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備考進入沖刺階段,在巨大的考試壓力下,有的孩子煩躁焦慮,有的孩子失去信心,有的孩子很刻苦但成績不見提升……這個時候需要家長擺正自己的心態,和孩子一起面對。
孩子煩躁"找茬" 家長宜冷處理 孩子能在家里將自己的煩躁表露無遺,說明家是孩子覺得安全、可信任的環境,父母是可以信任和依賴的人。孩子"找茬""發脾氣",一方面是宣泄自己的壓力,另一方面是希望得到家長的關愛和理解。在孩子情緒激動的時候,讓他發泄出來。同時家長用冷處理是個不錯的方法,可以讓孩子明白情緒是需要自己控制的。只是冷處理過后,要表達對孩子的關心,和孩子溝通,他們體會到家庭的溫暖,幫助他們尋找癥結,幫助他們對考試做合理的歸因。
孩子學習沒信心 父母要多鼓勵 學習成績的波動,內心的焦躁都可能讓孩子對學習,對考試失去信心。此時家長就是孩子的心靈導師,要多鼓勵孩子,幫助孩子。首先,讓孩子認識到自身的優勢,樹立信心,告訴他正常發揮自己的水平一定沒問題。其次可以陪孩子適當做些運動,在這個過程中建立自信,放松心情。最后,多對孩子說些鼓勵話。
考生最想聽的五句話: 我們相信你的能力,不管考試結果怎樣;
相信你自己,不管別人怎么說;
不管考上什么高中,只要你盡力了就行了;
你需要我們做什么,盡管說;
你不需要我們做什么,也盡管說。
刻苦的孩子成績倒退
家長要正確引導 一些學生認為只要自己努力,就會有好成績。當結果沒有達到預想時,就否認自己的能力,放大負面效果,形成惡性循環。對此,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孩子明白,影響成績的因素不僅僅是個人努力,還有外界環境、身體狀態、考查內容、難易程度等等;其次,換個角度看問題,中考前把問題暴露出來,還有時間補救,因此這次考不好是一件好事。家長要找合適的時機介入,比如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最好先認真聽孩子說,再給孩子分析,拓寬孩子的思路等等。
相關閱讀: