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作為日常極其普通的一件事,最近它的規矩好像多了起來。
比如低血壓的人不能睡午覺、肥胖的人不能睡午覺、午睡會讓人中風猝死……
好好的一個健康充電站,怎么就變成眾矢之的了?
午睡令人發胖?
相傳體重超過20%的人睡午覺,體重會更加重。
這個說法真的很難讓人信服。
長胖主要是飲食結構不合理、缺少運動、藥物、基因導致,和午睡沒有一點關系。
至于有人說,肥胖者在睡眠時新陳代謝率下降,脂類分泌異常,對身體不好,所以應減少睡眠時間,盡量不午睡。
這更是天大的笑話了。事實上人有兩個睡眠高峰期,一個是凌晨1:00~3:00,一個是下午13:00~14:00,這兩個時間段人最想睡覺。
睡眠是身體的剛需,身體想要睡覺的時候卻不讓睡,結果只會適得其反,引發更多的疾病問題。
午睡會提高中風風險?
相傳午睡讓血流速度減慢,在血管壁上形成血栓,增加腦卒中的風險。
腦卒中和很多因素有關,但正常的午睡是不會增加中風風險。
相反,習慣性失眠、睡眠被打斷、睡眠質量差才容易誘發中風,危及身體。
低血壓的人不能午睡?
相傳室溫過高或過低都會加速水分和電解質消耗,加重低血壓。
事實上,無論室內溫度過高或過低,人都很快被熱醒或冷醒,哪還會在不適的溫度中長時間熟睡。
而且現在大家都通過空調、風扇進行溫度調節,根本不用擔心溫度對血壓造成的影響。
另外,人的血壓在凌晨2~3點才是最低,低血壓患者此時才是更加應該注意低血壓問題。
睡眠不好的人不能午睡?
相傳睡眠不好的人,中午睡覺更加導致晚上睡不著。
這么一聽確實很有道理,本來就很難睡著,午睡還把睡意睡沒了,那么晚上變得很精神怎么辦?
睡眠不好的人可以根據自己情況適當調節下,比如到了中午犯困時,可以稍微打盹10分鐘左右,既能休息到,又可以避免晚上睡不著。
人人都可以午睡
午睡是人類的本能需求,它不分年齡、不分性別,只要到了中午犯困了,都可以去休息一下,快速給身體充下電,不存在哪幾類人不適合午睡的說法。
而且習慣午睡的人,還能帶來這4個好處:
1、提高記憶力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研究人員發現:午睡和夜間睡眠一樣可以促進大腦記憶,讓記性更好。
適當的午睡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它可以消除勞累,讓大腦保持清醒,更加高效率地完成下午的工作。
2、緩解壓力
哪怕是10分鐘的午睡時間,也能緩解壓力,改善心情,調整心態,讓身體得以放松。
3、提高免疫力
午睡也可以刺激體內的淋巴細胞,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4、有效養眼
午睡即使睡不著,但可以閉目養神,讓眼睛得到休息,避免眼睛勞累過度導致視力變差。
午睡并非越久越好
午睡雖好,但卻有個很大的壞處,那就是——
睡多了反而對身體有危害的。
來自歐洲心血管學會上的一項研究顯示,長時間午睡,死亡風險和心腦血管風險分別增加30%和34%。
不是說午睡可以修復體力、緩解疲勞嗎,怎么還對人有害?
午睡本身沒有任何過錯,但是一個優質的午睡卻要建立在對的時間上。
報告稱:
午睡≥60分鐘,患心腦血管風險增加34%;
午睡40分鐘~60分鐘,不增加心腦血管風險,但會增加高血脂、高血壓等代謝綜合癥風險;
午睡<40分鐘,會改善心腦血管的健康。
試想一下,當你午睡時間超過了1、2小時,起床之后是不是感覺沒有精神,整個人處于懵的狀態,而且還想繼續睡下去。
這都是身體在提醒你睡太多了,中樞神經受到抑制,出現頭暈眼花、機體勞累的癥狀。
一旦長期下去,便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增加死亡風險。
好的午睡,要做到這4點
1
午睡時間不要太長
最佳的午睡時長是20~30分鐘,在深度睡眠之前讓身體休息好,然后醒來開始下午的工作。
2
不要吃飽就睡
吃完飯后人容易犯困,但這時候馬上睡覺也不好,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引發胃痛胃炎,甚至出現腦部供血不足,誘發腦栓塞。
飯后活動10~20分鐘再睡會更加合適。
3
不要睡太晚
放假在家午休的時候,很多人到了中午1、2點才去吃飯,準備睡午覺已經是3、4點了。
這個時候再去入睡,容易引起生物鐘混亂,晚上又難以入睡,只能熬夜玩手機,導致第二天精神不好。
4
姿勢要注意
不少上班一族由于條件有限,在辦公室里午休的時候只有這兩種姿勢:趴著睡或仰著睡。
趴著睡容易流口水,而且頭枕在胳膊上,容易壓著血管和神經,壓久了血液不流通,自然會麻痹。
仰著睡的話,因為頭部很難固定,經常東歪西倒,容易造成頸部肌肉處于拉伸狀態,導致頸部酸痛。
所以,在辦公室睡覺的小伙伴們,建議脖子掛個U型枕頭,減緩不適感。當然,也可以買個小折疊床,舒舒服服睡個午覺。
好的午睡可以讓人更健康,不好的午睡傷害身體,最重要還是看自己怎么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