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騎白馬的印第安人——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

武裝直升機都很丑陋,看起來像是科幻電影中的外星飛行器,飛起來也絕對稱不上優雅。這方面典型例子是俄羅斯的米-24“雌鹿”,充滿了蘇式武器的暴力美學,冷戰鐵幕另一邊的范例則是波音AH-64“阿帕奇”(之前是麥道,再往前屬于休斯)武裝直升機了。該機是美國陸航武裝直升機部隊的中堅力量,也在一些外軍中服役。


安裝了雪地滑撬大腳板的AH-64E

AH-56“夏延”的慘敗

  20世紀60年代,美國陸軍把對未來武裝直升機的全部設想與希望都寄托在先進的洛克希德AH-56“夏延”上。AH-56采用剛性旋翼和尾部推進螺旋槳設計,在高速模式下發動機驅動機尾螺旋槳,主旋翼和尾槳做風車式自由旋轉,前飛狀態下的升力基本由短翼產生,最大速度達到393公里/小時,大幅超越當時的直升機。


AH-56、AH-64、AH-1三種武裝直升機中比例側視圖對比

  由于該機過于復雜,研制周期冗長,所以美國陸軍先裝備相對簡單的貝爾AH-1“眼鏡蛇”武裝直升機作為臨時解決方案。但就像許多臨時解決方案一樣,“眼鏡蛇”的服役時間將遠超最初預計。由于AH-56“夏延”在研制中遭遇嚴重的操控性問題,由于直升機模式和高速模式之間的切換操縱復雜,導致該機在試飛中發生多起機毀人亡的惡性事故。此外,AH-56高達13.6噸的最大起飛重量和高速度也引起了美國空軍的警覺,認為這是陸軍想繞開“基韋斯特協定”(禁止陸軍裝備固定翼飛機)耍的另一個花招。于是在多方面壓力之下,AH-56“夏延”最終倒下了。


最終以悲劇收場的AH-56“夏延”高速武裝直升機

  美國陸軍認真反思了“夏延”項目,發現該機已經偏離研制初衷,變成一種沉重的“飛行坦克”,犧牲了敏捷性和樹梢作戰能力,但在速度和火力上又不及固定翼攻擊機。在低空作戰環境中,更輕型、機動性更好的武裝直升機將具有更好的生存能力。

“阿帕奇”誕生記

  “夏延”項目的失敗使美國陸軍在1972年8月重新發起了新的“先進攻擊直升機”(AAH)的方案征求書(RFP)。五家制造商提交了了各自的方案,西科斯基提交的是基于UH-60“黑鷹”直升機旋翼和動力系統的S-71方案,采用串列雙座布局。洛克希德提交的是CL-1700方案,看起來就像是取消了推進螺旋槳的AH-56。波音·伏托爾提交的是BV-235方案,采用怪異的交錯式并列雙座布局。



西科斯基S-71,UH-60“黑鷹”的串列雙座改型



洛克希德CL-1700方案



丑陋無比的波音Model 235

  1973年6月22日,美國陸軍宣布貝爾的Model 409和休斯的Model 77方案雙雙入圍,分別獲得了YAH-63和YAH-64的編號,每家承包商都獲得了制造兩架飛行原型機和一架地面測試機身的合同。

  貝爾相信YAH-63將穩操勝券,因為AH-1“眼鏡蛇”武裝直升機在越戰中表現出色,驗證了串列雙座布局狹窄機身可降低中彈概率的理論。YAH-63像是AH-1“眼鏡蛇”的放大型,具有類似的蹺蹺板式兩葉旋翼和平板玻璃串列駕駛艙,但改為前三點輪式起落架、T型尾翼和通用電氣XM-188 30毫米轉管炮。YAH-63的飛行員在前座,與AH-1相反。貝爾認為這樣布置能讓飛行員在樹梢高度的貼地飛行中更好地觀察周圍環境。


YAH-63三面圖


YAH-63折疊運輸狀態

YAH-64大概是5個競爭者中外形最協調的,采用串列雙座布局,具有修長的機身和后三點式耐墜毀起落架。第一架YAH-64原型機搶在貝爾原型機前一天的1975年9月30日首飛。第二架YAH-64原型機在1975年11月22日首飛。隨后所有4架原型機開始了密集的對比試飛項目。AAH傳感器和瞄準套件單獨競標,馬丁·瑪麗埃塔和諾斯羅普兩架公司在1976年11月提交了各自的提案。


YAH-64全尺寸模型


試飛中的YAH-64原型機


試飛中的YAH-63原型機

  在原型機對比試飛后期,美國陸軍突然決定把AAH的主要反坦克武器的TOW線導導彈改為新型“地獄火”激光制導導彈,后者射程更遠,殺傷力也更強。這個決定存在很大風險,因為美國陸軍在1976年10月才與羅克韋爾國際公司簽署該彈研制合同,萬一研制失敗,這個決定很可能會導致AAH無彈可用。


AGM-114“地獄火”反坦克導彈

  1976年12月10日,美國陸軍宣布休斯YAH-64獲勝。陸軍表示兩種武裝直升機在設計上都具有較高水平,但YAH-63的雙葉旋翼中彈后的生存能力不及YAH-64的4葉旋翼,此外該機的前三點式起落架的地面穩定性不及YAH-64的后三點式。休斯公司在第二階段發展合同中獲得了制造三架預生產AH-64的資金,并將兩架YAH-64原型機和地面測試機身升級到相同規格。貝爾公司則把在YAH-63上積累的雙T700渦軸發動機設計經驗改進美國海軍陸戰隊的AH-1T雙發“眼鏡蛇”,最終誕生了AH-1W“超級眼鏡蛇”。


