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曉玲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藥劑科
骨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關節疾病。臨床表現為關節疼痛、脹痛、關節畸形和活動受限。好發于老年群體。我國的患者數量逾千萬。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信息科技的發展,很多中老年人自覺的開始選用一些保健品,用于骨關節炎的預防和治療。其中,就有氨基葡萄糖是身影。
一、什么是氨基葡萄糖?
1876年德國外科醫師兼藥劑學家格奧爾格.萊德豪斯(Georg Ledderhose)首先從甲殼素的水解產物中分離出氨基葡萄糖,193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沃爾特霍沃思(Walter Haworth)確定氨基葡萄糖的立體結構。氨基葡萄糖(C6H13NO5)又稱氨基葡糖、葡萄糖胺或葡糖胺,是葡萄糖的一個羥基被氨基取代后的化合物。氨基葡萄糖是蛋白質或脂類糖基化反應中的重要前體。氨基葡糖糖可在人體內合成,可作為內源性關節軟骨營養物質的替代品。
二、氨基葡糖糖如何起效的呢?
從藥理學角度講:氨基葡糖糖可刺激軟骨細胞產生有正常多聚體結構的蛋白多糖,提高軟骨細胞的修復能力,抑制可損害關節軟骨的酶等作用,從而緩解骨關節疼痛,改善關節功能,并延緩病程發展。
三、鹽酸氨基葡萄糖VS硫酸氨基葡萄糖,有何區別?
硫酸氨基葡萄糖與鹽酸氨基葡萄糖具有相同的藥代動力學特性,都在胃酸中完全解離,小腸中以氨基葡萄糖原形吸收。
當然,其兩者之間還是存在著區別,主要就是含有氨糖的純度不同。相較于硫酸氨基葡萄糖,鹽酸氨糖的純度更高:由于硫酸氨糖為了保持穩定性,必須加入20%左右的鹽酸鹽,這就意味著硫酸氨糖的純度最高只能為80%;而鹽酸氨糖的高穩定性決定了他不用添加任何穩定成分,因此鹽酸氨糖的純度是更高。
四、兩者孰優孰劣?
前文提到無論硫酸氨基葡萄糖或是鹽酸氨基葡萄糖,在小腸中都以氨基葡萄糖原形吸收。其原因在于,人體的胃中天然存在相當濃度的鹽酸,當硫酸氨基葡萄糖進入胃中后,與鹽酸混合,99%會轉變為鹽酸氨基葡萄糖。而治療骨關節炎只與“氨基葡萄糖有關”,與是鹽酸根還是硫酸根無關。因此,也無證據表明其二者在療效上有優劣之分。
市場上出現的氨糖產品比較混雜,多數添加復合的其他成分,比如有添加碳酸鈣、有添加膠原蛋白、有添加硫酸軟骨素、還有甚者添加維生素的等等多樣添加成分,導致消費者無法選擇。這正是多數廠家了解中國人的購物心態,就是“花最少的錢買更多的東西”,熟不知,商家加幾塊錢的(低價)鈣或維生素成分,卻當做氨糖賣給消費者幾十塊甚至上百塊的價格,而消費者為買到更多成分感到高興。
綜上所述:消費者在選購此類產品時,除了糾結是鹽酸好還是硫酸好,更需要關注是成分中所含氨基葡萄糖的比例。
■ 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采編
(上海醫藥特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