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巴西監獄系統新推出了一項舉措,被稱為“讀書改造計劃”。犯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文學、哲學或者自然科學等方面的書籍閱讀,并做相應的讀書筆記。監獄管理方規定,順利讀完一本書的犯人可以獲得4天的減刑,如果犯人比較勤奮,一年能讀完12本書,那么他就能獲得最高不超過48天的減刑。
“讀書減刑”并不是僅僅適用于犯人身上,也適用于我們每一個人。為什么這么說?我一直相信,人的心靈生來是被囚禁的,而心靈的升華與飛騰,則是借助人一生的成長來完成的。人年少時不諳世事,拘泥于天真與幼小的空間里,心靈就像被囚禁,過于淺薄。但是隨著閱歷的豐富,心靈也日漸有了光澤,到了晚年,人的心靈被釋放,真正站在了人生的高度,就有了一種生命的張力。因此,心靈自由與否,取決于閱歷是否豐富,而閱歷則取決于人的視野、人的知識等等。我們的一生是短暫的,如果僅僅依靠時光的推動來完成心靈的救贖,那實在是相當困難。
人之所以犯罪,是因為心靈深處的陽光不夠飽滿,不夠干凈,而讀書則恰恰可以彌補這項缺失。在歷史的長河中沉淀下來的數不勝數的書籍,它們都是前人通過叩問心靈而記錄下來的精神食糧,足以喂養一代又一代人的靈魂和思想。因此,讀書可以讓心靈“減刑”,讓人完成心靈上的自我救贖。
人的一生中,如果你目標明確,思想沒有開叉,那么心靈的升華與飛騰就一定會實現。然而,現實卻并不是這樣簡單,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吹胶芏嗳嘶蝰R失前蹄,誤入歧途,或深陷欲望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現代社會是個以權勢和金錢為主導的社會,人們的目光之所及大多是這兩項。然而,這并不是心靈自我救贖的方向,反而會讓心靈陷入囹圄。
但幸運的是,讀書依然可以改變這一切,依然可以讓心靈從囹圄之中解脫出來。浩如煙海的書籍可以豐盈我們的思想,改變我們的價值觀。因此,書籍永遠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永遠是人類完成心靈的自我救贖所不能缺少的重要武器。
人最初的和后來誤入歧途的心靈都像囚犯,只能觀看到最為有限的空間,得不到和世間萬物共處的機會。但是,書籍可以拯救這一切,讀書可以讓心靈拓寬,讓心靈“減刑”,讓心靈早日觸摸到那抹最明亮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