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差值,稱為脈壓,有時俗稱為“脈壓差”。很多患有高血壓的人都存在血壓收縮壓比較高,而舒張壓正常甚至偏低的現象。這種現象被稱為:脈壓大。這在老年人中比在年輕人中更加常見。
一
收縮壓脈壓大的原因
1
收縮壓在正常情況下在90~140 mmHg,舒張壓在60~90 mmHg,脈壓正常范圍為30~40 mmHg,不超過60mmHg。
2
隨著年齡增加,動脈硬化程度逐漸加重,血管彈性也相應變差,脈壓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大。因此老年高血壓患者常常收縮壓明顯升高,而舒張壓正常甚至較低,這在臨床上被叫做“收縮性高血壓”。
二
脈壓對心血管疾病有影響嗎?
1
脈壓增大需要引起重視。脈壓增大是動脈硬化的標志,和心腦血管事件風險顯著升高有關。當脈壓大于60 mmHg時,血流對血管的內膜沖擊較大,患者易于發生心腦血管意外和腎臟等器官功能損害。同時如果舒張壓特別低時,容易出現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發生心肌缺血。因此,脈壓過大需要進行干預。
三
脈壓大如何治療?
1
對于脈壓增大的高血壓,治療原則是應積極控制收縮壓,同時保持舒張壓不能過低。目標血壓應兼顧收縮壓和舒張壓。如果收縮壓很高,超過180 mmHg,即使舒張壓較低,也應積極將收縮壓控制在160 mmHg之內。如果收縮壓輕度升高(<150mmHg),而舒張壓較低(接近60mmHg),可以先不使用降壓藥。
2
降壓藥應從小劑量開始,主要選擇對于收縮壓降低更為明顯、同時對于心腦血管具有保護作用的藥物。首先,鈣離子通道拮抗劑(地平類)對于收縮壓的降低往往具有良好效果,有助于降低收縮壓,縮小脈壓差,同時具有一定的心血管保護作用,是此類患者的首選藥物。
3
很多脈壓大的患者都是高容量、鹽敏感型。此時,首選氫氯噻嗪等利尿劑。當然使用時要注意從小劑量開始應用,用藥過程中監測血鉀等電解質和尿酸水平。
4
此外,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類(普利類)和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類(沙坦類)藥物具有器官保護作用,也可以應用。
5
在藥物降壓的同時,也應注意保證良好的生活方式。比如飲食清淡,避免高鹽高油飲食,戒煙,適量運動,保持體重,保證良好睡眠等。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對于降壓和器官保護具有積極作用,需要長期終身堅持。
6
血壓會隨著時間、季節等不斷波動,治療過程中也可能出現一種降壓藥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應注意監測血壓,了解高血壓規律和特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綜上所述
脈壓增大是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特征性表現。治療中應該同時兼顧收縮壓和舒張壓,在降低收縮壓的同時要保證舒張壓不能過低,達到安全降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