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哈帕斯渡口國家歷史公園游覽

華盛頓地區主要的河流叫做波托馬克河。溯河而上大約100公里有一條支流雪蘭多河與它匯合,河流交匯的地方有一個小鎮,名叫哈帕斯渡口(Harpers Ferry)。1859年10月,廢奴主義者約翰?布朗率領包括他的三個兒子在內的20多人偷襲當地的聯邦兵工廠和軍火庫,企圖奪取庫存的十萬條槍支和彈藥,號召人民特別是南方的黑奴起來造反,一舉廢除美國南方保持的買賣和使用奴隸的制度。結果事與愿違,沒有人起來響應,三天之后被聯邦軍隊鎮壓下去,除了5名逃脫不知所終以外,其余參加起事的人不是被擊斃,就是被判處死刑。

布朗于10月2日走上絞刑架之前,留下了一句著名的箴言:“我,約翰?布朗,現在堅信只有鮮血才能洗刷這個罪惡國土的罪行。”(I John Brown am now quite certain that the crimes of this guilty,  land: will never be purged away; but with Blood.)

第二年11月大選,林肯當選美國第16任總統,12月南卡羅來納州宣布脫離美國聯邦,到1861年2月有密西西比、佛羅里達等6個州加入分裂的行列(后來又增加弗吉尼亞等四個州),組成美利堅邦聯。4月邦聯軍隊攻占了位于南卡州查爾斯頓的薩姆特聯邦要塞,南北戰爭正式開打。

博物館里展示的南北戰爭哈帕斯渡口戰役圖片,墻上掛著聯邦和邦聯的國旗

在戰爭中間,林肯總統頒布了解放黑奴宣言,簽署法律廢除了逃亡奴隸法,國會通過了憲法第13修正案,在全美廢除奴隸制度。

戰爭持續了整整四年,雙方陣亡總計高達62萬人,是美國建國至今進行的所有戰爭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場戰爭。平民因為戰爭帶來的疾病等死亡人數則超過戰死的一倍,死亡和傷殘人口占到全美國的幾乎十分之一,而且大多數是男性青壯年,對美國的經濟特別是南方依賴出口的種植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要一兩代人之后美國的人口和經濟才超過戰前。

南北戰爭結束后的1867年,哈帕斯渡口建立了一所為以前的奴隸提供教育的施托雷爾學院。學院14周年校慶的時候,請著名記者道格拉斯來演講。道格拉斯生為黑奴,參與過布朗在堪薩斯領地的廢奴運動。他回憶說曾經警告布朗攻打哈帕斯渡口兵工廠的風險,但是布朗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道格拉斯推崇布朗是光榮的烈士,他“對于我們這個種族所表現的熱情甚至高過我們自己”。

約翰?布朗堡壘

到20世紀初,約翰-布朗和哈帕斯渡口成為美國黑人爭取平等權的一個象征。著名黑人教育家、作家、社會活動家杜波伊斯創建了黑人民權組織“尼亞加拉運動”(Niagara Movement),在哈帕斯渡口的施托雷爾學院舉辦了該組織的第一場公開活動。尼亞加拉運動后來演化為 “全國有色人種進步協會”(NAACP),直到今天在美國的政治生活中還在發揮重要作用。

哈帕斯渡口兵工廠和軍火庫早就不存在了,當年布朗和他的戰友最后據守、戰死或受傷被俘的消防隊車庫——現在被稱之為約翰-布朗堡壘——曾經被人購買運往芝加哥參加1891年的世博會,以后又搬回哈帕斯渡口重建,現在是哈帕斯渡口國家歷史公園的一部分,位置距離當年的實際地點只有不到50公尺。

哈帕斯渡口現在常住人口只有300多人,完全依靠川流不息的游人帶來的消費為生。我在幾個星期前去那里參觀的時候,發現游客各個年齡層次的都有,而且很多是父母子女甚至祖孫同游。人們在當年的遺址流連忘返,到國家公園管理局和私人辦的博物館仔細觀看展覽的圖片和文字,看來美國人對自己國家的這段血腥歷史的關注程度絲毫沒有被歷史的洪流所沖淡。

約翰?布朗就義圖片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場內戰呢?150年來,美國政治家、歷史學家和平民百姓對此爭論不休。據國會圖書館統計,關于南北戰爭的書籍有大約2萬6千部,是論述美國獨立戰爭的一倍。直到今天,在美國南方認為當時邦聯各州是為了他們所享有的(分離)權利而戰的還大有人在。當然有更多的人認為這是一種錯誤的權利,因為它對抗的是自由和進步。

據華盛頓郵報今年10月份的調查,在美國人中間認為這場戰爭的原因是因為南方的奴隸制度的占61%,甚至白人當中贊同的比例(64%)要高過黑人(52%)。很多人認為,因為打了這場戰爭,才有美國后來婦女獲得選舉權,取消種族隔離,教育和工作的平等權利等等現在人們視為天經地義的東西,它甚至比美國人在月球上留下足跡都更加重要。

約翰-布朗和哈帕斯渡口將在美國的歷史上留下永遠不會消失的印記。

(這是我將在今后陸續撰寫的美國南北戰爭150周年紀念文章的第一篇)

(照片均為Jianan攝)

約翰-布朗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