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病,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它有一個俗稱叫做“老年癡呆癥”。
這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它會無情的奪走患者的記憶、自理能力和尊嚴,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
更可怕的是,癡呆癥一旦發生無法逆轉,目前仍然無法根治。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稱,預計到2030年,全球癡呆癥患者人數可能增至7800萬人。
而我國的情況也并不樂觀,60歲及以上老年人中約有1500萬癡呆患者,數據令人心驚。
為何老年癡呆會越來越多呢?
01
研究發現:午睡超過這個時間,癡呆風險增加40%
有研究稱,午睡和癡呆有瓜葛,嚇得很多人不敢午睡。
這個研究是怎么回事,可信嗎?
該研究發布在美國《阿爾茨海默氏癥與癡呆癥》雜志上,研究人員發現,白天過度午睡(超過1小時)會增加40%晚年癡呆風險。
同時,患有癡呆又會導致白天午睡增加,也就是說,午睡過久和老年癡呆“互扯后腿”。
研究人員將白天午睡和大腦衰老之間的雙向關系,稱為“惡性循環”。
那這項研究是否意味著以后不能再午睡了?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研究說的是過度午睡會提升風險,只要大家把控好午睡時間,不用過分擔心會患上老年癡呆。
午睡是人類的本能需求,對大多數人來說,建議將午睡時間限制在15點以前的15~20分鐘。
同時要注意一些細節,最好躺著睡,不要趴著睡,不要吃完飯就睡,以獲得午睡對健康的最大益處。
02
有這3個習慣的人,更易被老年癡呆盯上
老年癡呆除了和年齡有關,生活中很多不良習慣也會提升患老年癡呆的風險。
老了不想癡呆,這3個習慣也要趁早改掉。
1、不吃早餐
長期不吃早餐,不僅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疾病的風險,還會因血糖異常,降低認知能力,對大腦功能造成損傷。
日本一項歷時6年的研究發現,早餐習慣和癡呆有關,不吃早餐的老人,老年癡呆風險增加4倍。
其原因在于,長期不吃早餐,身體攝入的營養不足,無法給大腦提供足夠的養分,導致大腦提前衰老,出現功能退化。
2、習慣獨處
有些老人認為一個人的生活也能有滋有味,喜歡宅在家里看電視,不運動也不愿意與他人交際,如此一來,便失去了很多溝通交流和用腦的機會。
而認知功能障礙,語言功能受損,是老年癡呆的重要表現,長期缺乏溝通交流,患上老年癡呆的風險會大大提升。
《美國科學院院報》一項近15萬人研究表明,長時間坐著不動腦,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都會增加患癡呆癥的風險,久坐看電視與癡呆風險增加24%相關。
3、總是熬夜
經常熬夜,是高血壓、糖尿病、心梗、腫瘤等疾病的重要誘因。
此外,熬夜與癡呆風險也有關系。
《遺傳學》期刊上的一篇研究發現,長期熬夜,生物鐘被打亂,會影響大腦“排毒”。
人體內巨噬細胞對阿爾茨海默病致病蛋白(淀粉樣蛋白Aβ42)有清除作用,但熬夜會影響清除速度,因此增加患老年癡呆的風險。
03
如何預防老年癡呆?可以從這5個方面入手
老年癡呆的發展并非不可避免,通過控制一些風險因素可以有效降低,日常建議做好這4件事。
1、積極培養興趣愛好
不斷學習并接受新事物,是預防癡呆的有效方式。
空巢老人或者獨居老人應該多培養興趣點,堅持每日看書、寫字、下棋或聽廣播等,有意識地加強腦功能的鍛煉,讓大腦運動起來,多思考,大腦會越用越靈。
2、主動參加體育運動
積極運動能加快血液循環,增加經過大腦的血流量,更好的滿足腦細胞所需氧氣,從而幫助預防癡呆。太極、游泳、慢跑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同時,外出運動,積極參加合唱、舞蹈等社會活動,融入社會,多與人進行交談,也有助于增強腦功能,防止大腦過早衰退。
3、飲食“十多五少”
醫學研究發現,堅持“MIND”飲食習慣的人,大腦要比其他人年輕7.5歲。
MIND飲食是一種健康飲食,具體表現為“十多五少”。
十多為:多綠葉菜、橙黃色和紅色等其他蔬菜、漿果、魚、堅果、橄欖油、全谷物、豆類、家禽、水。
五少為:少鹽、糖、反式脂肪酸、過氧脂質和鋁。
4、戒煙戒酒
大量吸煙可導致腦內病理改變,使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率升高56%。
過量酗酒,tau蛋白會發生異常磷酸化,喪失正常生物功能,從而增加患老年癡呆的風險。
盡早戒煙戒酒可以幫助預防老年癡呆。
5、注意預防相關疾病
高血壓、糖尿病、便秘、腦血管病等疾病與癡呆的發生息息相關。
大家在生活中要做好這些疾病的監測和預防,一旦患病,要及時就醫治療。
老年癡呆具體發病機制仍不明確,也沒有有效治愈的方法,因此預防顯得尤為重要。
一旦出現睡眠障礙、焦慮抑郁、便秘、體重異常減輕、記憶力減退、聽力喪失等癥狀,一定要引起特別重視,警惕是老年癡呆的早期信號。
參考文獻
【1】Raichlen DA, Klimentidis YC, Sayre MK, et al. Leisure-time sedentary behaviors are differentially associated with all-cause dementia regardless of engagement in physical activity.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22;
【2】尹又,陳曉晗.如何識別“老年癡呆”的早期信號[J].家庭用藥,2019:74-74.
【3】郭永紅.如何預防老年癡呆[J].《醫藥界》,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