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霸,秒變高中學渣,這種情況在過度依賴補習的雞娃式學霸身上體現很明顯,但另一部分初中生明明不怎么補習,也不用功的孩子,也會出現成績下降的情況,這又是為什么?
初中是天賦和努力有一樣就行,而高中卻是天賦和努力缺一不可。
因此有努力沒天賦的雞娃到高中會后繼乏力,但只憑借聰明卻不努力的孩子同樣也不行(少數神通除外)。
很多人認為高中僅僅憑借的是智商,這并不準確,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來看,只會吃苦但思維能力一般固然不能夠成人人才,但只有天賦但不愿意吃苦的人也成不了人才,就像聰慧如方仲永,坐吃老本也會逐漸被別人超過。
普通的聰慧能夠應付初中的難度但沒有努力的加成,是應付不了高中的難度的,畢竟初中的要求是過關,而高中才是真正的選拔,在分流以后,進入高中尤其是重點高中的孩子,天賦都不會差,沒有大量思維能力明顯落后的孩子,可以讓你實現降維打擊隨便學學就行,高中的同學不僅平均智力水平更高,而且也更努力。
這種情況下,智力很可能已不具備優勢,再不努力,成績下降也成為必然。
但是這類孩子只要及時認清現實,開始加大學習投入度,成績還是很容易趕上來的,畢竟天賦的基礎是天生的不可以改變,但努力卻是人為的加成,可以后來居上。
相比較而言,初中只有努力但沒有天賦的孩子,到了高中成績下降后,卻很難再追上來,畢竟努力也有上限,而天賦卻是固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