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心腦血管的“魔鬼季節”,立冬過后,天氣越來越冷,心腦血管疾病開始驟增,腦梗也進入了高發期。
腦梗是腦卒中(俗稱“中風”)最常見的類型,其發病率、致殘率、致死率都很高,是我國居民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中國腦中風發病率居世界首位。我國每年有約230萬人死于腦中風。
因此,關注天氣變化,對于心腦血管不好的人來說非常重要,尤其是一些有基礎病的老年人更要特別注意。
01
為什么冬季是腦梗的高發期?
每到冬季,醫院腦梗病人就會明顯增多,這是為什么呢?
1、氣溫變化大
天氣突然變冷,氣溫下速度快,容易導致血管收縮,造成交感神經興奮,使得血壓驟然上升,增加腦梗發生的幾率。
醫學研究表明,冬季氣溫每下降1℃,心腦血管病發病率將增加2%。
2、血液粘稠度增加
由于寒冷,人體活動和鍛煉會減少,血流速度會減慢,這些都不利于控制血壓、血糖、血脂,此時就可能會加重動脈粥樣硬化,增加腦梗發病風險。
再加上冬季比較干燥,喝水少,尤其是老年人口渴的感覺差,比較容易出現脫水。
水分攝入不足,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容易形成血栓,增加腦梗發作的機會。
3、易感冒腹瀉
冬季人們易遭受風寒侵襲,容易出現感冒、發燒、肺炎、哮喘等疾病。
秋冬季節交替,對于血管條件差、動脈硬化情況相對嚴重的老年人來說,小小的感冒或腹瀉就可能使血液高凝,導致血壓波動,從而誘發腦梗。
02
早期發現腦梗:牢記“中風120口訣”
腦梗雖然發病急、來勢兇,但其發病也是有征兆的。
圈圈給大家推薦一個“120”口訣,幫助大家迅速識別腦梗。
“1”?看到1張不對稱的臉、口角歪斜;
“2”?查2只胳膊是否有單側無力;
“0”?聆(0)聽言語是否清晰。
圖源:中風120
此外,如果身體突然出現頭暈、頭痛、困乏、嗜睡、一過性黑朦、記憶力突然喪失、原因不明的暈倒或跌倒,大家也應引起重視,這些異常,極有可能是腦梗前兆。
一旦發現上述癥狀,請不要持觀望、觀察態度,應立刻撥打120急救電話,以免延誤治療的黃金時機。
梗死發生后4小時內是最佳溶栓時間,在時間窗內開展溶栓治療是有效的救治措施,容易引導腦血管再通,使病人脫離危險。
時間就是大腦,就診越及時,治療和預后效果越理想;處理不及時,則容易演變成大面積腦梗死,導致不可逆的后果,嚴重影響患者日后的生活質量。
03
預防腦梗,這5種食物盡量少吃
預防大于治療,盡量把疾病扼殺在萌芽之中,才能真正遠離疾病。
腦梗死,是由于腦血管堵塞導致的一種疾病。
因此,預防腦梗死,可以從飲食入手,盡量少吃或不吃會堵塞血管的食物。
1、加工肉制品
培根、香腸、臘肉、火腿等食品,都屬于加工肉制品。
這類食物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較高,攝入過多時會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從而促進動脈硬化和血管堵塞。
其次,加工肉制品中富含較多食鹽、硝酸鹽等,容易升高血壓,導致血管損傷和動脈粥樣硬化,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2、動物內臟
豬肝、豬肺、豬腰、雞肝、雞雜等內臟,都含有較高的膽固醇。
如,每100g豬肝的膽固醇含量為288mg,每100g雞肝的膽固醇含量高達356mg。
因此,建議大家少吃動物內臟,尤其是有高脂血癥、冠心病、腦卒中病史的人群,更要管住嘴。
3、富含反式脂肪的食物
反式脂肪酸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它能顯著增加血液中壞膽固醇的含量,同時降低好膽固醇的含量,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此外,反式脂肪酸容易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狹窄,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很多點心、油炸食物、可可脂巧克力、咖啡伴侶、冰激凌、奶茶等都是反式脂肪酸含量較高的食物,建議盡量遠離。
4、酒
因喝酒誘發腦梗、心梗的案例,數不勝數。
長期飲酒可導致高血壓、高血脂、房顫、頸動脈斑塊,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心血管堵塞的概率加大,誘發腦梗。
因此,飲酒應適量,切勿過量飲酒。
5、精致谷物
白米飯、白饅頭、白粥、面條、面包等精致谷物,都是高血糖生成指數的食物,容易引起血糖的波動,增加動脈粥樣硬化風險,從而導致血管堵塞。
想要維護心血管健康,建議適量攝入粗糧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總而言之,吃得健康,是能幫助預防和控制心腦血管疾病的!當然,預防腦梗單純依靠飲食還遠遠不夠。
遠離腦梗,健康飲食的同時,我們還要積極改善生活習慣,多運動、不熬夜、戒煙酒、保持心情舒暢。
最后,圈圈溫馨提醒大家:
冬天的序幕已拉開,氣溫起伏不定,心腦血管急癥處在高發期,請注意防寒保暖,及時增加衣物,并密切關注身體狀況,發現異樣,及時就醫。
參考文獻
[1]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
[2]吳志,高進喜.寒冬腦卒中高發“FAST”口訣來預警[J].家庭醫學:上半月,2020:18-19.
[3]楊洲.冬季,警惕心腦血管疾病高發[J].家庭用藥,202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