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23 19:48:33| 分類:
默認分類 | 標簽: |字號大中小
急性化膿性乳腺炎:
1. 菌必治2克+5%鹽水250毫升 靜滴。
2. 驗方:
內服取絲瓜絡20 蒲公英20 煎服早晚個一次,外用取仙人掌去刺洗凈后搗爛外敷每日一次,3天為一療程,體溫高者,適當加用抗生素,以靜脈滴注為首選,只要乳汁不變質,均鼓勵哺乳。 6天內100%治愈。
3. 消乳湯:
治結乳腫痛或成乳癰新起者,一服即消,如以作膿,亦可消腫止痛,并治療一切紅腫瘡瘍。:
知母24,連翹12,銀花10 穿山甲6(炒搗)
栝樓15 丹參12 乳香12 沒藥12
4.
銀花24 陳皮10 連翹10 蒲公英15 青皮6 甘草6
5
全蝎2只,饅頭1個,用饅頭將全蝎包入,飯前吞服。治愈錄99.6%
6.纖維瘤: 效良。
當歸12 雞血藤12 白芍10 白術10 茯苓10 柴胡10 王不留行10 香附10
丹參10 元參15 麥冬10 路路通10 甘草6 夏枯草20 桔核10
7. 纖維瘤(待驗證)
瓜蔞30 海藻30 昆布30 桃仁12 赤芍12 川芎12 柴胡12 香附12 當歸12 乳香12 陳皮10 絲瓜絡10 厚卜15 雞內金15 煅牡礪15 象貝15 半夏6
單位:克 水煎服 藥渣布包局部熱敷 日一劑 1--2劑見效
亦可用于
乳腺增生1.乳腺囊性增生
牡蠣30 昆布15 海藻15 雞血藤15 淫羊藿15 菟絲子15 王不留行15
莪術15 三棱15 皂角刺15 柴胡9 鹿角9 通草6 丹參12 香附9
2.乳腺囊性增生:
肝郁氣滯: 脹痛,情緒差時加重,經前明顯,舌苔簿白,脈弦.
1.)
柴胡9 白芍9 白術9 茯苓9 當歸9 炙甘草5 赤芍9 香附9
胸悶加青皮,王不留行,山甲 腫塊堅硬加桃仁,紅花,山慈姑,浙貝 月經不調加
仙茅,淫羊藿 結節加郁金,王不留行 肝郁化火加丹皮梔子 有瘀血加桃仁,
紅花 肝腎虛加山茱萸,巴戟天. 10劑140元 效良 加夏枯草12
2).
炒柴胡5 炒川芎5 青橘葉10 青皮10 栝樓10
炒川楝子10 香附10 炒當歸10 赤芍10 絲瓜絡10
脹痛不能觸衣加王不留行,路路通. 腫塊堅硬加夏枯草,橘絡. 月經后期量
少加王不留行,益母草,土鱉蟲 ;便秘加大黃,栝樓仁 枳實 川楝子 月經先期量
多,舌紅脈數加丹皮,黃芩,甘草,簿荷,去川芎.
肝郁痰結:
乳中結塊疼痛,邊界不清,質地堅韌,舌質暗,苔黃,脈弦滑.
1)枳殼12 香附10 牡蠣30 海藻15 郁金15 淫羊藿6
疼痛劇烈連及雙上肢加乳香 沒藥 元胡
煩躁易怒加丹皮,梔子,赤芍. 腫塊堅硬加 莪術 三棱 山甲 王不留行 丹參
乳頭溢液加炒麥芽,山楂,白芍,熟地
2)結合月經周期變化服藥:
1.行經期:
歸尾6 艾葉6 紅花10 炒枳殼10 澤蘭10 澤瀉10 菟絲子10 桂枝10 黑荊芥10 益母草10 制香附10 郁金10 炙甘草2
2.經后期:(經凈7天左右)
當歸10 炙黃芪10 黃精10 枸杞子10 旱蓮草10 桂枝10 香附10 佛手10 玫瑰花10
3.經間期:(經凈后14天左右)
女貞子10 旱蓮草10 桂枝10 夏枯草10 益母草10 菟絲子10 香附10 郁金10 路路通10 黑荊芥10
4. 經前期:(經前7天左右)
醋柴胡 香附 郁金 玫瑰花 菟絲子 天冬 炒枳殼各10g,炙甘草2 青皮6
以上處方隨癥加減:
腫塊較大,較硬,日久難消者加山甲 莪術 山慈姑等;疼痛明顯者加元胡,川楝子;手腳冰涼者加鹿角霜,熟附子;煩躁不安,潮熱者加丹皮,知母,炒梔子;脘腹脹滿,舌苔白膩者,加蒼術,炒白術,半夏,陳皮;睡眠欠佳者加夜交藤,合歡花。每天一次水煎服3個月為一療程。治療一療程。100%
熱毒熏結:(急性)
乳塊腫脹疼痛,局部灼熱,口干苦,便秘尿黃,舌紅,苔黃,脈弦數.