YAH-63和64在設計上各有千秋,但后者略勝一籌

  第二階段研發由于各種原因遭受了一系列延誤持續了五年以上。第一架原型機升級后于1977年11月28日進行首次飛行,1979年10月31日第一架全新制造的預生產型原型機首飛,該機在1979年4月首次試射了“地獄火”導彈。兩架預生產型原型機之間也展開了競爭性評估,其中一架安裝了馬丁·瑪麗埃塔傳感器/瞄準套件,另一架安裝了諾斯羅普套件。馬丁·瑪麗埃塔在1980年4月贏得競爭。


馬丁·瑪麗埃塔(左)與諾斯羅普觀瞄系統

騎白馬的印第安人

  1982年3月26日,休斯終于收到了生產11架AH-64A“阿帕奇”的首批訂單。由于休斯和政府間出現一些分歧,第二批48架的訂單被推遲簽訂。1983年9月30日,第一架生產型AH-64A在亞利桑那州梅薩的休斯工廠下線,根據美國陸航直升機以印第安部落來命名的傳統,該機被命名為“阿帕奇”。在美國“西部開拓史”上,阿帕奇部落是最難纏的對手之一,他們是最后一個向美國政府投降的部落。一位阿帕奇部落印第安人赤裸上身騎著白馬,手持溫徹斯特步槍出現在了下線儀式上。但令人尷尬的是,休斯公司內部報紙列出了所有出席儀式的重要人士,但唯獨沒有這位印第安人的名字。


在下線儀式上騎白馬的印第安人

  首架生產型“阿帕奇”在1984年1月26日交付美國陸軍,該機被涂成全機橄欖綠,從此成為AH-64的標準涂裝。由于麥道飛機公司在1983年12月收購了休斯直升機公司,所以AH-64成為了“麥道阿帕奇”。波音在上世紀90年代并購了麥道,因此該機又變成了“波音阿帕奇”,標準的三姓家奴啊。


騎白馬的印第安人同樣出現在AH-64A項目的臂章上

  美國陸軍的AH-64A在1986年7月達成初始作戰能力(IOC),在1989年開始在裝備陸軍國民警衛隊。美國陸軍最初計劃購買536架“阿帕奇”,最后因成本上漲而削減到436架。但后續額外采購最終使美國陸軍到1994年共訂購了807架“阿帕奇”(不包括六架原型機)。加上用于補充事故損失的小批訂單,最終美國陸軍共購買了821架AH-64A,于1996年交付完畢。


美國陸軍AH-64A開光儀式上的印第安長者

AH-64A印第安勇士的設計特點

  AH-64A是“阿帕奇”家族的基準型號。該機具有現代武裝直升機的標準布局,采用單旋翼-單尾槳傳統設計,具有串聯座艙、機鼻瞄準裝置和兩個短翼,短翼下方有4個武器掛架。機身主要使用鋁合金制造,可承受來自所有方向上的12.7毫米子彈的射擊,關鍵部位可承受23毫米炮彈。


AH-64A三面圖

  AH-64A安裝有“電線沖擊保護系統”(WSPS),由六個切割器和十一個偏轉器組成,可避免直升機在低空飛行時因撞上電話線和電纜線而發生事故。


AH-64的電線切割器

  炮手位于前座,后座飛行員的座椅抬高了49厘米,可從炮手頭頂上方看到前方。炮手座艙內有簡單的后備飛行控制系統,所有他的正式名稱是“副駕駛/炮手”(CPG)。前后座艙都內襯有硼防護裝甲,凱夫拉防彈座椅吸收墜機沖擊的功能。


AH-64的座艙裝甲

  AH-64A采用固定式后三點起落架,主起落架配備重載減震支柱,可承受硬著陸的沖擊。主起落架支柱在墜機時可以受控方式塌陷以進一步吸收撞擊能力,也可“下跪”便于塞入運輸機貨艙?!鞍⑴疗妗钡淖魏推鹇浼芫哂辛钊梭@訝的抗墜毀能量,一架原型機在90米高度飛行中因災難性發動機故障而墜機,兩名乘員自行爬出殘骸,僅受輕傷。

  機組人員通過向上鉸接的右側座艙蓋面板進出座艙,座艙周圍有各種手柄和踏板便于進出。在緊急情況下,機組可啟動爆破索炸掉兩側座艙蓋玻璃,快速撤離。

  AH-64A安裝兩臺通用電氣T700-GE-701渦軸發動機,單臺額定功率1265千瓦(1696軸馬力)。原型機和預生產型使用功率較低的T700-GE-700,第604架生產型AH-64A開始換裝T700-GE-701C發動機,單臺功率提高到1342千瓦(1800軸馬力)。兩臺發動機至于機身兩側,不僅便于維護,寬間隔發動機艙也有助于降低兩臺發動機同時被地面火力擊中的可能性。為了降低發動機排氣的紅外輻射,每臺發動機都安裝了三噴管的“黑洞”排氣抑制器,通過加速冷空氣與熱廢氣的混合來降低排氣溫度,還能完全阻止紅外制導導彈的引導頭直視發動機渦輪葉片。傳動系統在完全失去潤滑油之后還能運轉一個小時。在發動機艙之間的機身中有一臺加萊特GTCP 36輔助動力裝置,功率93千瓦(125軸馬力),用于啟動主發動機和提供地面動力。




