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的孩子能夠心態正向、內心強大,有深入學習的能力,有經??吹絼e人優點的能力,他就自然地會選擇持續做正因,到一定的時候,好的結果會不斷出現,就像一棵桃樹結出桃子一樣自然。他會成為一個成績優秀、生活幸福的孩子。這就是我們教育孩子可以達成的最好結果。
——平等教育·唐曾磊
【果果的故事】
我的女兒果果今年五歲,她和我愛人妹妹的女兒豆豆大小只差半個月,兩個孩子天天在一塊玩兒,就像一對雙胞胎一樣一起長大。
但是,她們突然要分開了,因為豆豆要去美國。
為什么呢?
果果和豆豆都快要上小學了,而豆豆爸爸的戶口沒有辦到北京,豆豆在北京進不了理想的小學,于是,爸爸媽媽決定帶豆豆去美國。
豆豆走的那天,果果和媽媽一起去送,媽媽忍不住抹眼淚。
果果問媽媽:“你哭什么呀?”
媽媽說:“豆豆走了?!?/span>
果果說:“走了又不是以后見不到了!”
這就是果果,小小的人兒,內心超強大。
豆豆走后,我和果果媽媽都很擔心果果,因為跟她形影不離的小姐妹遠去異國他鄉,而她上幼兒園又晚,小朋友們比較排外,跟她的關系不夠好。
但我們很快發現這個擔心是多余的,果果自己玩得很開心,一點都不受什么影響。
心態正向、內心強大,這是果果的第一個特點。
果果的第二個特點是能夠深入地看問題。
她在看一些東西的時候看得非常細致,可以精準到一個詞、一個字。我曾經和她一起看過《周利槃特》(佛教故事動畫片),我說:“一個能發現自己愚蠢的人,已經不愚蠢了。”她說:“爸爸,你說得不對,不是發現,是覺悟。能夠覺悟到自己愚蠢的人,已經不愚蠢了?!?/span>
果果不但在很多類似的細節上把握得非常精準,而且特別愛問問題。
如果一個孩子能夠愛問問題,不斷地對一些內容能很深入地探討下去,那他的學習就不是問題。
果果的第三個特點是什么呢?
我和她有過一次對話。
豆豆走后,果果就面臨著必須交新朋友的問題?!?/font>
有一天,我問果果:“你這一段時間和誰玩呢?”
果果說:“有一個叫恒恒(音)的小朋友。”
我問:“他怎么樣?”
果果說:“哎呀他特別笨!”
我問:“你說他笨,他會開心嗎?你想想如果我說你笨,你會開心嗎?”
果果說:“那肯定不開心呀!”
我問:“說你什么你會開心呢?”
果果說:“說我好我會開心。”
我問:“你能不能找到他好的地方呢?”
果果說:“他還愛打人!他還打老師呢!”
我問:“你說這個,他會開心嗎?”
果果說:“不會開心?!?/span>
我問:“你能不能說他的優點呢?”
果果想了想,說:“他沒有優點?!?/span>
我說:“沒有優點,你能不能不說?”
其實對話到這個時候,我的這句話家長們是很難說出來的。這是非常兜底的一句話,到這時我們的思維已經被擊穿——我眼中的某個人真的沒有優點,我怎么都找不到他的優點,而你又非要我說他的優點,我怎么辦?所以,我在幸福之道家長課上提出:要么鼓勵,要么閉嘴。
當我們鼓勵不了對方的時候,我們能不能閉嘴不去批評對方?
果果說:“可以的?!?/span>
在我們這次對話后大約有一周時間,一天,果果和媽媽一起看電視。媽媽看到電視上的一個人,評論說:“這人怎么長成這樣!”果果馬上制止她:“媽媽,你不能批評人的,你這樣說他會不開心的?!?/span>
這就是孩子的可塑性。果果學會了不批評別人,也不讓媽媽批評別人。
果果還小,但她已經是一個很正向的孩子了。
這樣的孩子,是不是讓家長很放心?
【正向孩子的三種優秀品質】
正向的孩子有三種優秀品質:一是心態正向、內心強大,二是能夠深入地看問題(在學習上表現為能夠深入學習),三是能夠經常看到別人的優點。
如果我們按這三點來培養孩子,讓自己的孩子擁有這些優秀的品質,大家說是不是很好?
有人說:“唐老師,你的孩子小,我們的孩子已經大了,不能倒回去再重新培養。到這個時候我們怎么辦?”
依然是按照這三點來培養孩子。
我們的認真能力訓練營就在做這樣的事情。
在七天的訓練營期間,我會每天和孩子們集體對話。對話的氣氛非常輕松,如果大家聽過就會發現孩子們是嘻嘻哈哈的,他們會問一些亂七八糟的問題,比如:“老唐,你的名字叫什么?你姓什么?”但是,他們也會問一些很實際的問題。比如:“唐老師,數學老師布置的作業特別多,很討厭,怎么辦?”我都會以非常放松的、正向的方式回答他們,讓他們從中受到熏習。到最后的一兩次對話時,孩子們就已經學會套用我的模式來回答問題了。
比如有孩子問:“我很想學習,又學不進去,成績不好怎么辦?”