1.
蒲公英30 前胡30 金銀花30 山甲12 重樓15 王不留行20
丹參20 赤芍10 陳皮6 甘草5
發熱加黃芩 ; 惡露量多加通草 益母草,去王不留行,丹參
腫痛加甘菊,浙貝,白芷 ; 便秘加大黃.
2.
蒲公英30 鬼針草30 夏枯草20 犁頭草15 路路通15 王不留行15
海藻12 赤芍12 青皮12 通草10
氣虛加黃芪 當歸; 產后惡露不盡加益母草 蒲黃
發熱惡寒加柴胡 黃芩; 乳汁分泌多加山楂 生麥芽
3.
銀花30 連翹30 昆布15 海藻15 栝樓15 夏枯草15 重樓15
黃芩15 皂角刺15 浙貝15 木通 10 蜂房10 甘草5
紅腫加山甲 王不留行 丹參; 高熱加石膏 知母 柴胡
乳汁分泌多加山楂 生麥芽 ; 體虛加黨參 當歸; 藥渣外敷
4.
栝樓30 銀花10 枳殼10 貝母10 甘草2 白芷2 乳香2
青皮2 山甲5 角刺5(沒成膿特效)
5.
青皮10 陳皮10 丹皮10 枳殼10 銀花15 野菊花15 甘草6
如熱甚頭痛加紫花地丁,白芷,連翹, 體虛加黃芪,當歸.
疼痛甚加乳香,沒藥, 乳脹,乳汁不通或膿液排出不暢加王不留行,漏蘆,
皂角刺.( 膿液大都可隨乳汁自行流出)
肝郁血瘀
乳房刺痛,痛處固定,與月經周期無關,乳塊質硬,素來經行不暢,量少,
色暗紅有塊. 舌質暗有瘀斑點.苔薄,脈弦色.
橘核10 浙貝10 香附10 皂角刺10 丹參30 柴胡10 白芍15 牡蠣30
仙茅10 當歸10 王不留行15 莪術10 元胡15 青皮6
驗方:
1.男子乳房發育證:
柴胡10 川芎10 赤芍10 白芍10 當歸10 青皮10 王不留行15 橘子葉12 澤蘭10
郁金10 香附10 鹿角粉3(吞)象貝粉3(吞) 服藥1個月腫塊縮小,2個月消失。
2.男子乳房發育證:
柴胡9 白芍9 青皮4.5 半夏9 茯苓9 白芥子9 香附9 牡蠣30 瓜蔞9 煎服。
服藥1個月腫塊縮小,2個月消失。
5. 乳溢(益氣養血,補氣固澀)
黃芪30 白術10 陳皮10 升麻6 柴胡10 黨參15 當歸10 熟地10 白芍10 川芎6 炙甘草6
6. 乳溢(養陰晴肝,調益氣血)
生地15 女貞子10 旱蓮草10 赤芍10 白芍10 丹皮10 川楝子10 黃芪12 黨參12 白術10 當歸10 丹參10 牛膝12 澤瀉12 煎服
5乳溢.(清熱疏肝理氣)
丹皮10 黑梔子10 柴胡6 當歸10 白芍10 簿荷6 生地10 蘇羅子10 佛手6 川楝子10
6.乳溢(平肝降火,涼血活血,理氣散結)
歸尾6 牛膝6 紅花6 赤芍6 橘核15 煎服
乳腺纖維瘤:(特效方)
當歸12 雞血藤12 白芍10 白術10 茯苓10 柴胡10 王不留行10 香附10
丹參10 元參15 麥冬10 路路通10 甘草6 夏枯草20 桔核10
乳腺增生.腫塊特效穴,第4腰椎后正中線旁開1.5寸,用酒精棉擦,皮膚顏色紅色重的,用1.5寸針刺用力1分鐘,刺骨膜,癥狀重的當時即效,疼痛大減,腫塊變小,癥狀輕的,無疼或由小變沒,需加中藥配合。
第4腰椎后正中線旁開1.5寸,無準確的地方,因在它的1.5寸左右用酒精
搽一片,最紅的地方便是針的穴位,直刺應是髂骨上
脅 痛
驗方:
1: 柴胡25 白芍25 陳皮25 枳殼20 甘草20 川芎20 香附20
肝氣郁結加三仙,元胡,郁金,川楝子
瘀血加郁金,川楝子,三棱,莪術,元胡
肝膽濕熱加元胡,梔子,茵陳 黃柏 車前草,大黃.