AH-64的“黑洞”排氣抑制器

  AH-64A的主旋翼和尾槳都是四葉的,主旋翼采用寬弦葉片,后掠槳尖以降低噪音并提高旋翼的氣動效率。尾槳為“剪刀”式結構,葉片間以55度和125度間隔交替布置,這種設計能降低尾槳噪音。垂尾根部有一個全動平尾,在懸停時下偏以減少旋翼下洗氣流對操控的影響,在平飛時處于水平位置,改善直升機的縱向操縱性和穩定性。順便提一下,YAH-64的平尾在垂尾頂部。


AH-64的剪刀尾槳


起飛時處于全下偏位置的全動平尾

  每片旋翼葉片都有五根不銹鋼翼梁,旋翼葉片采用玻璃纖維增強的不銹鋼蒙皮,后段為Nomex蜂窩夾芯和玻璃纖維蒙皮結構,可承受12.7毫米子彈的射擊。旋翼葉片可以拆下以方便運輸。主旋翼頭的設計基于早期的休斯OH-6偵察直升機,大氣數據傳感器突出安裝在旋翼頭上。


AH-64的旋翼切段


主旋翼葉片的后掠槳尖


旋翼頭頂部的大氣數據傳感器

“阿帕奇”非常敏捷,服役早期該機被認為是世界上機動性最好的直升機之一,過載限制+3g到-2g,俯仰角限制30度,雖然滾轉角限制60度,但顯然具有做桶滾機動的能力。


斤斗機動中的荷蘭“阿帕奇”

“阿帕奇”的武器彈藥

  “阿帕奇”的固定武器是麥道M230 30毫米“鏈炮”,一種通過鏈條由電動機驅動的自動武器。鏈炮結構非常簡單,在實現輕量化的同時達到很高的可靠性。機炮備彈1200發,最大射速每分鐘650發。其30毫米彈藥與英國“阿登”和法國“德發”30毫米機炮兼容,常用彈藥是M789高爆雙用途彈藥(HEDP),同時具有錐形裝藥和破片外殼,可穿透5厘米厚的鋼制裝甲。


M230 30毫米“鏈炮”

  鏈炮安裝在主起落架之間的液壓旋轉支架上,炮管仰角11度,俯角60度,可向兩側各旋轉100度。如果失去液壓,機炮會自動轉到存放位置,炮管指向前上方。機炮上方的機腹結構中有個空腔,機炮在直升機墜毀時縮入空腔,降低乘員受傷的可能性。


鏈炮可隨動于乘員頭盔瞄準具

  機身兩側的短翼在平飛中可產生一定升力,該機短翼下方的4個武器掛架采用模塊化可調設計,掛彈模塊通過一根水平轉軸安裝在掛架上,通過液壓機構調節掛彈俯仰角,以匹配直升機當前俯仰角,提高火箭彈射擊精度。無論“阿帕奇”處于懸停還是前飛狀態時,武器掛架都能自動把火箭巢的俯仰角調整到對齊瞄準軸線。掛架可能在降落時自動調整為水平位置,方便軍械員裝彈。但這幅短翼對“阿帕奇”的懸停飛行造成了一定干擾,并且不利于直升機的自旋降落,因為短翼產生的升力會干擾旋翼的無動力自旋,從而導致更大的著陸沖擊。



AH-64的可調掛架設計

  “阿帕奇”主要的外掛武器是激光制導的AGM-114“地獄火”反坦克導彈,最大射程8公里。該彈的最初陸軍型號是AGM-114A,很快就被AGM-114C取代?!鞍⑴疗妗泵總€掛架都能掛載4枚“地獄火”,最多可掛載16枚。


滿掛16枚AGM-114的“阿帕奇”

  該機的另一種常見武器是19發70毫米“九頭蛇 70”無制導火箭巢?;鸺哂写┘住⑼ㄓ闷破?、反人員、煙霧、照明或訓練戰斗部。炮手可對火箭戰斗部的引信進行設置以攻擊不同類別的目標,如碰炸或者延遲爆炸,或者定時爆炸。


“地獄火”反坦克導彈和“九頭蛇 70”無制導火箭

  在轉場時AH-64還可以掛載四個772升副油箱,該機轉場航程可達1850公里。


掛載兩具副油箱的“阿帕奇”

光電觀瞄

  “阿帕奇”的主要傳感器套件是TADS/PNVS,其中“TADS”是英文目標獲取和瞄準系統的縮寫,“PNVS”則對應飛行員夜視系統。這是一套復雜的多轉塔系統,安裝在機鼻的水平環形支架上。


安裝在機鼻的TADS/PNVS模塊

  AN/ASQ-170 TADS是炮手瞄準系統,安裝在環形支架下方,看起來就像是側放的桶。該系統包含四個子系統:

    直瞄光學(DVO)傳感器,實際上就是個光學望遠鏡。

    日光電視(DT)攝像機。

    前視紅外(FLIR)成像儀。

    激光測距儀/激光光斑跟蹤器/目標指示器。

  TADS轉塔可以向兩側各旋轉120度,并向上或向下旋轉30度。FLIR在桶的右側(夜側),其他四個子系統位于左側(晝側),DVO在上,DT在下,激光子系統的小透鏡位于DT視窗左下方。TADS轉塔的晝夜兩側可以獨立上下旋轉,當然只能作為一個整體左右旋轉。服役中TADS升級了濾光片,保護其免受激光照射。


