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學語文語法基礎知識語文基礎知識積累
一、語素
(一)什么是語素
語素是最小的語言單位,也是最小的語音語義的結合體,是構詞的基本結構單位,每個語素表示一定的意義。
(二)語素表
(三)概念解釋
1.自由語素:能獨立成詞,也能同其他語素組合成新詞。如:燈、燈光、燈火。
2.半自由語素:一般不能獨立成詞,只能和其他語素合起來組詞,在同其他語素組合時,其位置也可前可后。如:"民"可組詞人民、民族。
3.不自由語素:不能獨立成詞,同別的語素組合成新詞時位置往往固定,有的只能在前,有的只能在后。如:"老、第、阿、初"等只能在前,而"子、兒、頭、家、者、員、手、性、化"等又只能在后。
4.聯綿字(詞):是古漢語中遺留下來的聯綿字(詞)。有雙聲的(聲母相同),疊韻的(韻母相同),也有既不雙聲也不疊韻的。聯綿詞不能拆開來理解,單個漢字沒有意義。
二、詞的概念
詞是由語素構成的,是可以獨立運用的最小的語言單位。就是說,詞是造句的最小單位。語素比詞小,只能用來組詞,不能直接用來造句。
三、詞的分類
(一)單純詞
單純詞是只有一個語素構成的詞。無論音節多少。只要由一個語素組成就是單純詞。如"水"、"壞"、"蜈蚣"、"莫斯科"、"花"、"跳"、"好"、"二"、"很"、"的"、"了"、"撲通"等詞就是由一個語素構成。
從上面所舉例詞可以看出,單純詞的語音結構不是單一的,其中有單音節的,也有多音節的。多音節的無論音節有多少,單個的音節都不表示意義,只有幾個音節組合起來才能表示意義。對于多音節的單純詞而言,其內部的聲音形式之間可能具有不同方面的聯系。多音節的單純詞從聲母、韻母、音節之間有無聯系、有什么樣的聯系等角度分析,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聯綿詞
聯綿詞是由兩個音節連綴成義的單純詞。包括雙聲聯綿詞、疊韻聯綿詞、非雙聲疊韻聯綿詞。
(1)雙聲聯綿詞
雙聲聯綿詞指構成詞的兩個音節的聲母相同的聯綿詞。
例如:"慷慨""澎湃""伶俐""蜘蛛""蹊蹺"
(2)疊韻聯綿詞
疊韻連綿詞指構成詞的兩個音節的韻母相同的聯綿詞。
例如:"彷徨""叮嚀""逍遙"混沌""霹靂"
(3)非雙聲疊韻聯綿詞
非雙聲疊韻聯綿詞指構成詞的兩個音節即非雙聲又非疊韻的聯綿詞。
例如:"螞蟻""蝴蝶""芙蓉""牡丹"
2.疊音詞
疊音詞指由一個音節重疊而成的詞。
例如:"匆匆""蟈蟈""侃侃""漣漣""姍姍"
這些詞中的單個音節也都沒有意義。
3.擬聲詞
擬聲詞是模擬客觀事物、現象的聲音而形成的詞。
例如:"咕咚""吧嗒""叮當""轟隆""嘩啦"
這些擬聲詞中的單個音節都沒有意義。
4.譯音詞
譯音詞是指摹擬外語詞的聲音形式而形成的詞。
例如:"可口可樂""巴士""沙發""黑客""吉它"
譯音詞無論其音節有多長,單個的音節都沒有意義。
(二)合成詞
合成詞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語素構成的詞。構成合成詞的語素可以有詞綴語素,但至少有個是詞根語素。如"報紙"、"腐敗"、"哥哥"、"黑乎乎"等詞就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語素構成的合成詞。再如"思想"、"睡覺"、"提高"、"自衛"、"胖子"、"星星"、"白茫茫"、"計算機"。合成詞的構成方式主要有以下三大類:
1.復合式合成詞
復合式是由詞根和詞根組成的。詞根和詞根的組合方式不同,形成該種合成詞內部結構方式的差異。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聯合式
