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鏡(40)· 隋唐銅鏡——四神十二生肖鏡
四神十二生肖鏡是指以四神和十二生肖為主題進行裝飾的一類銅鏡。四神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這類紋飾漢代就已經出現在銅鏡上。十二生肖是鼠(子)、牛(丑)、虎(寅)、兔(卯)、龍(辰)、蛇(巳)、馬(午)、羊(未)、猴(申)、雞(酉)、狗(戌)、豬(亥)十二種與十二地支對應的動物,十二地支文字漢代時就已出現在銅鏡上,但十二生肖動物紋飾則到北朝時期才出現。根據主題紋飾的不同,四神十二生肖鏡可分為四神鏡、十二生肖鏡和四神十二生肖鏡三種。
四神鏡通常分為內外兩區,圓形圓鈕,鈕座外常有一方格紋,方格四角對面各有一V形紋,將內區分為四個部分,每部分裝飾四神中的一神。有時鈕座外無方格和V形紋,這種情況下,四神紋也按方位分置于鈕座四周。外區通常為銘文帶。
十二生肖鏡主紋飾區也分內外兩區,圓形圓鈕,常見連珠紋鈕座,內區裝飾互相纏繞的忍冬紋,外區用豎線分為十二格,每格內裝飾一個十二生肖圖案。
四神十二生肖鏡上同時出現四神和十二生肖紋飾,分別裝飾在鏡背內外兩區。內區四神,分列于鈕座的上下左右,外區以豎線劃為為十二格,每格內裝飾一個十二生肖圖案。
四神十二生肖鏡最早出現于北朝時期,流行于隋代和唐朝初年,7世紀中葉以后便不再見到。 銅鏡(41)· 隋唐銅鏡——瑞獸鏡
所謂瑞獸,就是走獸,既有現實世界中的動物,也有人們夸張想象出來的動物,因為很難辨認它們到底是哪種動物,因而將其統稱為瑞獸。以瑞獸為主要裝飾紋飾的銅鏡稱為瑞獸鏡。根據輔助紋飾的種類,瑞獸鏡可分為瑞獸銘帶鏡和瑞獸花鳥紋鏡兩種。
瑞獸銘帶鏡圓形圓鈕,鏡背分為內外兩區。內區裝飾瑞獸紋,瑞獸數量不一,種類、形態各異,外區為一圈銘文帶。瑞獸花鳥紋鏡絕大多數為圓形鏡,少數為菱花形鏡,鏡背也分為內外兩區。內區裝飾布局與瑞獸銘帶鏡基本相同,外區沒有銘文帶,以卷草紋、忍冬紋、忍冬瑞獸紋、流云禽鳥紋等進行裝飾。
瑞獸銘帶鏡流行于隋代和唐朝初年,相當于6世紀末至7世紀上半葉。瑞獸花草紋鏡出現稍晚,流行于7世紀后半葉。從瑞獸花鳥紋鏡開始,菱形鏡這種新型裝飾風格開始出現,標志著一個銅鏡大發展的時代即將來臨。
銅鏡(42)· 唐代銅鏡——瑞獸葡萄鏡
瑞獸葡萄鏡又稱海獸葡萄鏡,以瑞獸紋和葡萄蔓枝紋為主要裝飾紋飾。這類銅鏡大部分為圓形鏡,也有少量方鏡和菱花鏡。瑞獸紋是中國傳統紋飾,漢代就已十分流行,但葡萄紋不是這樣,唐代以前從未出現在器物紋飾上。葡萄產于中亞西域,雖然文獻記載漢代時皇家宮苑中就已引種植葡萄,但對普通中國人而言,葡萄還是非常陌生的東西,自然不會用作器物的裝飾紋飾。葡萄在中原地區的流行始于唐代,由于絲路貿易的繁榮,來自西域的葡萄酒深受人們歡迎,大概也在那一時期,中原開始大量種植葡萄。于是,來自域外的葡萄形象和中國傳統瑞獸圖案結合在了一起,形成這種風格獨特的裝飾紋樣,它是古代東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結晶。