TADS轉塔內部

  DVO望遠鏡可以設置為18度廣角視場(FOV)或4度窄視場,DT攝像機具有4度寬視場和0.9度窄視場兩種模式,FLIR具有放大功能,視場可設置為50、10、3.1或1.6度。激光目標指示器采用大功率摻釹釔鋁石榴石固體激光器,對人眼不安全,所以該裝置的訓練使用受到了限制。TADS系統具有自動跟蹤功能,可將十字線自動保持在移動目標上。

  正如其名稱所示,AN/AAQ-11 PNVS被飛行員用于駕駛直升機。該設備安裝在環形支架的上方,傳感器鏡頭組件被置于一個扁平的鼓狀旋轉部件頂部。PNVS僅具有一臺廣角FLIR成像儀,沒有變焦功能,能讓飛行員晝夜飛行,但最惡劣的天氣除外。FLIR的視場為水平40度和垂直30度,PNVS可以向任意一側旋轉90度,向上旋轉20度和向下45度。不使用時可以倒轉以保護光學視窗。


AN/AAQ-11 PNVS結構圖

  TADS/PNVS的圖像可由錄像機系統進行備份以便事后分析,這對訓練飛行很有用。TADS/PNVS自帶穩定系統。傳感器系統的維護強度較高,因為直升機的飛行振動會導致傳感器無法對齊,從而影響瞄準精度。“阿帕奇”的地勤人員需要花費相當多精力校準傳感器。


TADS/PNVS系統的旋轉角度

  綜合頭盔和顯示瞄準系統(IHADSS)是乘員和這套傳感器系統之間的主要接口,這是一種早期的有點笨重的“智能頭盔”,帶無線電通訊、激光防護鏡和頭盔顯示單元(HDU),后者被乘員戲稱為“hoodoo”。TADS和PNVS可從動于頭盔,也就是說傳感器(對于TADS來說是激光目標指示器可跟隨著頭盔轉動),此外鏈炮也可以從動于TADS。


IHADSS頭盔顯示器

  炮手還可用一個操縱手柄來控制TAD,并可以把TADS圖像顯示在一個小型單色(綠色)顯示器上,也就是所謂的“光學中繼器管”(ORT),而不是顯示在“hoodoo”上。飛行員也有一個類似的但尺寸更大的“視頻顯示單元”(VDU)用于顯示PNVS圖像。


炮手座艙的ORT

自衛套件

  最初安裝在AH-64A上的主要自衛套件是AN/APR-39(V)1雷達警告接收器(RWR),其天線在TADS/PNVS轉塔組件左側和垂尾后方。

  AN/APR-39(V)1與飛行員座艙內的一個小型圓形顯示器相連,顯示威脅。如果直升機被雷達照射,RWR會點亮警告燈并在機組耳機中發出音頻警報?!鞍⑴疗妗钡淖撚靡幌盗胁煌穆曇魜肀硎静煌木?,如發動機停轉,敵我識別激活等。AN/APR-39(V)1可被設置為只對特定雷達輻射作出響應。

  AH-64A后來升級了AN/APR-39A(V)1 RWR,特點是具有一個威脅數據庫,可對輻射進行識別。這個RWR也能發出音頻警告,并描述具體威脅和方向。AH-64A還具有AN/AVR-2A(V)激光探測器,在本機被激光瞄準器瞄準時發出警告,該設備也可以在對抗演習中探測藍軍部隊是否“擊中”自己。


AN/AVR-2A(V)激光探測器

  “阿帕奇”可在尾梁兩側選裝M130干擾彈發射器,每個容納30枚箔條或紅外干擾彈。但“阿帕奇”機組并不喜歡紅外干擾彈,因為發射后可能會撞擊尾槳,并引燃地面植被。為了對抗紅外制導導彈,AH-64A在旋翼頭后方安裝了AN/ALQ-144“迪斯科燈”紅外干擾機。


夜間發射紅外干擾彈的AH-64D

  該機的其他航電包括保密無線電、敵我識別設備、基于多普勒雷達的航向和姿態參考系統(HARS)。在AH-64A的設計中,HARS是一個弱點,因為在任務開始之前至少需要6分鐘的時間校準。

“海阿帕奇”

  在項目早期階段,麥道向美國海軍陸戰隊和美國海軍推銷了兩種“阿帕奇”的艦載型,都為海上作業增強了防腐保護,主旋翼葉片可折疊,具有更多的固定點并改進了電磁干擾保護。海軍陸戰隊員在1981年9月對“阿帕奇”進行了為期兩周的評估,并進行了船上操作測試。


“海阿帕奇”的進化

  “阿帕奇”陸戰隊型沒有鏈炮,不過可掛載TOW反坦克導彈和“祖尼”127毫米(5英寸)重型無制導火箭巢,以及AIM-9“響尾蛇”空空導彈或“響尾蛇”反輻射導彈(SideARM),該機把“響尾蛇”導彈掛載與翼尖滑軌?!鞍⑴疗妗痹?987年取得了發射“響尾蛇”的資格。海軍陸戰隊非常喜歡“阿帕奇”,但問題是沒錢。

