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Mr禾,專注自我成長的的倆娃媽,感謝悟空的邀請。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制訂每日計劃的三種新穎形式,讓孩子更樂意執(zhí)行》,我會推薦三種每日計劃的設計形式,父母可以在家和孩子一起制訂,讓孩子愿意去配合和執(zhí)行。
對大多數(shù)家長來說,為了讓孩子收心,盡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和孩子制訂一個每日計劃成了很多家長的必選項。制訂每日計劃的形式有很多種,以下就是三種比較常見的每日計劃圖:
為了讓孩子對每日計劃感興趣,對于 3-6 歲還不太識字的孩子來說,父母可以引導孩子用畫畫、貼貼紙、圖片等有趣的方法,表示孩子每日的作息安排。時鐘圖計劃表可以設計成 24 小時,很直觀,會讓孩子覺得很有趣,如圖所示:
大家可以看這張”時鐘圖”,代表孩子早上是大概 6:40 起床,8 點到校學習,下午三點半放學大到家,四點開始學習,或者拉小提琴,晚上 6 點晚餐,晚上 6 點 40 到八點半學習和休息,勞逸結合,晚上九點睡覺。
父母可以用時鐘圖對方式,讓孩子對自己的每日安排非常的清晰,而且會很有趣。
父母還可以用”清單法”與孩子一起制作每日計劃安排,左側是時間段,右側是具體的事項安排。每日作息安排表做完以后,打印出來,放在家中醒目的位置。
父母可以經(jīng)常和孩子說:”我們來看一下現(xiàn)在的時間和需要做的事情是什么?”,讓孩子逐步對每天的安排有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對時間有感覺,能夠把時間和事情相結合,建立時間觀念,如圖所示。
這種清單式的每日作息表,看起來也非常的清晰,每個時間點需要做什么,也非常清楚,有時候左側的數(shù)字時間對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來說有點抽象,需要父母做一些解釋。
每日作息表是孩子一天的整體安排,如果父母覺得內容還不夠細致的話,可以用表格法設計各個時段的具體內容。比如:”起床清單”、”上學準備清單”、”放學后清單”等,這些名稱可以叫做清單,但設計形式是表格式的,具體的內容和順序可以和孩子一起溝通確認。以下是軒軒放學后詳細的安排清單表格,可以作為參考。
大家可以看,這是軒軒小朋友的每日計劃表,從放學到家,每項事情都寫的非常清晰,這需要父母花一些時間和孩子經(jīng)常確認,孩子才會慢慢養(yǎng)成好習慣。
每完成一個內容,父母可以讓孩子在作息表上打一個勾,或者貼一張小紅花、小貼紙,再開始下一個作息安排,同時需要父母做好監(jiān)督。時間一長,孩子就會熟悉每天具體時段的安排,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總結】
以上是給各位大家分享的三種每日計劃的形式:時鐘計劃圖、清單式設計圖以及表格式設計圖。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訂孩子喜歡的每日計劃圖,如比如說時鐘計劃圖、清單計劃圖,適合小一點的孩子,表格式計劃圖適合大一點的孩子,因為表格計劃圖涵蓋的內容,有時間、安排,還要就是鑒別這個事情是 A 類事項、還是 B 類事項、還是 C 類事項,比如說我們的家庭作業(yè),必須要完成的,那就是 A 類事項,那有些可完成可不完成的就是 C 類事項,那如果我們有足夠的的時間就要完成 B 類事項,還有比較多并溝通好執(zhí)行的方式,培養(yǎng)孩子執(zhí)行計劃的能力。
我是Mr禾,專注自我成長的的倆娃媽,也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任何問題都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