聯合式復合詞由兩個意義相同、相近、相關或相反的詞根并列組成。
例如:"手足""朋友""制造""光明""骨肉"
構成聯合式的各部分之間是平等并列的關系,沒有主次之分。
(2)偏正式
偏正式復合詞是由前一詞根修飾、限制后一詞根形成的詞。
例如:"背包""紅豆""俄語""導師""短跑""微笑"
前后語素之間具有修飾、被修飾的關系,起修飾作用的前語素是偏語素,被修飾的后語素是正語素。
(3)補充式
補充式復合詞是由后一詞根補充、說明前一詞根形成的詞。
例如:"擴大""建成""弄清""說服"
前一語素往往表示某種行為動作,后一語素表示動作行為的結果。
(4)動賓式
動賓式復合詞是由前面表示行為動作的詞根支配后面表示關涉事物的詞根形成的詞。
例如:"打仗""擔心""出席""吃飯""費事"
前一語素表示行為動作,后一語素表示動作行為所支配的對象。
(5)主謂式
主謂式復合詞的前一詞根表示被陳述對象,后一詞根是陳述前一詞根的。
例如:"腿疼""膽怯""心虛""肩負"
前后兩個部分是被陳述和陳述的關系。
2.重疊式合成詞
重疊式復合詞是由相同的詞根重疊而成的詞。
例如:"哥哥""白白""區區""落落""爸爸""姐姐"
一個詞根重疊形成的雙音節詞的意義與重疊之前的詞根的意義是一致的;由兩個詞根分別重疊構成的四音節詞是在重疊之后取得詞的資格的。
3.附加式合成詞
附加式的合成詞是由詞根和詞綴組成的。
詞根是指具有具體實在的詞匯意義,同時在詞中承擔整個詞的主要詞匯意義的語素。所以又稱實語素,是構成詞的根本要素。另外詞根構詞時的位置是靈活自由的,可出現在一個詞的前半部分,也可出現在一個詞的后半部分,所以詞根語素又稱自由語素,也稱不定位語素。
例如:"黑"、"語""并"、"甜"等成分本身擁有具體實在的詞匯意義,在"黑暗"、"漆黑"、"語言"、"話語"、"合并"、"甜蜜"、"甘甜"等所有可以構成的合成詞中都承擔整個詞的主要詞匯意義,且構詞的位置靈活自由。
詞綴是指附加在詞根上表示語法意義和某些附加意義的語素。因為本身沒有具體實在的
詞綴根據構詞時的位置又分前綴和后綴。前綴是只能出現在詞的前面的詞綴。如"第""阿""老""初"等。后綴是只能出現在詞的后面的詞綴,如"者""性"予""頭"。
前綴和后綴構詞時位置固定。所以又叫不自由語素,也稱定位語素。又如:"子""頭"表示一定的語法意義,即名詞的標志;"員""者"可以表示附帶的詞匯意義,即"某一類人";"然"是形容詞和副詞的標志;"巴"是名詞的標志。
根據詞綴所在的位置分為兩種情形。
(1)前綴+詞根
詞綴在前,詞根在后。
例如:"老師""老鼠""老百姓""阿姨""阿哥""阿妹""第一""第二""初一""初二"等。
(2)詞根+后綴
詞根在前,詞綴在后。
例如:"肚子""椅子""社會化""苦頭""老者""主動性""花兒""突然""忽然""郵遞員""酸溜溜""白茫茫"等。
辨析:同樣是詞綴,構詞的情形并不完全相同,有些如"老師""老百姓"中的"老","桌子""石頭"中的"子""頭"沒有什么意義,主要陪襯音節。有些有一定附帶的意義,如"第一""初二"中的"第""初"表示次第的意義,"酸溜溜""黑乎乎"中的"溜溜""乎乎"帶有某種強化的意義。還有些詞綴表示一定的語法意義。如"扣子""想頭"中的"子"和"頭"將動詞"扣"和"想"變成了名詞。此外,同樣一個成分,可能屬于不同性質的語素。如"老",在"老者""老人""長老""王老"等詞中,是詞根語素,在"老師""老鼠""老虎""老百姓"等詞中,是詞綴語素。