  海軍的“海阿帕奇”將具有折疊尾梁以方便艦上存放,并用AN/APG-65海上搜索和瞄準雷達取代了TADS/PNVS和鏈炮,該機還具有可伸縮空中加油探管,可掛載四艘“魚叉”、“企鵝”或其他反艦導彈。但美國海軍對專用武裝直升機毫無興趣。


“海阿帕奇”早期構型想象圖


后期構型想象圖

艱難服役

  AH-64A的服役并不順利,由于單機成本急劇上漲,使“阿帕奇”成為美國國會的一個靶子。雪上加霜的是,該機作為一種復雜的直升機,在服役初期遭遇了常見的磨合問題,因制造缺陷產生的旋翼裂紋問題讓該機聲名狼藉?!鞍⑴疗妗钡臒o故障間隔時間(MTBF)在服役初期只有3.83小時,不過考慮到該機系統的復雜性,美國陸軍只要求2.8小時的MTBF,很快該機的MTBF攀升到4小時以上。


“阿帕奇”在服役初期飽受可靠性問題的困擾

  美國陸軍為該機設置了4機編隊戰術,可分成兩個雙機編隊靈活作戰?!鞍⑴疗妗币材芘c地面或空中的前進空中管制員(FAC)合作,攻擊后者指示的目標,并能與空軍的A-10“疣豬”攻擊機合作。“阿帕奇”和“疣豬”堪稱一對致命組合,取得了1+1大于2上的戰術效果。

  “阿帕奇”在1989年底美國入侵巴拿馬的“正義事業”行動中首次參戰,但作戰表現毫無亮點,遭遇了幾次地面火力的射擊,并向諾列加總部大樓發射了兩枚“地獄火”。

海灣戰爭

  在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阿帕奇”表現出色,在1991年1月17日凌晨開始的“沙漠風暴”行動中摧毀了三座伊拉克雷達站,讓聯軍隨后的空襲未被發現。當天0238小時,美國空軍第20特戰中隊的3架MH-53J率領9架美國陸軍的AH-64A“阿帕奇”攻擊直升機組成“諾曼底特遣隊”,從西側深入伊拉克領土48公里,用AGM-114“地獄火”導彈摧毀了伊拉克第二防空區設置在曼雅附近的P-15/-18前線預警雷達站。13分鐘后,兩架F-117在雷達站東北48公里處轟炸了努海卜截擊作戰中心地堡,這三次攻擊在西部分區作戰中心地空雷達覆蓋上撕開了一個寬97公里的大口子。


“沙漠盾牌”行動中部署在沙特的AH-64A

  “阿帕奇”隨后參加了1991年2月24日開始的100小時地面戰,支援聯軍地面攻勢。一名美軍指揮官回憶他曾以為“阿帕奇”部隊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才能適應這場戰爭,但沒想到平常進行的訓練使他們完全能勝任自己的任務:“‘阿帕奇’按照優先順序迅速并有條不紊地機會敵方目標——使用‘地獄火’擊毀坦克,使用火箭彈擊毀BMP步兵戰車,使用30毫米鏈炮擊毀輪式車輛?!?/p>

  許多機組在戰爭前從未發射過“地獄火”實彈,僅在“阿帕奇”模擬器上進行了相關訓練,而且模擬器的擬真度還不是很高。炮手發現扣動扳機后“地獄火”的發射有兩秒延遲,并且在發射中會產生強烈閃光。戰爭結束后,“阿帕奇”模擬器在逼真程度上進行了改進。

  有277架“阿帕奇”參加了“沙漠風暴”行動,摧毀了約500輛伊拉克坦克以及大量地面車輛、火炮和定在地面的飛機。這場戰爭結束了人們對“阿帕奇”的大部分質疑。


海灣戰爭結束了人們對“阿帕奇”的大部分質疑

  “阿帕奇”在2001-2003年冬季參加了美國在阿富汗發動機的反恐戰爭,2003年該機又參加了美國對伊拉克的入侵。

  AH-64最近的戰斗行動是2003年春季美國對伊拉克的入侵,遭受重大損失。3月24日凌晨,美國陸軍第一軍第227航空團出動32架“阿帕奇”攻擊巴格達以南80公里的卡爾巴拉地區的伊拉克共和國衛隊麥地那師第二裝甲旅,結果遭遇伏擊,一架“阿帕奇”被擊落,其他直升機個個遍體鱗傷。有人認為這次戰斗昭示著有人駕駛武裝直升機的時代已經結束,武裝直升機將很快被固定翼或武裝無人機取代。而武直支持者們則表示這次慘敗主要原因是戰術不利,以及“阿帕奇”在起飛時就有人通風報信,失去了突然性。他們進一步指出,大部分受傷“阿帕奇”在很短時間內被修復重回現役,正是該機能承受重大戰傷能力的表現。


2003年墜毀在伊拉克的AH-64

AH-64+

  盡管AH-64A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的表現非常出色,但仍然存暴露出明顯缺陷。AH-64A過時的模擬導航設備、傳感器、瞄準及其他航電子系統根本無法勝任現代戰爭,不得不依靠特種部隊的“黑鷹”直升機以及其他具有現代航電設備的平臺提供目標數據。

  阿帕奇的“地獄火”導彈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在某些情況下會被沙漠表面反射的激光吸引,一頭扎入地面。戰爭結束后,美國陸軍開始裝備改進后AGM-114K“地獄火II”,該彈具有更智能的激光導引頭和自動駕駛儀,更致命的戰斗部,以及更遠的射程。


