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面對著選擇。有好的,有不好的,有對我們有利的,有對我們有害的,有我們所追求的,也有我們所極力避免的…凡此種種,都會在我們經意或不經意間出現。我們是聽之任之,隨波逐流;還是冷靜思考,理智選擇。答案當然是后者。因為我們不能拿自己的命運開玩笑。記得一位哲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今天的生活是由多年前我們的選擇決定的,而我們今天的選擇將決定我們多年后的生活。”這也再次印證了那兩只老虎考慮命運的必然性。因此面對生活中的種種選擇,我們應堅持自己的立場,按自己的命運軌跡去運作,看清現實,認準自己,正確選擇,成就自我。
遙想李白當年官場失意。既然仕途不得志,李白在戲完楊國忠,羞罷高力士,身背長劍,毅然選擇了縱情山水,選擇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生活。從此,官場上少了一個平庸的官吏,文壇上多了一位飄逸的詩仙。現實中,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苦苦地追尋不適合自己的東西,不如瀟灑地放棄,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令智慧之花縱情綻放!
乍看昔日項羽,“成也英雄敗也英雄”,鴻門宴,當殺劉邦而不殺,堂堂西楚霸王,終落得個烏江自刎的下場。面對仁義道德和千秋霸業,他選擇了前者,正是因為他的選擇,演繹出一段悲壯而令人遐思無窮的歷史。項羽的選擇是源于他之心性的,劉邦的作為也是基于他自己的人格。他們各得其所,因而異彩紛呈。
才華橫溢的三毛清楚自己的靈魂更適合浪跡天涯,于是她選擇了殘陽下的大漠。一朵紅蓮就這樣綻放在撒哈拉之上。
博學多識的沈從文明白自己天生就屬于質樸的山野鄉村,于是他選擇了鳳凰這座小鎮。一棵大樹就這樣扎根于自己忠愛著的土地,枝繁葉茂。
雄鷹明白自己適合藍天,于是它選擇了翱翔長空;
駿馬知道自己似適合草原,于是它選擇了馳騁四野。
……
看清現實,認準自己。正確選擇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它不一定是最好的,但那一定是對自己最有利的,它可以讓我們走向成功,可以讓我們的人生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