合成詞可以是由兩個語素組合而成,也可以是由多個語素(兩個以上)組合而成,該類復雜的合成詞有多個結構層次,每個結構層次都有自己的結構關系。如"痱子粉","痱子"和"粉"是一個大層次,兩者之間是偏正關系;其中"痱子"內部還可以再分出一個層次"痱"和"子",兩者之間是詞根加詞綴的附加關系。無論怎樣復雜,合成詞的結構關系都應以第一個結構層次為依據來確立。"痱子粉"的結構方式是偏正式而非附加式。
四、詞義
(一)詞義的性質
詞義是詞的語音形式所表示的意義內容。如"人"的意義就是"有語言、能思維、會制造和使用生產工具的高等動物"。
詞義的性質有多方面的表現,主要體現為客觀性、概括性和民族性。
(二)詞義的分類
l.從詞義的多少分。分為單義詞和多義詞
(1)單義詞
單義詞是只有一個意義的詞。
例如:"霸權"的意義:"在國際關系上以實力操縱或控制別國的行為。"
"假如"的意義:"如果"。
它們都表現為一個聲音形式只負載一項可以組建句義的意義內容,因而都是單義詞。
詞剛剛產生的時候往往都是單義的,在發展演變的過程中可能增加新義項,由單義詞發展為多義詞。越是語言中的常用詞,歷史越悠久的詞越容易發展成多義詞,而且義項也更豐富。
例如:"流產"的最初意義是"懷孕后,胎兒未滿28周就產出",新增的意義是"比喻事情在醞釀或進行中遭到挫折而不能實現"。
在共時詞匯系統中,科技術語、專有名詞等以單義詞居多,因為單義詞意義的單一性、交際的明確性能很好地體現科技術語等詞語類型的科學性、嚴謹性、準確性的特點和要求。
(2)多義詞
多義詞是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互相聯系的不同意義的詞。
例如:"高",具有以下六項不同的意義:.
①從下向上距離大、離地面遠:高樓;
②高度:兩丈高;
③等級在上的:高等學校;
④在一般標準之上的:高速度;
⑤敬辭:高見;
⑥姓。
這六項意義之間互相有聯系但又各不相同,因而稱為多義詞。越是日常交際中的常用詞,越是歷史悠久的詞,多義詞的分布越多,多義詞義項的數量也越多。因為義項的增加一般都是在語言的運用和發展的過程中進行的。
多義詞的幾種意義:
①基本義
基本義指多義詞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意義。一個詞后來產生的意義一般都是在其基本義的基礎上直接或間接轉化而來的。
②引申義
引申義是在基本義的基礎上通過聯想、引申而產生的意義。
例如:"黑"的基本義:是一種顏色,像煤那樣的顏色。因為黑就發暗,引申為昏暗。如:天黑了。又由昏暗引申為暗地,不公開的、秘密的,如:黑市。從黑色還可引申為變黑的,東西變黑了,就是壞的。如:黑心,即狠毒的心。從此再引申,政治上的壞的,即反動的。如:黑幫。由此看來,引申的方式可以是四散擴展式,也可以是一線延伸式。
③比喻義
比喻義是借用一個詞的基本義來比喻另一個事物所產生的意義。
例如:"包袱",包含"包衣服等東西的布"、"用布包起來的包兒"、"比喻某種負擔"等義項,其中,第二個義項是在第一個義項的基礎上通過引申產生的引申義,第三個義項則是在第二個義項的基礎上通過比喻產生的比喻義。
2.從詞義的遠近程度分。可分為同義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1)同義詞
同義詞是指語言中讀音不同而意義相同的詞。一般可以相互替換。
例如:"土豆"、"馬鈴薯","爸爸"、"父親","衣服"、"衣裳","星期日"、"禮拜天"。
(2)近義詞
近義詞是意義相近的詞。
例如:"希望"、"期望","企圖"、"妄圖","普遍"、"廣泛"。
(3)反義詞
反義詞是指意義相對或相反而詞性相同的詞。