AGM-114K“地獄火II”

  對“阿帕奇”自身的改進有點耗時,麥道在上世紀80年代末曾經提出過AH-64B改進型,美國陸軍也考慮了AH-64A升級計劃,但都沒有付諸實施,這是因為航電技術日新月異,上述改進在硬件實施階段就會變得過時。海灣戰爭后,美國陸軍終于下決心升級AH-64A,計劃把254架AH-64A增量升級到AH-64A+標準,該機將換裝新型旋翼葉片、帶GPS衛星接收機和備用慣導系統(INS)的新型導航系統、發動機進氣口沙濾器(海灣戰爭證明該裝置在沙漠環境下的必要性)、新型保密無線電、數據鏈。

  但到了1992年,美國陸軍放棄了AH-64A+升級計劃,決定啟動更強大AH-64D改進型的研制。1990年8月,AH-64D研制計劃獲得綠燈,5架AH-64D原型機中的第一架原型機于1992年4月15日首飛。麥道在1996年獲得了該機的生產合同,第一架生產型AH-64D于1997年春交付美國陸軍。


AH-64D原型機

“長弓阿帕奇”

  AH-64D的航電經過重大升級,其中包括:

  現代化座艙,前后座艙都具有兩個15×15厘米(6×6英寸)多功能顯示器(MFD),同時大大簡化了AH-64A上的老式開關-表盤控制布局。AH-64D原型機安裝的是單色顯示器,生產型改用彩色顯示器。


AH-64D前座炮手座艙


后座飛行員座艙

  Plessey AN/ASN-157多普勒雷達導航系統、霍尼韋爾AN/APN-209雷達高度計和雙GPS-INS導航系統。GPS-INS系統相對于原先的HARS系統是一大進步。

  改進型語音無線電和MD-1295A綜合數據調制解調器(IDM),能與其他平臺交換作戰數據。

  具有數據傳輸模塊(DTM)的全新漢密爾頓標準處理器系統,允許將任務計劃上傳至直升機,此外還具有雙MILSTD-1553B數字航電總線。

  AH-64D可以通過大型頰部整流罩與AH-64A區分開來,這是為了容納新型航電設備。此外該機的電力容量增加了一倍。


AH-64D的兩側頰部大型整流罩

  部分AH-64D安裝了桅頂支座以安裝“長弓”系統,以發射AGM-114L“長弓地獄火”導彈。整套“長弓”系統包括AN/APG-78火控雷達(FCR)、AN/APR-48A射頻干涉儀(RFI)無源輻射定位系統。與TADS相比,“長弓”系統具有更好的全天候/晝夜瞄準能力,能遠距離實施攻擊,并降低了誤傷友軍的風險。要知道在海灣戰爭中曾發生多起“阿帕奇”誤傷美軍裝甲車的事件。

  桅頂雷達能讓“阿帕奇”懸停在樹梢高度瞄準敵人,這是安裝在機鼻的TADS所無法實現的。在“阿帕奇”項目之初,就有人設想把TADS安裝在桅頂,但這個概念超越了當時的技術?!伴L弓”雷達可同時跟蹤12個目標,“長弓地獄火”導彈發射后可自主跟蹤目標,適用于打擊地面和空中目標。


頭上頂個球的“長弓”雷達,球下方是AN/APR-48A射頻干涉儀


AN/APG-78火控雷達

  1995年春,美國陸軍在加州亨特利格特堡進行AH-64A和AH-64D的對比測試,想搞清楚AH-64D的進步到底有多大。在測試中,AH-64A擊毀了75個敵方目標,自身損失28架,誤傷34個友軍目標。而AH-64D擊毀了300個敵方目標,自身僅損失4架,同時沒有任何誤傷。

  帶“長弓”雷達的“阿帕奇”被命名為AH-64D“長弓阿帕奇”。而沒有雷達AH-64D直到1993年末一直被美國陸軍稱為AH-64C,后來才改為AH-64D“阿帕奇”。除雷達外這兩種型號之間的差異很小,因為AH-64D可在幾小時內在外場被升級到AH-64D“長弓阿帕奇”。


頭上沒有球的AH-64D“阿帕奇”

  美國陸軍曾考慮把所有AH-64A升級成AH-64D,其中“長弓阿帕奇”的數量占三分之一,但最后只升級了501架AH-64A,這與陸軍期望的600架“阿帕奇”AH-64D機隊的規模略有差距。未升級的AH-64A原本預定移交給陸軍國民警衛隊以取代AH-1“眼鏡蛇”,但在2012年底全部退役。

  大約一半AH-64D升級了功率加大的T700-GE-701C渦軸發動機,該機的的另一個升級項目是旋翼折疊系統,波音從2003年開始交付旋翼折疊套件。


AH-64D的手動旋翼折疊系統,便于機載運輸

  “阿帕奇”的標準空空導彈終于塵埃落定,“毒刺”在與英國“星光”導彈的競爭中勝出。在早期測試中,空空導彈是掛載在“阿帕奇”的短翼外側掛架下方的,后改成掛載于翼尖兩側的發射管內。由于“毒刺”的重量很輕,所以沒有理由占據短翼的重型掛架。


