我們都對擁有知識感到非常驕傲——學術知識,通過經驗、事件而來的知識。知識是積累起來的記憶和經驗,而經驗絕不可能是完備的。
所以,一顆優良的心會裝滿知識嗎?還是說,一顆優良的心是一顆自由的、領悟力強的、完整的心?一顆優良的心會是偏執、狹隘、傳統的嗎,會抱持民族主義嗎?那顯然不是一顆優良的心。
一顆優良的心是一顆自由的心,它不是一顆只屬于一時的心。一顆優良的心不屬于任何時代,它也與環境無關。它可以應對環境、應對時間,但它本身是全然自由的。
這樣的一顆心沒有恐懼。講話者這么說,是因為我們的心深受教育和訓練的影響,以至于沒有任何原創的東西,它沒有深度,因為知識始終是膚淺的。
我們關心的是了解人類,了解他的心智、活動、行為和反應,而這些都是局限的,因為他的各種感覺都是局限的。若要了解沖突的深度和本質,以及有沒有可能徹底擺脫它,你就需要擁有一顆優良的心,而不只是收集詞句。
它并不是一顆聰明的、機巧的心,這樣的心我們大多數人都有。我們有的是非常精明的心,但不是優良的心。我們非常狡猾、精明、善于欺騙、不誠實,但這些不是一顆優良的心的品質。
這個世界有著它所有的活動、壓力、影響、報紙以及機械的重復——我們的心就像計算機一樣被程式化了。這樣的重復不是一顆優良的心的標志——優良的心強壯、健康、活躍、有決斷力,充滿了熱情的警覺。
這樣的一顆心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引發一場內心的革命,進而建立一個新社會、一種新文化。
愛就是要經歷一切,離開愛的經驗就是生活在空虛里。愛是不設防的,沒有了這種不設防,經驗只會增強欲望。
欲望不是愛,欲望也不可能束縛愛。欲望很快就會耗盡,在它的消耗過程中充滿了悲傷。欲望不可能被停止;通過意志、通過頭腦能夠設計出來的任何方法來終結欲望,只會導向衰亡和痛苦。只有愛能夠馴服欲望,而愛是不屬于頭腦的。
作為觀察者的頭腦必須停止才能讓愛呈現。愛不是一件可以被策劃和培養的東西;愛無法通過犧牲和膜拜買到。不存在達到愛的方法。對方法的尋求必須終止,愛才能出現。
率性天真的人想必懂得愛的美,但追逐愛的人將失去自由。自由存在的地方本身就會有愛,而自由絕不發號施令,也絕不占有。愛就是它自己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