例如:"胖"、"瘦","黑"、"白","建設"、"破壞","美麗"、"丑陋"。反義詞是客觀事物矛盾對立現象在詞匯中的反映。例如"好"與"壞"都指事物的性質,"喜愛"與"厭惡"都指人對某種對象的感情。只有在意義上存在著聯系,才能將兩方面加以對比,才談得上意義上是否相反或互相對立的問題。反義詞總是成對存在的。每一對反義詞在意義上是鮮明對立的,如果只用否定副詞來表示某種對比關系,不能算是反義詞。如"古"與"今"是反義詞,"古"與"不古"就不是反義詞。
(1)褒義詞
例如:"偉大"、"堅強"、"高尚"。
(2)貶義詞
例如:"懦弱"、"卑劣"、"頑固"。
(3)中性詞
中性詞指詞義不帶有褒貶感情的詞,可用于好的方面,也可用于不好的方面。如"結果"、
"教訓"。
五、辨析近義詞的方法
(一)詞義的側重點不同
名詞近義詞的側重點區別往往在所指事物、現象的特點方面。如"場面"與"局面",都指在一定環境中呈現出來的情況"。但是"場面"重在指"一定場合下的情況",而"局面"重在指"一個時期內事情發展變化所呈現出來的形勢"。動詞近義詞的側重點區別往往在所指動作的方式、方法或動作的結果方面。如"沉思""深思"這組詞,都有"注意力集中,仔細思考"的意思。但是"沉思"重在思考的"精神貫注","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
(二)詞義的輕重不同
如:"處罰"與"懲罰","顯著"與"卓著"等等。要注意的是,在詞義相近時,雙音節的詞常比單音節詞詞義要重一些,比如"瘦"和"消瘦","假"和"虛假","奸"與"奸詐",等等。
(三)詞義的范圍不同
比如"天氣"與"氣候",前者指"大氣在不太長的一段時間內變化現象",后者指"在較長時期內概括出的氣象特點"。詞義的范圍不同,還表現在有的詞是指事物的集合體,有的則是指事物的個體,前者如"河流、書籍、樹木",后者如"河、書、樹"。
(五)語體色彩不同
即口語與書面語的不同、普通話與方言的不同。例如:"見面"用于口語,"會見"用于書面語;普通話叫"玉米"的,不同地區分別叫"棒子、苞米、苞谷";生活中說"土豆兒",植物學書中則叫"馬鈴薯"。這樣的近義詞,或莊或諧,或雅或俗,在不同場合有不同作用。
(六)語法功能不同
有的近義詞詞性不同,如"阻礙"是動詞而"障礙"是名詞;"充分"是形容詞,"充滿"是動詞。詞性不同,它們在造句時表現出的功能自然不會一樣。即使詞性相同的近義詞也有搭配習慣的差別,如"交換"與"交流",前者可以和"資料"、"紀念品"、"意見"等具體事物搭配,后者只能和抽象事物或比較概括的事物搭配,如"物資"、"思想"、"工作經驗"等。
應當特別強調的是,許多近義詞都含有不同的語素,而詞義的差別正是由這個不同語素造成的。所以,在辨析近義詞時,要善于抓住這種因素。
六、成語知識
(一)什么是成語
成語是一種定型的語素組合。構成成語的語素,有自由的,有半自由的。如果相連的兩個語素,或者全部語素,都是自由的,或者雖不是自由語素,但相連的兩個可以組合成詞,這個成語會給人以詞組的感覺,然而它又是定型的,不能更易的,所以也稱為"固定詞組"。不少成語是從古代一直沿用下來的,其中往往有這樣的語素:在古代漢語里是自由語素,在現代漢語里已經是不自由的了。同時,成語是定型的,是作為一個整體來使用的。因此,這里把成語看作是一種語素組合。成語結構凝煉而富于表現力,長期以來,為人們在交際中所習用。漢語語匯中有數量很多的成語,多數成語是四個音節的,寫出來是四個字。
成語使用起來象一個詞一樣,它作為一個造句成分,表示一個整體的意思,它的結構是基本固定的。例如:
或作講演,則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則夸夸其談的一大篇。無實事求是之意,有嘩眾取寵之心。華而不實,脆而不堅。自以為是,老子天下第一。"欽差大臣"滿天飛。這就是我們隊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風。這種作風,拿了律己,則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則害了別人;拿了指導革命,則害了革命。(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
這段話里,使用了不少成語,"夸夸其談、實事求是、嘩眾取寵、華而不實、自以為是"等都是("脆而不堅"是仿照"華而不實"構成的,也具有成語性),這些成語各有整體的意義,比如"夸夸其談"指"浮夸不切實際","嘩眾取寵"指"迎合群眾以博得好感","華而不實"說"只開花不結果,比喻外表好看,內容空虛",等等。這些成語的結構是定型的,它的組成成分一般不能任意用別的哪怕是意義相同相近的語素來替換,它的組成成分的順序一般也不能任意變動。
(二)成語的結構類型
成語的構造,有多種多樣的類型。在數以千計的成語中,絕大多數是"四字格",就是由四個語素構成的。所以,這里就以"四字格"的成語為主,來分析成語的結構類型。"四字格"的成語一般可分為前后兩半,前兩個語素是一部分,后兩個是一部分。前后兩部分之間有下列幾種關系。
1.并列關系
(1)一絲一毫七手八腳千言萬語千錘百煉
(2)心直口快心平氣和龍飛風舞花好月圓
(3)嘔心瀝血背井離鄉背信棄義厚此薄彼
每一部分里邊的兩個語素間,也有一定的結構關系。上列第1組里,都是限制與被限制關系;第2組里,是陳述與被陳述關系;第3組里,是支配與被支配關系。以下各類不再一一說明這些很細的關系。
2.偏正關系
中流砥柱紈绔子弟識途老馬世外桃源
3.主謂關系
唇齒相依狼煙四起能者為師驚魂未定
4.動賓關系
另起爐灶飽經風霜不知所云不咎既往
5.目的關系
削足適履守株待兔殺一儆百越俎代庖
6.動補關系
輕如鴻毛退避三舍無動于衷荒謬絕倫
7.連動關系
畫蛇添足抱薪救火亡羊補牢
8.兼語關系
請君人甕引狼入室化險為夷
(三)成語的來源
成語豐富了漢語的語匯,它是人們在長期的語言實踐中提煉出來的。成語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從古代的寓言故事凝縮成的。
寓言是一種文學形式,它常用假托的故事或者擬人手法來說明某種道理,常帶有勸戒或者諷刺的意味。我國古代有許多含意深刻的寓言。一些成語就來自古代的寓言故事。這類成語里,充分顯示了單音節語素在組合時的優越性,因為一個語素表示一個意義,四個語素組合在一起,有四個意義,這就能容納下一個故事了。
例如:南轅北轍鷸蚌相爭葉公好龍塞翁失馬螳臂當車對牛彈琴杯弓蛇影按圖索驥膠柱鼓瑟畫龍點睛黔驢技窮與虎謀皮
2.從歷史事件或歷史故事凝縮成的。
我國歷史悠久,古代文獻記載有許多有名的歷史事件、歷史故事,這些事件、故事有的也用以凝縮為成語,來說明某種道理、某種認識或者某種境遇。
例如:秦晉之好洛陽紙貴馬首是瞻退避三舍三顧茅廬煮豆燃萁朝秦暮楚請君入甕聞雞起舞名落孫山毛遂自薦精忠報國
3.古代作品中的語句習用為成語。
我國古代文獻典籍浩如煙海,從《五經》、《四史》,先秦諸子到歷代的筆記雜著,以至詩詞、戲曲、小說等許多作品中的名句膾炙人口,人們在表達時,往往喜歡引用這些語句來說明自己的思想,這些語句經反復使用,往往就成了成語。這類成語,有的就是作品中的原話,有的則是經過加工,經過簡縮而成的。
例如:仁至義盡舍生取義擇善而從昭然若揭知彼知己忠言逆耳教學相長百戰百勝白駒過隙車水馬龍出爾反爾出類拔萃
4.來自群眾的口頭語言。
上面談到的幾類成語,都是從古書上來的,有一定的出處。還有相當多的成語,是來自群眾的口頭創造。用四個語素構成的四個音節的整齊形式,為人們喜聞樂見,大家愛用。