AH-64的雙聯“毒刺”發射管

  此外,美國陸軍啟動了“箭頭”項目,也被稱為現代化TADS/PVNS(M-TADS/PNVS)項目,通過采用最新的傳感器技術對“阿帕奇”的光電觀瞄系統進行升級,來降低維護工作量,提高可靠性,并在最大射程上提高“地獄火”的瞄準精度。新FLIR有三種視野,并為炮手配備了一個新的LCD顯示器,飛行員FLIR有兩種視場。該系統還包括一臺變焦CCD電視攝像機,一臺激光測距儀和光斑跟蹤器,以及自動目標跟蹤和瞄準系統。M-TADS/PVNS于2003年底投產,2005服役,共有704架“阿帕奇”安裝了“箭頭”,該系統目前在增量升級中。


安裝M-TADS/PNVS的“長弓阿帕奇”

  “阿帕奇”的武器庫中也增加了新單元,包括最新的AGM-114R“地獄火”導彈。該彈具有改進的戰斗部,可攻擊一系列不同的目標。其制導系統也經過改進,具有大離軸角發射能力。該機目前還能發射激光制導的70毫米火箭,也就是先進精確殺傷武器系統(APKWS)。


“地獄火”導彈家族

披薩運輸機

  自從休斯飛機公司的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在1986年4月服役后,這種知名重型武裝直升機就在不務正業轉行運輸直升機的道路上越跑越遠……

  借助武裝直升機強大火力和防護力運輸人員的想法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了,蘇聯時代的米-24“雌鹿”就把這一設想發揮得淋漓盡致,其載員艙可裝載一個完整步兵班執行機降作戰,堪稱飛行步戰。

  當然,先天不足的“阿帕奇”并不奢望能運輸一個步兵班,但運輸一兩名人員執行搜救或者特戰任務踮起腳尖還是能做到的。上世紀90年代末,一家英國公司就為“阿帕奇”研制了一種外掛式載人吊艙,這種吊艙大小類似副油箱,可掛載于武裝直升機或垂直起降戰斗機翼下掛架,吊艙內部配備有氧氣罐和加熱器,可供一人仰臥??上У氖悄抑行邼挠鴩啦坎]有出錢支持該項目,導致載人吊艙無疾而終。



“阿帕奇”的載人吊艙

  載人吊艙被取消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在2009年的阿富汗戰爭中,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的4名士兵冒著巨大的風險,坐在兩架AH-64“阿帕奇”直升機前機身兩側,在赫爾曼德省拯救了在此前戰斗中失蹤的大兵馬修·福德。這次救援行動的意義不僅在于成功使AH-64變身為一種人員運輸直升機(盡管只能運輸2人),還開創了武裝直升機載人搜救作戰先例,被多國陸航紛紛效仿。


AH-64“搭便車”載人訓練,心理素質要求極高

  之后在2018年10月,美國陸航又開發出了AH-64的披薩快遞功能,創造出在披薩外賣史上首次動用武裝直升機送貨的紀錄。當時為了慰問在前進直升機裝彈和加油點辛苦工作的地勤,第10山地師派出第6騎兵團第6中隊的一架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送去了六盒熱騰騰的達美樂披薩餅。

  由于“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機身上沒有專門設置的行李艙,也沒有專用可掛載于短翼下方的行李吊艙,在接到快遞披薩餅的命令之后可讓機組犯了難。一陣頭腦風暴之后,飛行員突然靈機一動,“阿帕奇”后機身不是有兩個生存套件艙嘛,可以用這玩意來快遞新鮮披薩啊。


“阿帕奇”的生存套件艙

  顧名思義,生存套件艙就是用來存放生存套件的。這個小艙左右機身都有,內部可容納一套直升機野外生存急救救援套件,包含必備的野外生存和所有救援工具,供機組在迫降或墜機之后在野外求生。于是“阿帕奇”機組取出機身右側的生存套件,塞進六盒披薩餅,順利完成了這次特殊快遞任務。


正好可以放進六盒披薩

  當然,“阿帕奇”費心盡力開發的運兵和運披薩功能在素有“阿帕奇斯基”的米-28“浩劫”武裝直升機面前就不夠看了。這種俄制重型武裝直升機雖然沒有繼承“雌鹿”的運兵能力,但在后機身仍然保留的空間龐大的航電艙。早在上世紀90年代西方就懷疑米-28能夠運輸3名兵員,其實指的就是這個特殊設計的航電艙,在實際使用中,米-28機組經常用這個航電艙來運輸個人行李和彈藥。



米-28奢侈的機身航電艙

“阿帕奇衛士”

  美國陸軍本來計劃采購1200架波音-西科斯基RAH-66“科曼奇”偵察/攻擊直升機來取代“阿帕奇”,但隨著“科曼奇”在2004年被砍,意味著AH-64D將需要服役更長時間。于是美國陸軍在2005年夏啟動了AH-64D Block 3研制項目。該機在2012年被重新命名為AH-64E。AH-64E的升級內容包括:

  具有10000小時壽命的新型復合材料尾梁和旋翼。

  功率升級的T700-GE-701D發動機和傳動系統,使AH-64E在高溫高原條件下仍具有最大有效載荷。AH-64E的發動機與UH-70M“黑鷹”相同,使用通用電氣提供的升級套件,老式的-701和-701C發動機能在外場被升級到-701D標準。


T700-GE-701D發動機

  ASPI上排式尾噴管是長弓 Block III項目生存性改進的成果,尾噴管下方可見冷空氣進氣口,其結構和原理可能和原先的“黑洞”噴管差不多,但改為上排利用旋翼下洗氣流加強排氣降溫效果。以后美國陸軍所有阿帕奇都將升級這種新型噴管。