我說:“不學習又想成績好,大家說應該怎么辦?”
“去死吧!”孩子們紛紛回答。
我說:“對了!你不想學習,又想成績好,去死吧!”
孩子們哄地笑成一片。
在一次一次的笑聲中,孩子們的內心就會受到很深的沖擊,他們會知道:不去做正因,別指望天上掉餡餅!逐漸地,他們就在學會以正向的心態去看問題。
但是,七天訓練營對一個孩子的影響能持續多長時間?半學期、一個學期就頂天了。這就是孩子們需要參加復訓的原因。
在訓練營期間,基地的老師會帶著孩子們操作語數英等科的各種三步法、十步法,而所有的這些學習方法,都是帶孩子們深入學習。如果一個孩子能夠深入學習,他會發現我們的方法他一直在用,他只是不知道什么三步法、十步法而已。深入學習,這是我們的訓練營上最核心的東西。
為什么要培養孩子深入學習的能力?
因為學習成績與學習知識的深入程度成正相關。很多時候應該考的知識點老師都會講給學生聽的,所以在考試時,大部分學生的知識面是相似的,很少出現有的學生學過、有的學生沒有學過的現象。但學生的考試成績卻大相徑庭,原因就在于考試往往不是考知識面的廣度,而是考對知識理解的深度。對知識理解得越深,成績就越好。
如果一個孩子有了深入學習的能力,他的學習成績一定好。
優點就是別人身上的長處,比如高效的做法、良好的習慣、優秀的品質等。為什么要看別人的優點?這里有一個最基本的理論基礎:改變別人改變不了,那就改變自己。因為你看到別人的缺點后,想要去改變別人,別人是不會聽從你的。一個滿眼是別人缺點的人,沒有能力改變別人?!?/font>
那怎么辦?
改變自己的心。
看別人優點的能力,來自一顆接納的心。這樣的心會無條件地接納一切,接納別人的優點和缺點,接納如意的和不如意的一切,坦然地去從容應對眼前的事情。
比如有同學問:“老師布置的作業特別多,怎么辦?煩死了!”
我說:“你還有功夫煩?趕緊做!”
“趕緊做也做不完,怎么辦?”
“趕緊做都做不完,你煩著能做得完嗎?能做多少是多少,做不完就做不完吧,還能怎么辦呢?”
當孩子們改變自己的心,不去煩躁、不去生氣、不去對抗,而是坦然地、輕松地去面對一切所謂的麻煩時,他們就可以專注、高效地做事情,“特別多”的作業反倒能做完了。
一般來說,我們會一眼看到別人的缺點,這是我們那顆執著的、自以為是的心在起作用。我們在用自己內心的一個標準去衡量別人,而這個標準來自我們的偏見。當我們改變自己的心,不再執著于自己的偏見,時刻去看別人的優點時,我們看到的人和世界就開始變美好了,很多過去困擾我們的問題自然會煙消云散。
在訓練營上,同學們之間要互相說優點,老師要說同學們的優點,家長要寫自己孩子的二十條優點,要在老師、同學面前說自己孩子的優點。我們在訓練營上還會教家長寫幸福日記,寫幸福日記其實也是看優點。很多家長已經發現,當自己不斷地去看到孩子的優點時,孩子也逐漸開始看別人的優點了。家長越是能不斷地看到孩子的優點,持續鼓勵,孩子越能夠自然地看到別人的優點。
看別人的優點會起到兩個作用:一是向別人學習,二是溝通好關系,交朋友。
孩子??吹秸l的優點,誰就愿意跟他交朋友。
不只是孩子,成人也一樣。
你看到誰的優點,經常對他說“你什么真好什么真好”,你們就會成為朋友;如果對方是異性,你經常對他說“你什么真好什么真好”,你們就會成為夫妻;如果一方已婚,你經常對他說“你什么真好什么真好”,你們就會成為情人;如果不發展到情人,你們就會成為知己。
世界就是這么簡單,只是大家要說對方“你什么不好什么不好”太容易,說“你什么真好什么真好”太難,對自己最愛的孩子說這些都很難。所以,在訓練營結束后,家長們都要堅持寫幸福日記,每天學習對孩子說“你什么真好什么真好”。
如果我們的孩子能夠心態正向、內心強大,有深入學習的能力,有經常看到別人優點的能力,他就自然地會選擇持續做正因,到一定的時候,好的結果會不斷出現,就像一棵桃樹結出桃子一樣自然。他會成為一個成績優秀、生活幸福的孩子。這就是我們教育孩子可以達成的最好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