這種"四字格"成語也是產生新詞語的一種方式。
例如:不三不四不上不下不明不白心驚膽戰四平八穩有氣無力人山人海昏頭昏腦
(四)成語在歷史上是怎樣普及的
大量的成語是從古書上來的,而舊時代文化教育極不普及,能念古書的只有極少數人,那么,為什么成語在社會上流行很廣,很多人愛說、愛用呢?歷史上成語的普及有以下幾個渠道。
1.我國傳統的語文教育,在入門階段是用各類的蒙書進行識字和讀書、作文的教育的,許多蒙書采用四字格的形式,里邊容納了不少成語。比如,有些讀物就是以介紹掌故和歷史故事為主要內容的,象南北朝的《千字文》,唐代的《蒙求》,明清以來的《幼學》等等。曾經流傳了好幾百年的《幼學瓊林》里面有這樣一些話:
"管中窺豹",所見不多
"坐井觀天",知識不廣
乘患相攻謂之"落井下石"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揚湯止沸,不如去火抽薪
這些話里都包含有成語。歷史上,真正能受中級以上教育的,是極少數人,但是進兩年蒙館多少識點字然后去種地、學徒,這樣的人還是有一些的。因此,蒙書在社會上流傳相當廣泛。成語也隨之而普及,并進入到各階層人們的語匯中。
2.通俗的戲曲、小說中使用成語,是成語普及的又一個重要渠道。例如,"水落石出""陽關大道""反復無常""汗馬功勞""功德無量"等等許多成語在舊小說和傳統戲曲中都是經常使用的。《三國演義》第二十三回:"王子服等四人面面相覷,如坐針氈。"一句話里就用了兩個成語。《水滸傳》第六回:"見幾個老和尚坐地,一個個面黃肌瘦";"他兩個無所不為,把眾僧趕出去
了"。"面黃肌瘦""無所不為"也都是成語。有些戲曲小說選用成語做題目、回目。《鏡花緣》的回目有:
斗百草全除舊套對群花別出心裁拆妙字換柱抽粱掣牙簽指鹿為馬
《紅樓夢》的回目有:
村姥姥是信口開河情哥哥偏尋根究底人亡物在公子填詞蛇影杯弓顰卿鮑粒
成語的普及對于文化知識,特別是歷史知識的普及是有積極作用的。另一方面,在廣泛流傳的成語之中,是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精華與糟粕并存的。區別精華與糟粕,這在成語問題上是一個相當突出的問題。
(五)運用成語應注意的問題
成語是沿習下來的頗具書面色彩的固定短語,主要來源于歷史故事、神話寓言、詩文警句、口頭禪等,具有意義的整體性、結構的凝固性等特點,在使用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1.必須在了解字面意義的基礎上,弄清它的實質意義。如:"狐假虎威",表面意義是"狐貍假借老虎的威勢"實際意義是:"倚仗別人的權勢欺壓人";"愛屋及鳥",表面意義是"愛那人連帶的愛停留在他屋上的烏鴉",后來比喻,愛那人而連帶的喜愛跟他有關系的人或物;"肝腦涂地"原來形容人死的慘,后來表示竭盡忠誠,不怕犧牲。
使用成語一般沿用原型,不能隨便變換增減。如:"弄巧成拙",不能說"弄巧成笨";"外強中干",不能說"中干外強",有時出于修辭的目的,成語可以靈活運用。某些聯合結構的成語。如"千山萬水",為聲韻等需要,說成"萬水千山"也無不可。
2.要注意成語中的古語詞,不能隨便解釋。如"不刊之論"中的"刊"古漢語意義是"刪削",是不能改動,不能磨滅的言論,如果用現代漢語"刊登"來解釋意義就大相徑庭了。又如"不速之客"是"意想不到的客人"。"速"是"邀請"的意思。如果講成現代漢語的"迅速"的意思是講不通的。又如"望洋興嘆"中的"望洋"是單純詞,是指抬起頭看的樣子,成語的意思是比喻做事力量不夠或缺乏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由于不了解古詞"望洋"的含義,不少人造出了"望海興嘆""望球興嘆"等等詞語,這是很不妥當的。再如2003年北京卷高考題中的一道成語的運用題:當人們紛紛向災區人民捐錢捐物的時候,你卻無動于衷,細大不捐,這樣做,不感到羞愧嗎?該句中的"細大不捐"這個成語意思為小的大的都不拋棄。其中的"捐"是"舍棄"的意思,而不是現代漢語中的"捐獻"之意。因此,該句中的"細大不捐"運用不當。
