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是“以陡崖坡為特征的紅層地貌”。目前中國查明的丹霞地貌有1005處,主要分布在東南、西南和西北地區。2010年,中國丹霞地貌成為世界自然遺產,這其中就包括赤水丹霞。赤水丹霞屬于青年期丹霞,面積為1300平方公里,涉及赤水市和習水縣,是全國面積最大、發育最美麗壯觀的丹霞地貌。2005,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丹霞地貌之一。
赤水的位置
赤水一帶地處貴州高原向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這里谷深坡陡、溪河縱橫、斷巖嶂谷、高度懸殊。因而赤水的丹霞地貌更加豐富多姿。這里有森林、瀑布、峽谷、懸崖等景觀,由于植被覆蓋率高,被譽為“綠色丹霞”。赤水和習水的絕大部分景區都處于丹霞地貌上,比較出名的有佛光巖、五柱峰、十丈洞瀑布、四洞溝瀑布群、燕子巖、楊家巖、桫欏保護區、丹霞谷、飛鴿景區等。
在眾多景區中,佛光巖無疑是赤水丹霞的代表。佛光巖位于赤水市元厚鎮,其景區的標志是一弧長1000余米、高300余米的佛光巖,其中心有一條高200多米,寬40米的柱狀大瀑布。憑借如此壯觀威嚴的景觀,佛光巖有了“世界丹霞之冠”、“丹霞絕壁”的稱號。整個佛光巖景區有奇峰異石、絕壁巖穴、五柱峰、白龍瀑、丹霞城堡等景點,面積為20平方公里。
燕子巖是國家森林公園,位于赤水市風溪河西岸,由燕子巖、皇水溝、石閃坪、恒山林海四大景點構成,其景觀和佛光巖比較類似。燕子巖景區的代表性景點為燕子巖瀑布,瀑布分四股飛流直下,高80米,寬30米。另一個精致的景點是蓮臺瀑布,高42米,寬14米。
十丈洞瀑布,現在改名為了赤水大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也是中國最大的丹霞瀑布。十丈洞瀑布高76米,寬80米,瀑水從懸崖絕壁上傾瀉而下,似萬馬奔騰,氣勢磅礴。整個景區還有中洞瀑布,蟠龍瀑布群,兩河口瀑布,雞飛崖瀑布,香溪湖,石筍峰,靈芝石等。
四洞溝瀑布群,是赤水僅次于十丈洞瀑布的瀑布景觀,原名為閩溪,主要由四個瀑布組成,分別是水簾洞瀑布(寬37米,高31米)、月亮潭瀑布(寬43米,高26米)、飛蛙崖瀑布(高26米,寬43米)和白龍潭瀑布(高60米、寬23米)。整個景區“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雖然瀑布總體沒有十丈洞壯觀,但是比十丈洞更加秀氣。
楊家巖,又稱為“紅石野谷”,位于赤水市大同古鎮華平河畔。這里可見到紅色蜂窩狀的丹霞壁畫石刻長廊,巖石形狀各異,千奇百怪。在如一團火焰般的赤壁紅巖外,卻是一片綠樹成蔭的景象,隨處可見清澈的溪泉瀑布。
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赤水中部葫市鎮金沙溝一帶,保護區內桫欏生長良好,分布集中,數量達4萬多株,在很多地帶形成優勢的植物群落,被譽為“桫欏王國”。2000年,保護區內開設地球爬行動物時代標志植物及其生存環境游覽觀光園林,正式命名為“中國侏羅紀公園”,是世界上唯一的侏羅紀地球史跡自然生態園林,也是中國唯一以“侏羅紀”命名的國家級公園。
丹霞谷是習水縣丹霞地貌的代表,位于習水縣三岔河,面積達80平方公里,是習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組成部分。丹霞谷深藏于綠色林海之中,九溝十八岔澗谷縱橫,林莽蒼蒼,千峰竟秀,碧水縈繞。清代實業家袁錦道曾在丹霞谷創辦工廠、作坊48間,遺跡尚存。并于嘉慶十五年“不惜錙銖,請匠鳩工,穿崖鑿壁”建成的望仙臺石窟,造型精美,技藝精湛,被譽為“貴州第一石窟”,世所罕見。
習水的飛鴿林場,是習水國家森林公園的核心地帶,位于丹霞谷附近。習水飛鴿景區為丹霞地貌和原始森林構成,美麗的習水河就從山下緩緩地流過。丹霞大山中,峽谷里的小河上,天然生成了數公里長的公路。清澈見底的山水在硃紅色的丹霞石河床上靜靜地流淌著。
小壩景區位于習水縣土城古鎮,距離土城10公里,這里屬國家級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自然保護區,景區面積40平方公里,生態系統保存完好,物種資源豐富。有大小瀑布上百處,其中漏倉溝瀑布高達百米,分為兩級,蔚為壯觀。
天鵝池景區位于習水縣城西北約16公里。天鵝池水面海拔975米,景區西南分水嶺最高處的葫蘆坪海拔1730.1米,景區相對高差755.1米。景區原生常綠闊葉林分布集中,溝壑縱橫,奇峰聳立,山崗嫵媚,飛瀑如練。可謂“山為錦屏何須畫,水作琴聲勿用玄”。天然堰塞湖天鵝池、高懸于赤壁之上的“赤壁神州”、采山溪、七仙崖、犀牛崖、大旗崖、獅子頭、天鵝峰、桫欏群落等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