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長問:
唐老師,您好!學校的老師說,這學期素質報告書中的最終成績不是最后期末考試的成績,而是一個綜合成績,其中包括課堂表現20%、課堂作業20%、回家作業20%、平時測試20%、期末測試20%。兒子擔心自己最后綜合成績得不到優,說著說著就哭起來了。
今天課堂作業的成績出來了,是良,孩子很難過,他想盡快走出來。他想好好復習,迎接月底的期末考試。孩子剛才請求我當他的心理老師,我智慧不足,請唐老師幫幫助我吧!
唐曾磊老師解答:
這位家長,去提示孩子,作業的成績已經出來了,難過還有用嗎?如果難過有用,大家就一塊陪你難過。難過往往是沒有用的,怎么辦?今天晚上的作業要做好,明天得到優,這是唯一能做的。
而每一次做作業的時候用我們的方法更好地去做好作業,既要得到明天的優,又要在做作業的過程當中真正地把知識點學透、悟透,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在為月底的期末考試做準備。
那么,現在是繼續難受還是好好做今天晚上的作業呢?
(本文整理自平等思維唐曾磊老師每周四晚上的網絡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