2: 膽囊術后脅痛專方:
大黃12 柴胡12 桃仁10 紅花5 當歸10 山甲5 花粉10
甘草5 郁金10 黃芩10 白芍10
刺痛加乳香 每藥
脹痛加枳實 川楝子
肝郁氣滯:
脅肋脹痛,走竄不定,每因惱怒而加重,噯氣,胸悶,善太息,苔簿,脈弦.
柴胡6 白芍6 炙甘草6 郁金6 赤芍6
氣郁重加香附 青皮 陳皮
夾瘀加丹參 蒲黃 五靈脂
黃疸加茵陳 郁金 梔子
胸悶心悸加栝樓 丹參 檀香
活動時以胸部肌肉疼痛加當歸 乳香 沒藥 川楝子
胸痛以呼吸或咳嗽時為主加絲瓜絡 厚樸 桑白皮 栝樓皮
劍突下壓痛明顯加木香 佛手 海螵蛸 救必應 素馨花
右上腹疼痛加虎杖 茵陳 金錢草
肝膽濕熱:
右腹脹痛,進油膩則誘發,脘腹痞脹,口苦惡心,噯氣,舌質紅,苔黃厚膩,脈弦滑.
梔子20 茵陳20 郁金20 白芍15 青皮20 川楝子15 半夏15 虎杖20
黃芩20 柴胡20 厚樸15 枳殼15 大黃10 吳茱萸15 金錢草30
肝郁血瘀:
脅肋刺痛,固定不移,夜甚,日久不愈,或有外傷史,舌質暗或有瘀斑,脈細澀.
1.
柴胡12 花粉15 當歸12 紅花9 甘草6 山甲6 酒大黃30 桃仁9
地龍9 白芍24 栝樓皮12 枳殼9
口苦苔黃加丹皮 梔子 郁金
脅肋神經痛加防己
膽結石加金錢草
因外傷而痛加三七
2.
當歸9 赤芍9 桃仁9 紅花9 柴胡9 枳殼9 牛膝9 甘草3
桔梗9 青皮9 元胡9 乳香9 沒藥9 川芎4 栝樓皮18
納呆加薏苡仁 焦三仙 去乳香 沒藥
肝郁寒凝:
脅肋疼痛,遇寒加重,噯氣納呆,口不干,尿清長,舌質淡,苔白,脈弦緊.
附子6~20 桂枝9 柴胡12 枳實12 白芍12 甘草6 生姜6 川楝子9 元胡9
氣虛加黨參
刺痛加乳香 沒藥
便秘加大黃
便稀加炒白術
肝腎陰虛:
脅肋隱痛,固定不移,口干咽燥,舌紅苔少,脈細弦而數.
沙參9 麥冬9 歸身9 生地30 枸子18 川楝子4.5
夾瘀加桃仁 紅花
久痛加川足 烏蛇
夾痰加栝樓 白芥子
夾火加丹皮 山梔
心神不寧加龍齒 珍珠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