3.要注意成語中的讀音。不能把"博聞強識"中的"識"(zhì)讀成識(shí);也不能把"強(qiǎng)詞奪理"的"強"讀成"強"(qiáng);更不能把"虛與委蛇"的"委蛇"(wēi yí)讀成委蛇(wěi shē),成語中這樣的字不少,在拿不準的時候,要勤查字典,還有一些較生僻的字的讀音也要引起注意,如:"良莠不齊"的"莠"(yǒu)不能讀成(yòu)和(xiù);"鱗次櫛比"的"櫛"(zhì)也不能讀成(jié)。
4.要注意成語中詞的書寫,防止因形近而誤寫。例如不能把"炙手可熱"的"炙"寫成"灸";把"相形見絀"的"絀"寫成"拙";把"惴惴不安"的"惴"寫成"喘";把"怨天尤人"的"尤"寫成"憂"等等。
成語是我國的詞匯寶庫的一部分。要正確使用成語,一定要了解成語的特點,不可望文生義,隨便使用。
七、熟語知識
(一)諺語
人民群眾口頭上流傳的通俗、簡練,含義深刻的現成話。
例如:莊稼一支花,全靠肥當家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
富人一席酒,窮漢半年糧看菜吃飯,量體裁衣
由于諺語是口頭流傳的,所以有些諺語在結構上很不固定。如"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其中"合成一個"有說"頂個"的,有說"湊個"的,也有說"賽過"的。大部分諺語是人民群眾生活的經驗總結,具有創收經驗和教訓勸戒的作用。也由于少數諺語反映了剝削階級反動腐朽的思想意識。例如"三飽一倒,長生不老","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等等。這是諺語中的糟粕。
(二)慣用語
人們經常使用的固定詞語。例如:"碰釘子"、"鉆空子"、"磨洋工"、"潑冷水"、"跑龍套"、"開綠燈"、"開倒車"、"唱獨角戲"、"打預防針"等等。
慣用語的語音形式多為三個音節,意義上常作為完整的單位來運用,結構上一般是固定的,但有的慣用語中間往往可以插進一些別的詞語。如"碰釘子""出洋相""開倒車"可以說成"碰了一個大釘子""出盡了洋相""開歷史的倒車"。
慣用語通俗,生動,形象。它的實際意義往往是字面意義的引申,字面意義只是一種比喻或象征,運用時必須理解它們的特定含義,不能望文生義。"磨洋工"是指拖延時間,消極怠工;"破天荒"表示從未有過;"開夜車"比喻為了趕時間,在夜間繼續學習或工作。
(三)歇后語
多為群眾熟識的詼諧而形象的語句。
例如:(1)八級工學技術--精益求精(2)百年老松,十年芭蕉--粗枝大葉
(3)老鼠過街--人人喊打(4)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
(5)紙糊的琵琶--談不得(6)荷花塘里著火--偶然
歇后語把意義分做前后兩部分說出來,前一部分是比喻或隱語,后一部分是意義的解釋。平常說話時,可以單獨說出它們的前一部分,而把后一部分解釋省去,讓聽話人體會,猜測,所以叫歇后語。歇后語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比喻,如例:(1)(2)(3);一類是雙關,如例:(4)(5)(6)。
