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上上班的時候,在公交車站臺上,看到一對父子手牽手走過來。
不知怎么地,小男孩突然發起了脾氣,他爸爸說了他幾句,要他不要在公共場合鬧。他竟一把甩開爸爸的手,生氣道:“不要和你說話,你懂什么啊?傻逼。”
爸爸被孩子無端端數落了一番,火氣一下子上來了:“哪里學的這些臟話?能對著爸爸說嗎?誰教的你這個樣子了?”
“不要你管,你也管不著。什么都要管,像個老媽子……”
只見那位爸爸氣到臉抽動,說真的,被自己疼愛的兒子這樣沒禮貌地罵,換成任何一位父母,都會覺得心在滴血!
就連我都替爸爸感到委屈,為什么我們這么愛孩子,卻始終得不到孩子的尊重?又是什么時候開始,孩子高興了就給父母塊糖吃,孩子不高興了就給父母臉色看?
其實,我們父母總盼著孩子能讀好書能成才,卻忽略了對孩子的品德教育,在無形之中把孩子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及他人感受、不懂尊重的人!
2
其實,要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要趁早,晚了就會養出一只白眼狼,一不順心就對著父母辱罵,喊著鬧著分家產,工作了還向父母伸手要錢……
而孩子被養成這樣,有一部分原因是由父母造成的。
有些父母生活中不考慮孩子的主觀意識,做任何事都希望孩子能跟隨自己的腳步走,不讓孩子有自由發揮的空間,要求孩子聽話、不反抗、不頂嘴。雖然把孩子養大了,但是卻沒走進孩子的內心,就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的控制遠多于尊重。
有一位媽媽曾說過一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在很多家庭里都很常見。
有一次,剛上初中的兒子放學回家說,這個周末要去參加小學同學聚會,她想也沒想就拒絕了兒子的請求,兒子沒說什么,只是很不高興。
第二年,兒子又說要去參加初一同學聚會,她還是堅持自我,不讓兒子去參加。
終于,中考填志愿那天,兒子自作主張填寫了志愿,沒有通知她。
后來,她質問他為什么這么做,兒子說:“這些年,你從沒有尊重過我的意見,而我也不再想尊重你!”
經過這件事, 她終于被點醒了,她一直認為兒子去參加同學聚會,無非是一群無知小兒在胡亂花錢消遣,她不想兒子浪費錢卻忽略了兒子也有自己的交際和生活。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尊重他的生活!
開心老師以前寫過一篇文章叫《什么樣的家庭養出什么樣的孩子,太有道理了!》。正如文章的標題,什么樣的家庭養出什么樣的孩子。
如果父母不懂得尊重孩子,那孩子肯定學不會尊重他人;如果父母懂得尊重孩子的意見,聽取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父母子女間的矛盾就能大大減少了!
3
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其實有很多種方法!
開心老師列舉了8種方法供各位父母參考:
1、把孩子看作是一個獨立平等的家庭成員,充分尊重他的感情與需要,無論他做什么事,首先必須給足他面子。
2、叫孩子的名字,而不是隨便叫“你這臭孩子”、“你這個壞家伙”、“你這個小笨蛋”等。
3、不要隨意與別的孩子比較,這種比較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孩子會認為父母更喜歡別人而不是自己。有些孩子一直到長大都痛恨父母,大多數是由于這個原因。
4、 無論孩子做錯了什么事,永遠不要在任何人面前批評他,包括家人。孩子的自尊心是很強的,如果自己的“糗事”被別人知道了,孩子會感到沒面子的。身為父母,要時常為自己的孩子感到自豪。
5、經常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愛意,經常表揚他做得好的地方,千萬不要為了一件小事批評孩子好幾天,這樣的后果就是導致孩子情緒低落,而情緒低落會影響孩子智商的發展。
6、 如果是父母做錯了事,也要及時向孩子道歉,這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但是,孩子做錯事事是常有的事,關鍵在于我們要溫和地告訴他怎么做才正確,要吸取經驗教訓,也要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7、不要大聲訓斥孩子,與孩子講道理的聲音應是平和、較低的,只要他聽到就行了,重要的是表達出你自己的想法。
8.父母最好不要輕易向孩子許諾,一旦承諾了一件事,一定要去做到,因為在孩子眼中,自己的父母是值得他信賴的。一旦你失去孩子的信任,也就失去了做父母的威信,就算以后你要管教孩子,孩子也不會服氣的。
學會尊重他人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課程。
孩子只有在家尊敬父母,才會懂得尊重爺爺奶奶,尊重老師,尊重朋友,才能在社會上有一席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