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書法冠絕古今,罕有人可以匹敵。提及《祭侄文稿》,眾人皆大呼:“天下第二行書”!為何僅僅排于第二名?王羲之若在天有靈,一定會說“顏真卿才配第一”。人們稱王羲之為“書圣”,當以顏真卿為“書仙”才對。顏真卿是“字如其人”的楷模,早年曾向張旭學習筆法,曾寫有《張長史十二筆法意》,講述自己學習筆法的經歷。唐代學者呂總稱贊“真卿其行書,鋒絕劍摧,驚飛逸勢”。歷史上學顏真卿書法者甚眾,而能成大氣候者主要有:唐代之柳公權,五代之楊凝式,宋代之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襄,元代之趙孟頫、鮮于樞、康里子山,明代之董其昌,清代之劉墉、錢灃、伊秉綬、何紹基、翁同龢,民國之譚延闿、譚澤闿、華世奎、汪榮寶、端木埰、林森、汪洵等。(本文作者:語默,號不知先生,字以少。)
人們通常對顏真卿作品的熟知程度,也僅限于楷書與行書作品,其楷書代表作主要有:《多寶塔碑》、《顏勤禮碑》、《顏氏家廟碑》、《李元靖碑》、《東方朔畫贊碑》、《麻姑仙壇記》、《大唐中興頌》等;其行書代表作主要有:《祭侄文稿》、《祭伯父文稿》、《爭座位帖》、《寒食帖》、《劉中使帖》、《修書帖》、《江淮帖》、《與蔡明遠貼》、《乍奉辭帖》、《文殊帖》、《送劉太沖序》等。而接下來我們就顏真卿冷門作品,進行逐一介紹的方式呈現給諸位書法道友,以便于能更為全面系統地了解顏真卿的書法。
大圖模式顏真卿冷門作品“最早書法”之《郭虛已墓志》
《郭虛已墓志》,1997年出土于河南省偃師,現藏于偃師商城博物館。經考古專家鑒定認為,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顏真卿生前最早的楷書作品?!豆摷耗怪尽肥穷佌媲洳换笾甑淖髌?,單字結體嚴謹,通篇規整統一,與《多寶塔碑》相比而言,字跡略顯瘦勁。屬于“顏體”書法早期成熟作品,“書如其人”首推顏真卿,學書當習《郭虛己墓志》。
大圖模式顏真卿冷門作品“混血書法”之《裴將軍詩》(亦稱《送裴將軍詩》)
《裴將軍詩》共二十七行,九十三字。有刻本與墨跡本兩種,唯有《忠義堂帖》屬善本,其余皆不足觀也。亦有清宮舊藏墨跡本,已被證實為粗制濫造的贗品。近代書法家沙孟海先生,也推舉《忠義堂帖》本,并評曰:“風神胎息于《曹植廟碑》,大氣磅礴,正非魯公莫辦”。這件作品最能吸引我的地方,莫過于撲面而來的咄咄逼人的氣勢,以及顏體書風超凡脫俗的“篆籀氣”。摻揉了篆、隸、楷、行、草,并能將五種書體合五為一,且能表現出篆書之“沉著”,隸書之“質樸”,楷書之“雄秀”,行書之“飄逸”、草書之“氣勢”,應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絕寫”吧?清代書法家何紹基激動萬分地說:“余覓之數十年無可得,今忽睹之,不禁拍案叫絕!”更為值得稱頌的是詩中人物,裴將軍即是唐代舞劍高手裴旻,在《新唐書·李白傳》中記載道:“文宗時召李白歌詩,裴旻舞劍,張旭草書,為三絕?!彼未总烙芯滟潛P顏真卿的話,如果用在《裴將軍詩》可謂非常貼切,稱贊其書法“如項羽掛甲,樊噲排突,硬弩欲張,鐵柱特立,卬然有不可犯之色?!?div style="height:15px;">

大圖模式顏真卿冷門作品“佛事書法”之《八關齋會報德記》(全稱《有唐宋州官吏八關齋會報德記》)
《八關齋會報德記》因是為了記錄佛事祈福活動,故碑體采用的是八棱經鍾形式,極具文物、歷史與藝術價值。是顏真卿64歲的作品,結字圓潤寬綽、超凡脫俗,筆法形散神聚,消散中見嚴謹,且融合了篆隸筆意,有《瘞鶴銘》遺韻,可謂“通會之際,人書俱老”。
大圖模式以上僅推薦了顏真卿的三件書法瑰寶,但卻需要我們用畢生精力去學習,所謂“師古不泥古”完全是一種謬誤,我們只要下定決心學習顏真卿的書法,就需不遺余力地“師古”與“泥古”,不然根本談不上是在學習顏真卿,還沒進去就想“創新”的票友,只能成為過眼煙云式的“書法小丑”,我覺得在顏真卿等古代書法家面前,只有“師古、泥古”才是學習書法的不二法門,不知道諸位書法道友如何看?希望大家各抒己見,萬家爭鳴……
大圖模式(本文作者:語默,號不知先生,字以少。詩人、思想者、書畫篆刻研習者,著《語默文集》。代表作《世界就在這里》、《思想末世論》、《道德黑洞》、《未來歷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