歇后語富有幽默感和形象性。運用得好,可以收到生動活潑,詼諧風趣的效果。
例如:(7)我們有些同志喜歡寫文章,但是沒有什么內容,真是"懶婆娘的裹腳布,又長又臭"。
(8)老百姓說"郭主任是茶壺里煮餃子,肚里有,嘴里倒不出。"
例7用"懶婆娘的裹腳布,又長又臭"這個歇后語來比喻長而空的文章,生動形象的指出了黨八股的弊病。
例8用"茶壺里煮餃子,肚里有,嘴里倒不出"這個歇后語,形象的說明了郭主任是一位內心踏實而不善于言辭表達的領導。
(四)格言
格言是熟語的一種,其結構固定。它是語言中言簡意賅、含義深刻的語句,往往可以成為人們的座右銘。
例如: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格言凝煉、深刻,多從正面總結經驗,作為人們思想行為的規范,富有哲理性和教育意義。它通常是書面語,大多來源于個人的著作,如名人的語錄或名作的警句。
八、怎樣正確使用詞語
《考試說明》對本部分的要求是"正確使用詞語(包括成語)","使用"一詞體現的是動態,即必須結合具體語境來選擇恰當的詞語。
(一)詞語的附加意義不可忽視
附加意義是詞義中非反映事物本質特點的部分,但對于理解詞、使用詞也是重要的根據。附加意義主要表現在:
即詞義是褒義、貶義、還是中性。例如:"團結(褒)、勾結(貶)、聯合(中)。
2.態度色彩
如說"散步"比說"溜達"更表莊重,說"含蓄"比說"含混"更加嚴肅,說"教書匠"帶有鄙視態度。
3.語體色彩
如書面語中的火柴,北京方言叫"取燈兒",有的地方稱"洋火",使用時要分清場合、地點。
(二)準確掌握成語的含義
對于一些沒有生僻字的成語,有時不一定明白其意義,往往望文生義,產生錯誤理解。
例如:"不刊之論"這個詞,從字面上來看,會使人認為是反動的不能刊載的言論。正確的解釋應該是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這就需要在學習中不要想當然,要注重知識的積累,勤于思考,養成勤翻詞典的好習慣。
(三)注意同義詞的辨析,尤其是近義詞
參見前面的"辨析近義詞的方法"。
(四)要把握好虛詞詞義,了解它特定的含義
一些虛詞除了有它的語法功能外,也有它特定的意思。
例如:"一貫"指思想、作風或政策、原則等的始終如一,如:"一貫積極學習"。
(五)掌握填充關聯詞的方法
在運用和填充關聯詞語時要注意關聯詞語常成對成套的特點,如果隨意改變其前后呼應的訶語,就會引起意義和關系上的混亂。
如果要求填充的題是由幾個復句組成的較長的文字,那么就要從兩個方面人手:一是總觀全題,分清這段文字有幾個復句、幾個分句;二是在總觀的基礎上再推敲同一復句中各分句的意義關系、復句與復句的層次關系,選用不同的關聯詞語。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現代漢語詞匯練習題
現代漢語講座25----詞的構成
現代漢語基礎知識——第三講 詞類與詞匯
詞匯綜合知識
《成語:中華文化的微縮景觀》 PPT課件
漢語詞分類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南县| 金塔县| 天门市| 岚皋县| 牙克石市| 广德县| 宝山区| 茂名市| 浦县| 明光市| 洛扎县| 永顺县| 临猗县| 蓬安县| 方山县| 翁源县| 玉田县| 丹江口市| 罗定市| 隆尧县| 铅山县| 吴旗县| 神池县| 阜新市| 昭平县| 阿合奇县| 丰城市| 兴义市| 定襄县| 定州市| 屏边| 德清县| 广水市| 湘阴县| 彝良县| 财经| 亳州市| 保德县| 图片| 镇远县| 通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