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茶,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六大茶類中的青茶。它是從明清時期開始創制的。它的制作方法是在綠茶制作方法的基礎之上發展出來的。它的發展路徑從閩北潮州到臺灣以此傳播的。提到烏龍茶就不得不說下這幾個著名的品種,像是安溪鐵觀音,凍頂烏龍,肉桂,水仙,鳳凰單叢,大紅袍等等。現在烏龍茶在市面上的品種有很多,但是烏龍茶到底是怎么樣分類的呢?
其實烏龍茶的分類可以分為以下三種不同的方面和標準。
一,是按照茶葉的形狀區速看!想要喝懂烏龍茶,需要知道這三件事分。
大家所知道的鐵觀音啊和凍頂烏龍茶啊就是屬于半球型的烏龍茶。像是文山包種啊,鳳凰單叢啊,它們就是屬于條索形的烏龍茶。還有八角亭龍須茶就是屬于束型烏龍茶了,而水仙餅茶則是屬于團塊型烏龍茶了。這些就是最簡單的按照茶葉的形狀標準去區分烏龍茶的。
二,是按照茶葉的產地區分。
大家了解了烏龍茶的傳播發展路徑后,也就由此可以看出烏龍茶根據產地的不同,可分為:臺灣、閩南、閩北以及廣東四大區烏龍茶。大紅袍和武夷巖茶就是屬于閩北的烏龍茶;而鐵觀音則就是屬于閩南的烏龍茶了;還有鳳凰單叢,鳳凰水仙它們就是廣東的烏龍茶了;而文山包種和凍頂烏龍那就是臺灣的烏龍茶了。
三,按照茶葉的發酵程度區分。
大家所認知的六大茶類,是根據發酵程度的不同來區分茶葉的,列如綠茶,大家熟知的綠茶呢就是完全不發酵的哦;而烏龍茶就屬于半發酵茶葉了;但是烏龍茶也會根據發酵的程度,去區分不同的茶葉。發酵程度的高與低對于茶湯的品質和味道以及香氣都會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由此,茶葉的發酵程度可分為:
1.輕度發酵
輕度發酵的烏龍茶,主要有鐵觀音還有文山包種。根據茶湯的香味,鐵觀音屬于清香型的,發酵程度按照100%來劃分的話,大概是在15%到20%左右。而文山包種是烏龍茶中發酵程度最輕的,在8%到10%左右,它更像綠茶。
2.中度發酵
而烏龍茶屬于濃香型的,也就是中度發酵,但它并沒有達到重度發酵。代表的茶葉品種是武夷巖茶,還有鳳凰單叢。像閩北的烏龍,它也是屬于中度發酵的烏龍茶,顏色比起輕度發酵的烏龍茶,它色澤會更加的偏于黃褐色,而它的發酵程度是在50%左右。
3.重度發酵
白毫烏龍茶屬于重度發酵,它的產地是在臺灣,在發酵中是發酵程度最重的,它的發酵程度在60%,甚至,還有些可以達到75%到85%。可能白毫烏龍茶的名字大家都不太熟悉,沒有怎么聽說過,但是只要說到東方美人茶大家就一定比較熟悉了。它的湯色,像微黃又捎帶微褐色鮮明透亮,它的氣味呢,帶有濃郁的水果香,嘗之滋味帶有甘甜。
總而言之啊,輕度發酵的烏龍茶更偏向于像綠茶,帶有清香味;中度發酵的烏龍茶氣味比較濃烈;而重度發酵的烏龍茶更像是紅茶,不管是從色澤上來說還是從氣味上來說。大家可以從自己的喜好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茶葉。烏龍茶可以有美容減肥的效果,只要適合自己多喝烏龍茶總是沒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