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解放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編輯怡爽
文/
解放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摘自:《天津教研網》
點擊數:686    更新時間:2006-11-9 -
低年級學生好動,低年級的教學要強調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要讓學生 “ 動起來 ” 實現耳、眼、口、手,腦的 “ 全頻道 ” 接受, “ 多功能 ” 協調, “ 立體式 ” 滲透。要做到以上幾點,作為教師,必須給予充足的時間放手讓學生大膽嘗試,大膽實踐,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過程。認知心理學認為,兒童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學習探索能力,他們渴望在學習中獲得樂趣、取得成功,作為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這種主動性,努力地創造條件讓學生的能動性得以發揮,以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讓學生看一看,解放眼睛,初步學會觀察
低年級兒童年齡小,觀察能力不強,他們最初的觀察是無目的、無順序的,只是對教材中的插圖、人物,顏色等感興趣,并不能領悟其中蘊藏的數學知識。所謂解放學生的眼睛,就是讓學生去觀察周圍事物,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求知的渠道,擴大知識領域,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在教學中,我尊重學生,讓他們隨意看,再進一步引導他們觀察,將他們的注意力引入正題。
例如,在教學第一課 “ 數一數 ” 時,一幅 “ 快樂的游樂場 ” 使學生興趣大增,學生們馬上被畫中的人物形象、景色、熱鬧場面、活動設施所吸引,都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并七嘴八舌議論起來, “ 這是滑梯,我們幼兒園里就有這樣的滑梯 ” , “ 我也玩過小木馬 ” , “ 我喜歡蝴蝶,這些蝴蝶真美麗 ” 。這時,我并沒有急于引入正題,而是給他們一定的時間隨意看自己想看的,邊看還可以邊說圖上有什么,并比一比誰說的最好,當學生的好奇心得到滿足后,我再提出要求: “ 這幅圖里還有許多數學知識呢?我們來找一找,看誰找的最多。 ” 我把學生的興趣引到數學上來,讓他們帶著問題去觀察,我再適時指導觀察方法,有意地引導他們按圖中一定的順序來觀察,學生很快找到了蘊藏在圖中的 10 個數, 1 座滑梯, 2 個秋千, 3 只小木馬, 4 架飛機 …… 這樣引導,使學生初步體會到觀察的步驟與方法。
二、讓學生想一想,解放頭腦,初步學會思考
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知識背景和思考方式,兒童同樣如此。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想自己所想的。所謂解放學生的頭腦,也就是培養學生自由的心靈,塑造樂觀開朗,自信向上的性格,使學生的心理沒有權威的陰影,啟發鼓勵學生敢想、善想。陶行知曾說過: “ 我們要發展兒童的創造力。要先把兒童的頭腦從迷信、成見、曲解和幻想中解放出來 ” 。也就是說要敢于沖破舊框框,這樣才能標新立異,才能展開想像的翅膀,打開思維的閘門,產生創新的內容。我在教學時充分利用新教材優勢,引導學生學會自己動腦筋,逐步學會思考的方法。充分肯定新穎想法,獨到見解。形成一種每個學生都敢想敢說的氛圍,使每位學生都能獨立思考,勇于大膽創新。
例如,在 “ 分一分 ” 的 “ 想想做做 ” 中有這樣一道題,題中有西紅柿、青菜、櫻桃、蘋果、黃瓜、豆角、辣椒、葡萄、蘿卜、草莓,在教學過程中,我沒有限制學生怎樣分,而是讓學生先觀察再想,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想法去分類。學生一下子說出了不同的分類方法,有的是按水果、蔬菜分的,有的是按顏色分的,有的是按長短來分的,有的是按有沒有柄來分的,還有的按生著吃和炒著吃來分的,還有一個孩子想說卻又不敢說,我鼓勵她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她說: “ 我喜歡吃草莓和櫻桃,所以我把它們分成一類,剩下的是我不喜歡吃的是另一類 ” 。這是多么奇特的想法,我和同學們都為她的這種想法鼓起了掌。
三、讓學生動一動,解放雙手,初步學會解決問題
僅有 “ 看 ” ,沒有 “ 做 ” 是不夠的。動手做,手腦并用,而且在做中體驗,在做中思考。陶行知說過 “ 解放學生的雙手,就要讓他們去做,去干。 ” 皮亞杰也說過 “ 思維從動作開始,切斷動作和思維的聯系,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人的手腦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 要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的矛盾,就要更多的組織學生動手操作。兒童的本性是愛活動,好奇促使他們什么事都要自己去嘗試,而低年級兒童以形象思維主要形式,思維往往離不開實物的支撐,動手操作能豐富兒童的感性認識,建立清晰的表象,是理性認識的基礎。因此,加強實踐活動是低年級學生獲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重要方法。新教材在這一方面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觀察、操作的機會,通過比一比、分一分、摸一摸、數一數、擺一擺等方式使學生獲取知識,解決問題。