根據主題紋飾的差別,瑞獸葡萄鏡可分為葡萄蔓枝鏡、瑞獸葡萄鏡和瑞獸鸞鳥葡萄鏡三種。
葡萄蔓枝鏡圓形、圓鈕、圓鈕座,鏡背分為內外兩區,通常內區裝飾葡萄蔓枝紋,沒有瑞獸,外區為一圈銘文帶或裝飾連云紋、忍冬紋等。也有的葡萄蔓枝鏡內區為花葉紋,外區裝飾葡萄蔓枝紋。
瑞獸葡萄鏡鏡背也分內外兩區,內區裝飾瑞獸和葡萄蔓枝紋,瑞獸形態各異,數量不一,外區裝飾葡萄蔓枝紋、飛禽、走獸、蜂蝶等圖案。一些瑞獸葡萄鏡,內區紋飾越過內外區的邊界,與外區紋飾連為一體,構成一幅完整的圖案。
瑞獸鸞鳥葡萄鏡裝飾布局與瑞獸葡萄鏡基本一致,只是在內區裝飾中增加了鸞鳥、孔雀等飛禽圖案。
瑞獸葡萄鏡流行于7世紀后半葉至8世紀初。葡萄蔓枝鏡出現較早,大約流行于7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唐高宗統治時期。瑞獸葡萄鏡和瑞獸鸞鳥葡萄鏡稍后出現,7世紀80年代至8世紀初武則天統治時期最為流行。瑞獸葡萄鏡在8世紀上半葉仍有使用,但已不再流行。
銅鏡(43)· 唐代銅鏡——瑞獸鸞鳥鏡
以瑞獸和鸞鳥為主要裝飾圖案的銅鏡稱為瑞獸鸞鳥鏡。
瑞獸鸞鳥鏡有圓形、葵花形和菱花形三種鏡形。圓形鏡圓鈕、圓鈕座,鏡背分內外兩區,內區裝飾兩瑞獸和兩鸞鳥,交替排列,環繞在鈕座周圍,鳥獸之間有花枝裝飾,外區以飛禽和花枝裝飾,交替排列。葵花形和菱花形鏡鏡背不分區,主題紋飾與圓形鏡的內區紋飾基本相同,鏡緣部位裝飾花枝、云紋或蜂蝶圖案,交替排列。
瑞獸鸞鳥鏡流行于7世紀后半葉至8世紀上半葉。
銅鏡(44)· 唐代銅鏡——花鳥鏡
以禽鳥和花枝作為主要裝飾紋飾的一類銅鏡稱為花鳥鏡。根據主題紋飾的配置方式,花鳥鏡可分為雀繞花枝鏡和對鳥鏡兩種。
雀繞花枝鏡有圓形、菱花形和葵花形三種鏡形,以菱花形鏡居多。雀繞花枝鏡鏡背不分區,環繞鏡鈕,裝飾四個禽鳥紋,禽鳥紋之間,裝飾花枝紋。鏡緣部分裝飾蜂蝶紋和花枝紋。
對鳥鏡也有圓形、菱花形和葵花形三種鏡形,以葵花形鏡居多。對鳥鏡鏡背也不分區,兩個禽鳥紋左右相對,挾鈕而立,鏡鈕上下還裝飾有花枝、瑞云等紋飾。對鳥鏡中,禽鳥形態多種多樣,口銜綬帶的禽鳥形象最為常見,禽鳥腳下或有花枝或有瑞云。
雀繞花枝鏡是花鳥鏡發展的早期階段,其構圖與瑞獸鸞鳥鏡很相似,應在后者基礎上發展而來。雀繞花枝鏡出現于8世紀初,流行于8世紀上半葉。對鳥鏡大約出現于8世紀中葉,8世紀后半葉最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