 



AH-64E的新型ASPI尾噴管

  聯合戰術無線電系統(JTRS或“Jitters”),Jitters是一種軟件可編程的無線電,能與現有繁多型號的無線電通訊。

  無人機系統戰術通用數據鏈組件(UTA)能讓AH-64E接收無人機的傳感器數據,并對無人機進行遙駕。為了實現與無人機的編隊作戰,AH-64D Block II也安裝了互操作性組合2級(VUIT-2)數據鏈,但只能接收無人機的視頻數據,不能遙控。

  “長弓”雷達的探測距離翻倍,并具有智能化任務處理器系統。

  第一架經過升級的AH-64E“阿帕奇衛士”在2008年夏首飛,該機在2010年底開始低速生產,2011年底開始交付,2013年底正式服役。


阿富汗戰場上的AH-64E“阿帕奇衛士”

  美國陸軍已經啟動了改進型渦輪發動機計劃(ITEP),計劃研制一種2240千瓦(3000軸馬力)級別的新型渦軸發動機來升級“阿帕奇”和“黑鷹”。ITEP的前身是2008-2014年進行的先進經濟型渦輪發動機(AATE)驗證計劃,該計劃證明了T700尺寸的發動機能夠達到3000軸馬力級別,除了功率大幅提高之外,這種發動機的燃油效率還將提高25%,使用壽命提高20%。在AATE驗證計劃中,通用電氣展示了GE3000,霍尼韋爾與普惠公司合資先進渦輪發動機公司(ATEC)展示了HPW3000。陸軍在2016年向ATEC授予一份合同以推進HWP3000的研制。


HPW3000概念圖

  美國陸軍的690架AH-64E“阿帕奇”預計將服役到2025年,其中大部分都是升級而成,全新制造的僅有56架。AH-64E的后繼機很可能是陸軍“未來垂直升力”發展計劃中勝出的一種高速旋翼機。

高速阿帕奇

  在高速旋翼機大行其道的今天,美國陸軍正在推進未來垂直起降飛機(FVL)項目,預計將在貝爾V-280“勇士”傾轉旋翼機和波音-西科斯基SB-1“無畏”復合推進直升機中選擇一種,取代現役UH-60“黑鷹”和CH-47“支奴干”運輸直升機,并派生出專用武裝型來取代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FVL可以說是又一個贏家通吃的重大軍機項目,和F-35那樣主導未來數十年的西方軍用直升機市場。

  在“阿帕奇”后繼機問題上,兩家公司都已經展示過各自的概念。例如波音公司在2018年10月初的美國陸軍協會年會上展示的一種串列雙座武裝直升機概念,該機沿用了SB-1的動力裝置、傳動系統、同軸反轉剛性雙旋翼以及復合推進布局。


SB-1“無畏”的武裝直升機派生型

  但波音并沒有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中,在研究SB-1武裝型的同時,也在進行AH-64E“阿帕奇”高速改進研究。這種高速型被稱為AH-64E Block 2復合推進,加大了機翼短翼,發動機尾噴管改為向后噴氣以提供些許推力,垂尾移到尾梁下方,末端還增加了一個后部推進螺旋槳,同時在平尾左端保留了抗扭矩尾槳。

  目前該機的30%縮比模型正在波音費城風洞進行測試,預計將在明年1月份結束。波音公司表示這些改進將使AH-64E的速度和航程提高50%,機身壽命延長兩倍,燃油效率提高24%,同時價格僅提高20%。


波音高速“阿帕奇”風洞模型

  看來波音把AH-64E Block 2復合推進作為FVL武裝型的低風險替代方案,做好兩手準備,萬一SB-1競標失敗也有余力以低價競爭一下未來武裝直升機。

  有趣的是該機在總體設計上與1972年下馬的洛克希德AH-56“夏延”高速武裝直升機一模一樣,同樣是加大短翼、后向尾噴管、尾部推進螺旋槳和平尾尾槳,不知洛馬公司會不會大呼波音抄襲呢?

  當年的AH-56在試飛中曾達到407公里/小時的最大速度,最后因三次墜機和難以解決的技術問題而被取消,讓許多航空迷扼腕嘆息。時隔四十多年之后,誰也不會想到“夏延”將借尸還魂,有可能在“阿帕奇”最新改進型上復活。


之前Piasecki公司也曾提出過復合推進“阿帕奇”概念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最強武直!詳解美軍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
歷史上的今天 1975年9月30日 美制AH-64阿帕奇首飛
美軍第一種武裝直升機是啥?不是阿帕奇,但比阿帕奇更風騷!
AH-64阿帕奇 武裝直升機——高清相片
今日武器裝備分享-美國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
美國 休斯 AH-64 阿帕奇 武裝直升機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峰县| 双鸭山市| 三江| 灵丘县| 绍兴县| 临武县| 四子王旗| 涿州市| 遂平县| 西藏| 安福县| 和田县| 寿光市| 临泽县| 望江县| 柞水县| 从化市| 黔东| 海门市| 汕头市| 理塘县| 麦盖提县| 上思县| 阿克苏市| 海门市| 颍上县| 扶余县| 许昌市| 绿春县| 于田县| 志丹县| 锡林郭勒盟| 苏尼特右旗| 罗江县| 思茅市| 保山市| 镇安县| 曲松县| 康马县| 崇阳县| 德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