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國人大常委委員張蘇軍呼吁,國家應盡快修改婚姻法,將法定婚齡降至18周歲。新聞一出,到處是嘲笑者:允許高一高二談戀愛,高三畢業就結婚啦?18歲能養活自己嗎,居然還養娃?青春期的孩子早戀不懂事,國家縱容他們胡鬧?國家這是在鼓勵逼婚嗎?等等。
如此理直氣壯,其實不得要領。
降低法定婚至18周歲,只是允許,并非鼓勵。允許是增進自由,至于每個人結婚,還是各人自決。不想早結婚的人,無論法定婚齡如何降低,都無關緊要。有些人確實想早結婚,這件事就顯得很重要。
18歲是法律上的成年人:一切合法的民事交易都可以從事,有選舉和被選舉的權利,可以擔任公職人員,殺人越貨都可以槍斃——就是不能結婚,道理何在?
說身體尚不成熟,不宜結婚,是大謬。女性到14周歲、男性到16周歲,性和生育功能基本成熟。法律偏要推遲6年,說不過去。
說年輕人心智未成熟,不宜結婚,也不靠譜。心智成熟與否,評價起來很主觀,也不是結婚硬性要求。按「心智成熟」之標準,二三十歲貪玩任性的人大有人在,豈非都沒資格結婚?
同樣的道理,財務也不是結婚的法定門檻。有些人早早立世,有些人寄生啃老。大量年輕人結婚以及婚后生活,都需父母資助,按照他們的說法,都沒有結婚資格嗎?
要提高法定婚齡,可舉的理由太多了:學業未成(事實上,本科生結婚已不鮮見),不懂感情(什么叫懂感情),能力不足(結婚要考試嗎)……看似有道理,其實根本沒法談。
正因為沒有標準,「何時結婚」這種事,自古都由個人和家庭決策。國家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下限的門檻放得很低,給予民眾充分的自決權。22歲允許結婚,與18歲允許結婚,自然是前者管得寬,后者管得少。
法定婚齡門檻,應服從婚姻目的:成年人組建家庭,生兒育女。至于是貧是富,是愚是智,不該是禁止結婚的理由。很多國家將法定婚齡和成年標準劃在同一條線,或者女性婚齡普遍比男性小一兩歲(女性生育能力成熟比男性早),道理在這里。
英國的法定婚齡是16周歲;法國是男性18周歲,女性15周歲;俄羅斯和日本,男女的法定婚齡都是18歲(此前日本女性法定婚齡是16周歲,受平權運動影響,提高至18歲)。
西班牙的法定婚齡原是14周歲,形同虛設。這是中世紀流傳下來的法律,現代社會很少有人那么早結婚了,于是調整至16周歲。這些國家平均的初婚年齡,其實都遠超過法定婚齡。
中國古代法定婚齡,男性通常16歲,女性14歲。男女身體都剛發育成熟,結婚確實偏早。橫向來看,各國基本如此,與其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還不如說「男大允婚、女大許嫁」。近代中國法定婚齡提高至18周歲,完成了和世界接軌。
可以說,國家將法定婚齡定在18周歲,乃是常見、合理,無須大驚小怪的。
今天的臺灣、香港和澳門地區,乃至華人社會新加坡,大部分人都很晚結婚,平均初次結婚年齡已近30歲,但法定婚齡仍是18周歲。這就是自由的真諦。有些人晚結婚,想多晚就多晚,但如果有人想早結婚,也不受法律的橫加限制。
很多人習以為常,大加推崇的晚婚晚育,倒是包含相當多干預因素。建國初期中國法定婚齡是男性20周歲、女性18周歲——雖不算早,也不離譜。
而到后來,將法定婚齡延后兩年(男性22周歲、女性20周歲),達到世界最晚水平,直接是為了控制生育。當時就有人提出,將法定婚齡延遲5年,一百年差不多可以少生一代人。
提高法定婚齡,從來不是為了體貼照顧年輕人,而是調控人口數量。在人口形勢大逆轉的今天,這樣的理由早就站不住腳。因為人口問題,傳統以來自由的婚齡狀態,被提高好幾年,現在是不是也該松動調整,恢復如前呢?
在中國談降低法定婚齡,離不開「鼓勵生育」的話題。包括黃細花和梁建章在內的有識之士,他們都建議「降低法定婚齡」,從而達到鼓勵生育的目標。這種說法招致一些女性反感:急吼吼地降低法定婚齡,還不是逼我們生孩子?這不也是另一種計劃生育嗎?
此種觀點錯就錯在,沒有弄明白:這里面的「鼓勵」,本質是松綁,是權利的恢復。
正如過去長期實行「一胎制」,后來政策允許生二胎,不少家庭終于生了二胎。這個過程中,女性的生育權利受到保障,宏觀生育率得以提升。這就是政策調整的「鼓勵生育」。
現在有人呼吁,要降低法定婚齡,讓有意愿早婚早育的青年得以實現,而早生育者生二胎三胎的可能性,也高于晚育者——從客觀效果看,也有利于生育率提高。這算不算「鼓勵生育」呢?從結果來看,當然算。
中國人口危機會有稍許的緩解。更重要的是,個人權利沒有受到侵害。這樣一項利國利民,保障權利的建議,何以在一些人口中,竟變得荒唐不堪呢?
很多人反對降低法定婚齡,不是因為本人利益受損——只要不想結婚,就算將法定婚齡降至16周歲,他也不會結婚;今天法定婚齡是22歲或20歲,他也完全可以不結婚。他們反對的隱秘理由,可能僅僅是「催婚壓力巨大」。
他們沒想到的是,以中國之大,世情百態,確實有人希望早婚早育,人生競賽之路提前跑。這里面有男性,也包括不少女性。此種愿望,合情合理,無傷大雅,法律不應橫加干涉。
對于自己不喜歡、不會去做,或者看不慣的事情,不要動輒要求禁止,這是現代人應有的文明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