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詩詞類節目熱度持續高漲不下。平日愛看《養生堂》《健康之路》這類節目的父母,也天天追著《中國詩詞大會》《向上吧,詩詞》看得津津有味。
就連孩子,也對這種文化綜藝挪不開眼睛。一位9歲小學生曾寧遠在《向上吧,詩詞》節目中斗詩技驚四座,不禁讓人感慨“自古英雄出少年”。
酷愛詩詞的曾寧遠自稱“愛出風頭”,在后臺準備的時候也要跟哥哥姐姐們玩幾局飛花令,他既有大量的詩詞儲備,也有這個年齡掩飾不住的“求勝心”。
在舞臺上,他與好友現場以“春”為題來了一段飛花令,你來我往數個回合。小編不禁感慨,作業少的學生玩斗圖,會詩詞的小學生原來這樣斗詩!
長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現在,古詩已經成為中小學生必須要掌握的內容之一。在2017年9月中小學語文教材大改版后,課本中換掉了約40%的課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
按照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部編本)的要求,一年級到六年級語文教材,需要掌握的古詩詞擴充到了128首,增幅87%;自白話文興起的百余年來,語文教材已經經歷了七次大變,每一次的改變無不圍繞古詩文的占比拿捏。
改版后,很多家長也加入了讓孩子背詩、讀詩的大軍中。但為了背詩而背詩,孩子很難對古詩感興趣,可能背個三五首,就不愿意再繼續,并沒有引發孩子持久的學習動力。
那么,怎樣才能讓孩子們不陷入“死記硬背”的循環怪圈,輕而易舉的拿下古詩詞,更好地傳承中國文化呢?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只有把古詩變得更加有意思,通過每一天的積累,才能讓孩子輕松掌握古詩,愛上古詩。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中小學必背古詩詞誦讀日歷》就是將古詩、手賬、繪圖等相結合的專為孩子設計的日歷。無論是作為送給同學們的伴手禮,還是作為陪伴孩子學習成長的必備書籍,它都是不二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