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財的目標是財務獨立(自由)
我購買和創建能夠產生現金流的資產。我的資產所產生的現金流將用來支付我的生活開銷。當我的資產每月所產生的現金流等于或大于我每月的生活開銷時,我就實現了財務獨立,在財務上達到了自由,因為我的資產在產生現金流,它在為我工作,我無需再為錢工作。我可以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無論是悠閑地享受生活還是開創新的事業,我的時間真正屬于我自己。
資產
資產是即使你停止了工作也能往你的口袋里放錢的東西。
資產可以是能夠帶來現金流的出租屋(公寓),也可以是每年能為你帶來現金流的生意(企業)。關鍵是,你可以定期從這項投資上得到金錢,它產生正現金流。
取得資產時,我會關注現金流。如果投資房地產,舉例來說:你首付10萬元購買了一套總價為30萬元的小戶型作為出租屋。每月收到的房租,在支付了物業費、月供貸款之后,還剩下300元,你的凈收益就是300元。這300元就是你的現金流,它會不斷流入你的口袋。
負債
負債是從你的口袋里掏錢出去的東西。
例如,如果你不再工作,你的車每個月將從你的口袋里掏錢出去,你得支付汽車貸款、汽油費、停車費、罰單和保養費。你的房子每個月也從你的口袋里掏錢,支付抵押貸款償還月供。這些都是負現金流。
現金流或者資本利得
大多數人投資的目的是:現金流或者資本利得。
資本利得是一次性的收益。現金流是持續性的收益。
例如,你以30萬元買下一套房子,以50萬元售出。在向房產中介支付了傭金和所有的手續費后,你的凈利潤是15萬元。這15萬元就是你的資本利得。
如果你以每股20元買入一只股票,并以每股25元售出,則所賺利潤也是資本利得。
為了得到資本利得,你必須出售你的投資項目或資產。為獲得更多的資本利得或利潤,你必須繼續買賣投資項目或資產。
而只要你擁有資產(并管理得當),那么現金流就會持續流入。一旦你出售了該資產,那么現金流就結束了。如果你出售了投資項目,那么出售所得的利潤屬于資本利得。
我喜歡正現金流的原因是,不管我是否工作,每個月都能有錢進入我的口袋。我的公寓樓每個月往我的口袋里放錢;我的寫字樓每個月準時為我送來豐厚的回報。
我的首要目標是讓流入的現金流大于支出的生活開銷。我要買入和創建可以讓我無需為其工作就產生現金流的東西。我們稱之為資產。
我要資產為我工作,而不是我為金錢工作。
因此,資本利得對我來說是次要收益,而不是主要任務。因為要獲得資本利得,我就得出售資產。而這筆錢遲早會用完,生活開銷就足以使其耗盡,然后我又得去找另一項投資,買下它之后再出售,再次花完,如此循環往復,我永遠不能真正達到自由。
我們只有一個目標:購買和創建可以支付我們每月開銷的現金流的資產。我們做到了,“光榮退休”!
這其中的美妙之處在于,財務自由之路無需你投入大筆金錢。假如我每個月從投資中獲得的收益是1萬元,而我們每月的開銷是3000元。每月流入的錢遠高于我們的生活支出。
當然我們并不打算就此止步,我們繼續買入和創建資產。隨著我們的現金流的增長,我們的生活開銷也相應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從而得到了提升。
如何計算現金的現金回報率
計算方法非常簡單,以百分比來表示,通常取年度數據進行計算:
例如,我買下一套出租屋,價格為30萬元,首付為30%,即大約10萬元。它每個月為我帶來500元的正現金流,每年6000元。這6000元除以10萬元(我投資該房產的錢)等于6% 的現金的現金回報率。
我們來看看目前的儲蓄,儲蓄的利率約為2%-3%,反過來推算一下,如果你把1000元儲蓄起來,那么每年你將從銀行得到20-30元收益。
之所以要關注現金流,是因為你希望你的錢為你努力工作,這樣你就無需為錢而努力工作了。
現金的現金回報率的作用就是專門衡量你的錢為你工作的賣力程度,并比較你各項投資的表現。如果你只得到2%的收益率,那么顯然它工作得一點也不努力;如果有50%的投資收益率,則說明它干得相當不錯。
財富的定義與富有程度
財富不是錢的多少,而是如果從今天開始不工作,可以生存多少天?
富有程度=(現金+非工作收入)/ 每月支出
財務自由是富有程度無限大,看似很難,實則簡單,你不必擁有億萬家產,可以通過源源不斷的非工作收入(正現金流)來實現。讓我們一道開始買入資產!賺取現金流!賺取被動收入(非工作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