如在教學 “11 - 20 各數的認識 ” 時,我先讓學生數出 11 根小棒,并且一根一根地擺好小棒,然后引導學生想一想:怎樣擺才能讓人們一眼就看出是 11 根?學生擺出了幾個方法: ① 左邊擺 5 根,右邊擺 6 根; ② 左邊擺 6 根,右邊擺 5 根; ③ 左邊擺 7 根,右邊擺 4 根; ④ 左邊擺 5 根,中間擺 5 根,右邊擺 1 根; ⑤ 左邊擺 10 根,右邊擺 1 根 …… 再通過討論和教師的點撥,引導歸納出,后兩種方法雖然不一樣,但實質都相同,都是先擺出 10 根,再擺 1 根。教師再歸納,為了清楚方便,我們可以把 10 根捆成 1 捆,表示一個 “ 十 ” 。學生在擺 11 - 20 中每個數時,都能很自然地拿出 1 捆再加上幾根或者 2 捆,從而突破了 “10 個一就是 1 個十 ” 這個難點。
四、讓學生說自己想說的,解放嘴巴,初步學會表達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語言的發展和思維密切相關。解放學生的嘴巴,就是使學生有足夠的言論自由,特別要有提出問題和發表自己見解的自由。不僅允許和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敢于積極發言,更為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習慣,不管遇到什么問題都有發表自己觀點的欲望,對學習中的問題要保持高度的思維敏感。
在課堂上,要給學生多說的機會,盡量不要用老師的嘴代替學生的嘴,給學生充分 “ 講話 ” 的自由。比如在教學 “ 十幾減九 ” 時,我讓學生借助小棒來研究算法。邊擺邊說出自己的想法,給每個人說話的機會。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調動多種感官參與,獨立解決問題,最后交流,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只要有理由就表揚。有的說: “ 我是一個一個地數出來的, 13 - 9 = 4” ,有的說: “ 我先從 10 里減去 9 得 1 ,再把 1 加上 3 得 4” 。有的說: “ 我和他們的都不一樣,我先把 9 分成 3 和 6 ,先用 13 減 3 得 10 ,再用 10 減 6 得 4 。 ” 還有的學生說: “ 因為 9 + 4 = 13 ,所以 13 - 9 = 4 。 ” 學生各抒己見,積極性很高,思路開闊,互相啟發,互相激勵,共同完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讓學生玩一玩,擴大眼界,發揮其內在的創造力
解放學生的空間,讓學生去接觸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人文地理。教師不能一味地讓學生帶著教材走向大自然,走向社會。對小學生來說,社會有著豐富的教育資源,是個大課堂,數學課堂應突破教材和空間的限制,延伸到室外,校外,使課堂變得博大、豐富、生動,使學生能自主學習,體驗成功。如在教學 “ 認識 6 、 7 、 8 、 9” 時讓學生戴著 0 - 9 的數字頭飾,按順序排好隊,學生能按從大到小和從小到大的順序排成不同的兩隊。再如在認識了 6 、 7 、 8 、 9 之后,我問: “ 誰能用 6 、 7 、 8 、 9 各說一句話? ” 有的說 “ 我家有 6 口人 ” 有的說 “ 我有 7 件衣服 ” 有的說 “ 我有 8 本小演草 ”…… 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生活實踐中搜集了有關感性材料,從而加速創新思維的發展。事實證明,只有解放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自己看一看、想一想、動一動、說一說、玩一玩才能讓我們的每一個學生在每一節課上 “ 享受到熱烈的、沸騰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 ” ,這才是課堂教學的真諦!
相關文章
自我監控能力在高中數學學習中的分析與培養如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在國培的反思中成長
怎么才能學好小學低年級數學?
用習慣培養習慣李強
陶行知的“做中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第一階段研究報告
北京師范大學南奧實驗學校->閱讀文章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山县| 班戈县| 伊宁市| 稻城县| 龙江县| 军事| 清水河县| 光泽县| 车致| 霍山县| 临朐县| 孙吴县| 莲花县| 竹溪县| 淄博市| 玉林市| 阳新县| 沂南县| 鄂托克前旗| 黄龙县| 晋州市| 靖州| 苗栗市| 盐源县| 孙吴县| 达孜县| 凭祥市| 梁山县| 高台县| 茂名市| 龙州县| 乌拉特中旗| 新绛县| 崇左市| 万年县| 同仁县| 来安县| 甘肃省| 沾化县| 荥经县| 仁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