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造紙、火藥三大技術均發明于河南。歷史上先后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河南,中國八大古都河南有四個,即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為中國古都數量最多最密集的省區。從夏朝至宋朝,河南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從中國第一個世襲王朝夏朝建都于河南偃師至清王朝覆滅的4000余年中,夏朝、商朝、西周、東周、西漢、玄漢、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后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遼朝、北宋、南宋、金朝、民國等先后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河南,是中國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歷史最長,古都數量最多的地區,河南處于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位長達3000年,中國八大古都河南有四個,即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從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孕育了洛陽、開封、安陽、鄭州、商丘、南陽、濮陽、許昌、登封、夏邑、偃師、虞城、淮陽、新鄭等中華古都。
河南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也是中國姓氏的主要發源地,中國300個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個,依人口數量多少而排列的100個大姓中有78個姓氏的源頭或部分源頭在河南,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之稱的海內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縱橫家等思想均發源于河南。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縱橫家等思想的發源地。河南自古就有“天下名人,中州過半”之說,有老子、莊子、墨子、韓非子、范蠡、商鞅、蘇秦、呂不韋、李斯、賈誼、張衡、杜甫、韓愈、白居易、劉禹錫、李商隱、李賀、岳飛等歷史名人。
中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源頭和核心組成部分,中原文化既是一個歷史概念,也是一個空間概念。根據中原文化內容的特色,大體可以概括為河洛文化、漢字文化、姓氏文化、根親文化、三商文化、禮儀文化、中醫文化、詩詞文化、武術文化、戲曲文化、史前文化、神龍文化 、政治文化、思想文化、名流文化、英雄文化、農耕文化、商業文化、科技文化、醫學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18種文化。中原文化是以中原為基礎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稱,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約六千年至公元前約三千年的中國新石器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